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傅盛裕
2015年3月6日,豆瓣上线10周年。网名“阿北”的豆瓣创始人兼CEO杨勃发言说:“从所有人,到所有人:感谢和我们在一起。生日快乐!”连祝福都满是文艺气息,颇得豆瓣神髓。
在国内影响力靠前的互联网平台中,豆瓣始终有“异类”的特质:文艺、慢、鲜有剧变。曾经借读书、电影、音乐、同城活动蜚声四海,而今又面临商业化与移动互联网转型的双重难题。
专栏作者维舟撰文表示,“豆瓣”的模式在中国迄今没有哪家能完全复制,它属于那种“只发生一次”的历史事件。另一个微信大号“世相”的运营者张伟则如是评价:“我相信豆瓣是那类真正对潮流产生塑造力的事物。它塑造的通道并不是‘文艺’,而是精神生活。”
豆瓣网友争相祝福的“盛况”,足以证明豆瓣的印记有多深重。可另一方面,商业角度的唱衰,却近些年与豆瓣的发展,如影随形。
从文艺意味着一切,到挺住意味着一切。究竟是豆瓣变了,还是时代在更迭?答案依旧在风中飘。
文艺青年的虚拟咖啡馆
“从21岁到31岁,每天都刷豆瓣,不知不觉,就刷了10年。收获很多,也浪费了许多时间。此时此刻,我只想,再刷10年。”豆瓣网友“卢十四”的祝福这样写。而“暴走七”则说:“几年记不清了,但是,有一点我记得很清楚,和豆瓣在一起的这些年都没谈恋爱。”
3月6日当晚,或许是豆瓣话题最为集中的时刻。这个原本以文艺生活为基调的平台,突然迎来了各色的“生日祝福”。有网友直陈“豆瓣是我和爱人的媒婆”,也有感慨“谢谢你让我看到青春应该有的样子”。
故事未落幕,青春不终场。豆瓣10年,不止是文艺青年的10年,也是文艺生活流布与嬗变的缩影之一。也是为此,才能理解网友大阳的祝福:“我可以停掉微博,关闭朋友圈,但是,不能没有豆瓣。”更有人拿豆瓣新出的移动端产品“一刻”做文章,“你的10年,我的一刻”。缱绻深情,数语道破。
维舟在豆瓣发表了一篇名为《从数据看豆瓣兴衰》的文章,在当天广为转载。其中提到,“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巨大的虚拟咖啡馆,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生活可能会贫瘠许多”。
在互联网科技媒体雷锋网上,有一篇署名“苏之景苒”的文章。作者说,“如果将互联网公司拟人化,豆瓣定是位风华绝代的奇女子”。“想要追到豆瓣,需要耐心,需要恒心,更需要过硬的素质,高门槛的设定将大批追随者拒之门外,而更为尴尬的是,豆瓣还是位有着多方爱好的全方位女孩,电影音乐、读书写作、交友生活、社团舞会,广泛的兴趣爱好让每一位网友都有机会在豆瓣上寻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但在这些评价之前,还有一个限定:“可惜她却生错了时代。”
“唯快不破”里如何图存
10年来秉持文艺意味着一切的豆瓣,眼下却置身“唯快不破”的移动互联网时代。
用“苏之景苒”的比喻说,“某天清晨,当豆瓣像往日一样拉开店门时,发现对面建起一座全新的茶馆,随后是电影院、是KTV、是商业中心,曾经的座上宾出现的频率越来越低,更多的情况是,数位顾客百无聊赖,靠闲扯打发时间”。习惯了“慢”的豆瓣,忽然被裹挟进汹涌的大潮,于是,九点、阿尔法城、东西等产品接踵而至,移动端的产品也逐一上线。
可现实却是,涉足多个垂直领域、坐拥大流量的豆瓣,却在每一个门类中遭遇了细分产品的直接冲击。以豆瓣一刻为例,自去年6月上线以来,月度覆盖人数最高的是上线当月,此后并没有显著提升。而豆瓣在移动端的产品体验,也令互联网人士唏嘘不已,直言错过了移动互联网这一波大浪。
如今,豆瓣的流量并不算低,主要得益于大量的用户生成内容积聚的长尾效应。可这些书籍、电影、音乐相关的内容,通过广告投放等方式并不容易实现商业变现。如果以广告收入计算,豆瓣去年全年的监测广告收入,和人人网尚有距离,遑论更大的广告投放平台。
好消息是,从百度搜索指数看,豆瓣近来的下降速度比之开心网、人人网和新浪微博要慢不少。用维舟的话说,豆瓣的成功之一不在于它比同行“跑得快”,而在于它“死得慢”。
豆瓣的万千拥趸,自然也希望豆瓣能死得更慢,甚至更好地存活下去。或许,豆瓣的问题并不是慢,而是散。而关于未来,或许如同里尔克所说:“我们目睹了,发生过的事物,那些时代的豪言壮语,并非为我们所说出。有何胜利可言?挺住就是一切。”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