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客
上海交响乐团新乐季开幕音乐会排场不小:余隆亲率乐团上阵,驻团艺术家陈其钢和韩国小提琴家郑京和分别成为音乐会上下半场的主角,沪上各路文化名人悉数前来捧场。时值上交搬入新厅一周年整,尽管在厅团合一的新体制磨合期仍存在多层问题和矛盾,但由此带来的活力和效益有目共睹。
当晚音乐会的曲目体现出中西合璧式的对称。上半场是中国当代作品:交响前奏曲《京剧瞬间》和二胡协奏曲《逝去的时光》;下半场是德国浪漫主义作品:韦伯的《自由射手》序曲和布鲁赫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交响前奏曲《京剧瞬间》是陈其钢去年为上交音乐厅开幕而作,去年首演时阉割了乐曲最后的宁静尾声,仅仅为了达到一个热烈的开场气氛。今天再以此曲开场,谢天谢地,听众有幸听到完整版的《京剧瞬间》——这是多么美妙的尾声啊,“行弦”与“二黄”曲调仿佛是漂浮在梦中的再现,回味无穷。陈其钢在2000年为“梅西安国际钢琴比赛”而写的《京剧瞬间》钢琴版,在我听来过多让位于演奏者的炫技空间,而如今生成的交响前奏曲《京剧瞬间》才是此曲的应有境界,万千色彩非得偌大的交响乐团来完成不可。
《逝去的时光》本是为马友友而作的一部大提琴协奏曲,在1998年首演后遭到西方不少持现代主义观念评论家的批评,陈其钢在质疑后写了另一部更具实验性的《五行》,向批评者证明“我不但能写出充满新意的作品,还能比你们写得好!”在此之后,他还是沿着《逝去的时光》的风格路线走下去,因为这是他内心最真诚的声音。在我看来,《逝去的时光》还是大提琴协奏曲版最浑然天成。二胡的音区和音量局限在这部作品中显露出来:为了弥补这一点,乐曲引子使用一把低音定弦的二胡,但还是与大提琴的浑厚音色相差甚远。旋即更换正常定弦的二胡,在抒情的慢板段落倒显出一定优势:滑奏更有韵味,压揉、滚揉等各类揉弦法表情丰富。当晚担任二胡独奏的严洁敏极为出彩,特别是在泛调性的快板段落张力十足。在陈其钢看来,严洁敏是最好的二胡演奏家——他认为,一位好的演奏家最可贵的是,能够快速视奏练熟当代作品,并敢于尝试新作品。在这个层面上,严洁敏以丰富的音色和沉稳的运弓赋予了这部二胡协奏曲新的生命力。作品的命运无法控制,作曲家的命运亦是无常。谁能料到陈其钢在刚过花甲之年会遭受丧子之痛?去年见他,瘦削憔悴,今年再见,已恢复了不少精气神。当年“新潮音乐”的先锋代表,如今却是很多人眼中的保守派。尽管他孤傲的眼神依旧,但提及逝去的时光,他还是会陷入沉默。面对无常的人生,唯有乐声一咏三叹。
音乐会最令乐迷们期待的是压轴出场的郑京和,她是中国乐迷久违的老朋友,很多人已经将她的经典录音——布鲁赫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翻来覆去听了无数遍。这位“小提琴女皇”如今已经67岁,她可以再现昔日的辉煌吗?毕竟在2005年因手指受伤隐退舞台之后至今,郑京和一直没有公开和乐团演奏过协奏曲,所有人都替她捏一把汗。序曲开篇,郑京和奏出的第一个音符就震撼了我——如此有力!无论是她自己的录音,抑或他人的演绎,布鲁赫《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的引子都是柔和而惆怅的,如此铿锵的奏法,第一次听到。更震慑人心的是其动作——这当真是她渴望已久的舞台,内心的大笑和大哭无声,释放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则展露无遗,情动深处,长歌当哭!从一开始,郑京和就接过了指挥的帅旗,用她手中的提琴拉着乐队向前奔腾,这一情景不禁令人想起《魔笛》中的夜后,极尽华美的声音迸发出咄咄逼人的霸气。这种出人意料的硬朗奏法延续到第二、第三乐章,仅有个别快速段落出现囫囵痕迹,整体演奏处处透露出其经验之丰富,那些巧妙的处理几乎是不假思索的。最好的时光已经逝去,但这位“小提琴女皇”向所有人证明:宝刀依旧未老!郑京和几乎是哭着拉完了整首乐曲,在全场听众的欢呼声中,她拭去眼角的泪水,加演了巴赫的第二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BWV1003)第三乐章(行板)和第四乐章(快板),几近完美!最后的谢幕,余隆退到乐队当中,让郑京和接受全场听众的礼赞,不再有乐队安可——这个舞台已经属于郑京和。在梦幻般的音乐中,在艺术家的傲骨中,年华不会随流年老去,逝去的时光在这一晚重返。
(作者系乐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