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张贤亮小说《灵与肉》改编的电影《牧马人》,围绕主人公许灵均的命运,展示出普通人身上真善美的光辉,并用深沉的笔触挖掘出深刻的生活哲理,歌颂了劳动者的质朴、纯真,抒发了对祖国对人民的深情。
电影《城南旧事》透过一个小女孩的纯真眼光展示了上世纪20年代老北京的社会风貌,带领观众重温那个年代普通百姓的生活,影片注重意象的唯美风格代表着上世纪80年代一批导演的创作倾向。(均资料照片)
2016年新年伊始,上海故事广播《重温经典》 栏目每天早7点、晚7点,播出经典的电影录音剪辑作品。“回眸八十年代”系列首先亮相,为听众奉上了一批诞自上世纪80年代的优秀电影作品,其中有 《城南旧事》《芙蓉镇》 《归心似箭》 《牧马人》《黄土地》 《锅碗瓢盆交响曲》 等。据上海故事广播总监赵洁透露,春节过后,深受大家喜爱的译制片电影录音剪辑,包括 《王子复仇记》 《简·爱》《尼罗河上的惨案》 《追捕》 等也将陆续与广大听众见面。
电影录音剪辑,堪称中国广播特色产品,风行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它以电影录音为基本素材,把电台解说与电影内容巧妙地结合起来,是广播对电影的精彩诠释与延伸,见证了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与译制片的黄金时代。
在那个文化匮乏的年代,影片里的声音通过广播输送到了千家万户,给无数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动人的音乐、经典的对白、贴合的旁白解说,电影录音剪辑伴随他们度过漫漫岁月,硬生生在电波中“听”出了无数影迷。上海故事广播今年新春重新播出这批电影录音剪辑,有广播迷慨叹———那些久违了的声音,有着穿越时空、难以磨灭的美好。
再度创作,电影录音剪辑汇聚广播人心血
上海故事广播目前拥有200多部国产影片和200多部译制片的电影录音剪辑库存,囊括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初的影片,以改革开放以后的80年代为最多数。这些音频资料,镌刻着中国电影在时代风云里的流转迁徙与蓬勃发展,凝结了配音演员和广播电台工作人员的赤诚之心。
广播人严谨的创作态度、较高的艺术素养,使上世纪80年代的电影录音剪辑制播工作成了一种艺术再创作。“当时广播电台派专人去影院,通过内线完整地录下电影原声,再制作成电影录音剪辑,”赵洁说,“这一般需要编辑撰稿、解说、制作三个步骤,将电影原声按照编辑思路适当剪辑,配上串词,辅以旁白,使原声和解说声叠加在一起,整个过程相当耗费时间和精力。”
为了写出优质的录音剪辑稿,编辑人员认真研究原片,辗转电影院多次,深入了解电影的每一个呼吸、每一个脉搏,为成就一门新的艺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串词烘托原片人物形象、渲染氛围,与主题结合得水乳交融。听众在其引领下,一步步探寻故事的幽秘与核心之处,信手拈来片中段落进行吟诵也就不足为奇了。
广播以声音为表达形式,删减辅戏、打斗戏、过渡性质场景等不太适合用声音呈现的段落,去繁就简的过程均旨在让听众更容易接受,“所以录音剪辑是在影片基础上的二度创作”。陈醇、张芝、卢智、张培、梅梅、方舟、欧楠……不少人迷电影的声音,也迷这些电台播音员的声音,他们在电影录音剪辑中交待人物、场景、情节,补充故事画面感,更把满腔真情蕴藉其中。真挚动情的解说,赋予了作品更大的魅力。此外,李梓、刘广宁、曹雷、童自荣、乔榛、丁建华等知名配音艺术家,也参与自己担当声音主角的影片旁白录制,他们的声音至今仍有无数粉丝追捧。
绝大部分原始录音剪辑得以保留
上海广播电台从上世纪90年代起到本世纪初,对所有电影录音剪辑实行音频数字化处理,把磁带转入电脑数据库。经过上海广播人锲而不舍的努力,400多部作品得以保留,躲过了发霉、虫蛀乃至消逝的命运。保留下来的声音原汁原味,多少年过去了,时间好像从未在其身上留下粗糙的刻痕。
谈及它们的版权,赵洁追忆起了上世纪80年代的上海广播电台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电影厂、上译厂的缘分:在那个年代,谁都不会去考虑钱和权的问题,就是靠着一腔热血围在一起做艺术。电影厂、上译厂很欢迎广播电台录制电影录音剪辑,央广和上海电台的关系也相当密切,制作的剪辑互通有无,甚至有些作品就是两边的人员共同制作的……大家都有一个信念,希望在广播的公共平台上,把好的艺术传播给大家,使所有人吸收其中的价值。
严锋教授曾在 《好音》 一文中哀叹译制片的远去,哀叹老牌配音演员的凋零,哀叹中国的配音事业正以加速度走下坡路。邱岳峰、李梓等一批最优秀的配音演员,用最严肃的艺术态度配了大量名片;广播电台的工作人员兢兢业业进行二度创作,制作出优质的电影录音剪辑。然而今天,虽有库存保留下来,要怎样才能不让它们消失在时间的缝隙里、不被遗忘?仍然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唤醒人们对语音的审美能力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译制片厂杰出的配音团队和广播电台的共同努力,打造出了一批独一无二、难以超越的电影录音剪辑作品,使听众闭眼就能看到画面,甚至比观看影片更加细微、深入、逼真。声音的魔法师们理解角色、控制声音,制造出戏剧化、艺术化的现场感。那些经典对白,有 《追捕》 的朗朗上口,也有《尼罗河上的惨案》 的惊心动魄、环环相扣。
如今,在这个人们习惯把电影当作视觉飨宴的时代,多数人已无法再耐下心来去“听”电影。人们沉沦于“大片”精心构筑的幻象,耗资千万元的视觉效果在广播里百无一用。抛去气势恢宏的配乐,《星球大战》《黑客帝国》视觉效果奇幻的电影,若要制成电影录音剪辑,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更有甚者,如今年轻一代影迷对原版音响效果的追求已经跨越了语言障碍,甚至对音的追求更甚于对语音表演的重视。谈起AC-3、杜比数码5.1、DTSEX、3比1压缩这类的专业术语头头是道,却对唇齿之间的气息吐字视若无睹。
事实上,上个世纪90年代后,随着电影版权制度完善,电影录音剪辑的各种成本飙升,加之广播节目自身的更新换代,曾经脍炙人口的电影录音剪辑渐渐消失于电波中。
今天,电影录音剪辑再度回归,让熟悉它们的人追忆曾经的美好,再现声音艺术的魅力与背后的人文精神。据悉,上海故事广播计划在不久之后进行网络推广,相关负责人还表示,如果版权与电影厂达成一致,也有出版商愿意抛出橄榄枝,将把这些音频制成光碟,以飨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