2004年建造于智利伊基克的金塔蒙罗伊住宅。左图:得到财政资金支持的“半成品房子”。右图:居民自己动手实现的中产阶层生活标准。(Elemental公司供图)
芝加哥当地时间1月13日,普利兹克建筑奖 (以下简称“普奖”) 暨凯悦基金会主席汤姆士·普利兹克宣布,将今年的奖授予智利建筑师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当晚,社交网络上除了对获奖者的褒奖,也不乏对普奖的质疑———英国著名建筑师事务所扎哈·哈德迪的合伙人帕特里克·舒马赫在脸书上表示:“建筑师的角色现在是‘服务于更大的社会和人道主义需求,,而新的获奖者津津乐道于‘解决全球住房危机,和关心弱势群体。建筑失去了它的特殊社会任务和责任,建筑学的创新被高尚的情操示范所取代……建筑学已经失去了检视自己为世界所做贡献的自信、活力和勇气。”
同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李翔宁说,从近年来的普利兹克奖评审标准的变化可以看到,建筑学的“美”已经从10年前美轮美奂的外形,越来越转变为价值观的多元化。突破建筑学价值边缘的创新性意义成为新的“建筑美学”。
为穷人设计“半成品好房子”
2016年的普奖获得者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出生于1967年,毕业于智利天主教大学。他是第41位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也是智利第一位赢得该奖项的建筑师。阿拉维纳在2001年创立了E1ementa1公司,一个着眼于公共利益和社会影响的“行动库”,项目涉及住房、公共空间、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等领域。
在2016年普奖评委会给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的评语中,有这样的描述:“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引领着能够全面理解建造环境的新一代建筑师,并清晰地展现了自己融合社会责任、经济需求、居住环境和城市设计的能力。”同时他们也表彰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每栋建筑都展现了设计师对人们如何使用设施的理解、对材料使用的周到恰当以及创造公共空间为更多人造福的承诺”。
阿拉维纳最为人称赞的是为穷人做设计,他采用富有想象力的建筑解决方案,建成了2500多套低成本社会保障住房。他最负盛名的作品是“半成品好房子”,也就是先盖一半,之后居住者自己动手加以完善,提高生活水平。
其中的代表作就是2004年建造于智利伊基克的金塔蒙罗伊住宅、2010年建于墨西哥蒙特雷的蒙特雷住宅和建于2013年智利孔斯蒂图西翁市的绿屋。这几项目致力于达成:让贫困家
庭不至于被高企的地价、房价驱赶到城市外围,同时还要实现中产阶级生活标准,而不是永远住在社会保障房里———他为贫困家庭提供“半成品房屋”,同时留出空间,让屋主根据各自经济条件对住房进行后续完善,并最终受益于房屋增值、土地成本节约以及公共服务和就近工作等便利。以金塔蒙罗伊住宅为例,一年后,房地产价格上涨了两倍,但所有家庭都自愿留在原地,并不断改善着自己的家园。
在2014年一场名为 《我的建筑哲学》 的TED演讲中,阿拉维纳指出现在全球的城市化面临着3种威胁———规模、速度和资源匮乏。现在全世界有30亿的城市人口,其中10亿人居住在贫困线以下。未来15年内,人们不得不面临一个艰巨的任务———每周建造一座能够容纳100万人的城市,而每个家庭只能投入1万美元。“如果我们不利用人们的建造能力,我们就无法完成这个每周一百万人的巨型城市计划。”阿拉维纳说,“而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是通过设计”。
普奖表彰“引领前卫风向”的人
作为今年威尼斯双年展总策展人,阿拉维纳在建筑学领域的建树得到了业内的肯定。但是,他获得今年的普奖,却在业内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争议集中在三方面:第一,有部分业内人士称他的作品“不够美”。撇开结构、外形不说,阿拉维纳的作品注重探索建筑的可变性———为穷人设计的“半成品好房子”,从作品上来说并不完整。李翔宁表示,揣度普奖评委的用意,阿拉维纳的作品以它前所未有的形式,引发对建筑功能性新的理解,拓展了建筑边界。
其次,争议性还体现在奖项的公平性上。印度知名建筑师查尔斯·科里亚由于长期担任普奖评委,即使离开评委席,普奖为了“避嫌”也不曾将他列为获奖候选人。而阿拉维纳去年还是普奖评委之一,且之前曾连续担任了三四年的评委。“评委不得获奖”这一原则似乎有被打破的嫌疑,考虑到阿拉维纳与评委会可谓“老相识”,刚从评委席抽身出来就得了大奖,难免让人有利益冲突方面的揣测。
再次,纵观这些年的普利兹克奖获奖者,包括坂茂、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甚至伊东丰雄,很容易在他们身上提炼出人道主义的共性。就像开头帕特里克·舒马赫提出的质疑,让人不免生出这样的疑虑:在这个年代,想得普利兹克奖,是不是就得在作品里“混”上点人道主义关怀呢?
普奖奖章背面刻着亨利·沃顿1624年在其 《建筑的要素》 一书中提出的建筑的三个基本条件:“坚固、实用、愉悦”,这也是普奖一直坚持的宗旨。当然凯悦基金会的政治立场、评委的构成、国际政治格局也会对最终结果产生影响,如何看待这些问题与建筑学本质的关系亦是见仁见智。
我国建筑学专家、中科院院士郑时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作为建筑行业的“风向标”,普奖并不是表彰“谁的作品多”“谁的作品好”,而是更注重这个作品是否“引领了前卫的风向”。在郑时龄看来,2012年普奖获得者王澍作为中国本土建筑运动的代表人物,普奖表彰的即是他所秉持的
“重建当代中国本土建筑艺术学”理念;2014年普奖获得者日本建筑师坂茂,则是因为他在结构方面的创新以及对非传统材料 (包括竹子、织物、再生纸纤维和塑料等复合材料) 的灵活运用的成就获奖。而这次阿拉维纳的获奖,也是表彰他将建筑设计融入到城市生活中,为建筑学发展指引了的新方向———是否有更多有益的尝试,才是建筑学发展的正途和普利兹克奖存在的意义。
2015年,阿拉维纳和他的团队在中国上海参与设计建造诺华公司办公楼,该办公楼位于诺华公司在上海的园区内,旨在提供一个鼓励知识创造的空间。据悉,该建筑尚未完工。
相关链接
普利兹克:“建筑界诺贝尔”
普利兹克建筑奖是凯悦基金会于1979年所设立的,是当代建筑风潮的指针性奖项,历届得奖的建筑师例如第一届的菲利普·约翰逊,第五届的贝聿铭,之后有安藤忠雄,弗兰克·盖里以及诺曼·福斯特等等,无一不是当代的大师级人物。
普奖提名程序每年从年头到年尾,截至第二年的1月。每年有40多个国家的500多位候选人被提名。
普奖评选方式参照诺贝尔奖,由全球著名的权威建筑设计师、作家、艺术家、学者、批评家以及国际工商名流等组成的评委会通过无记名投票的方法来决定最终评选结果。所以普奖还有个别称:“建筑界诺贝尔”,获得普奖是对建筑师个人成就的最高肯定。
部分获奖者作品在中国
1983年获奖者:贝聿铭,北京香山饭店、苏州博物馆新馆等;
1995年获奖者:安藤忠雄,位于上海嘉定的嘉定保利大剧院等;
1999年获奖者:诺曼·福斯特爵士,这位英国建筑师设计了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和香港国际机场等;
2000年获奖者:荷兰建筑师雷姆·库哈斯,设计了央视新办公大楼和深圳证券交易所;
2001年获奖者:瑞士的雅克·赫尔佐格和皮埃尔·德·梅隆,设计了2008北京奥运会主赛场之一“鸟巢”;
2004年获奖者:英国的扎哈·哈迪德,设计了广州歌剧院;
2012年获奖者:中国建筑家王澍,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