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的刘海粟
刘海粟画《黄海一线天奇观》(本版照片由刘海粟美术馆提供)
刘海粟早期作品《披狐皮的女孩》
星宴
今年3月16日是中国美术史上的传奇大师刘海粟先生诞辰120周年,一系列相关的纪念活动陆续推出。当天,中国邮政精心挑选海老的3幅代表作,特发3枚纪念邮票,一票难求。日前,历时3年建成的刘海粟美术馆新馆开始试运行,向公众开放,开馆大展《再写刘海粟》 也即将亮相。
刘海粟,名槃,字季芳,号海翁。在二十世纪的中国画坛,刘海粟既是一位自大的“破坏”者,同时又是一位伟大的创造者。他17岁参与创办了上海图画美术院 (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前身),投身美学教育,破旧立新,推动户外写生、男女同校、裸体模特儿速写等新型教育方法,一生为中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美术家。艺术上,他提倡“贯通古今,融会中西,敢标时代之新,敢立民族之异”,在中国画“青绿”、“水墨浅绛”、“泼墨”基础上,接受油画的某些技法并融会贯通,从实验摸索到逐渐完善,经历了从构线泼染到放笔泼染的变化过程,创造出独具一格的大泼彩绘画。
因爱逃婚到上海
1911年10月的一个黄道吉日,江苏常州青云坊28号刘家正为小少爷娶亲。宾客盈门,红烛高烧,鼓乐声中,新娘落轿,准备行三跪九叩合卺大礼时,新郎却不见了。这个逃婚的新郎,就是年方16岁的刘季芳。
此时的刘家,这个从安徽凤阳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继而镇守常州的大家族,虽丰衣足食无忧,但已经不复祖上的辉煌。刘季芳的父亲刘家凤幼读诗书,却鄙薄功名,13岁时竟毅然投了太平军,随军转战经年。军败回乡,娶了著名学者洪亮吉的小孙女洪淑宜为妻,经营族中钱庄维持生计。前几年,刘家凤将新寡的妹妹母女接回家中,9岁的小儿子刘季芳有了形影不离的玩伴———只比他小半岁的表妹杨瘦玉。这两个同样冰雪聪明的孩子,一起读书画画,两小无猜,彼此早已心心相印,年长的哥姐都笑称他们是“一对猴子,木石姻缘”。两年前妻子去世后,刘家凤就有了给儿子成亲的念头。他何尝不知儿子心事,也疼爱贤淑达理、做得一手漂亮刺绣的玉儿,本有心亲上加亲,奈何算命先生说“八字相克”……如今他为儿子娶进家门的是丹阳林知府家的千金。为了成全这桩婚事,玉儿母女已远避他乡,却不曾料到刘季芳矢志不悔,竟大逆不道做出逃婚的“壮举”。他更不曾料到,被“八字不合”拆散的这对青梅竹马,一别就是一个甲子,再见时,一个已是画界泰斗刘海粟,一个也是刺绣国宝杨守玉。
逃婚到上海的刘季芳,落脚在两年前曾同在周湘先生的背景画传习所学画的同学乌始光家。此时正是辛亥革命风起云涌之际,武昌起义成功,上海革命党人攻占了江南制造局,光复了,剪辫了,时代的洪流裹挟着每一个有志青年,他决定到日本去读书,学本事报效国家。作为妥协,父亲也让了一步,只同意他留在上海。于是,他和乌始光一起,接手周湘的背景画传习所,迁至乍浦路。他们拟定了招生广告:第一,要发展东方固有艺术,研究西方艺术的蕴奥;第二,要在残酷无情干燥枯寂的社会里,尽宣传艺术的责任,因为艺术能够救济现代中国民众的烦苦,能够惊觉一般人的睡梦;第三,我们没有什么学问,却自信有这样研究和宣传的诚心。他给自己起了一个崭新的名字:刘海粟。1912年底,上海国画美术院(1915年学校改称上海图画美术学院,1920年改名为上海美术学校,次年又更名为上海美术专门学校,简称美专)正式招生。
兴学开风气之先
辛亥革命后的上海,民族民主运动风起云涌,西风东渐,新思想如火如荼。身处这新旧社会变革的时代,上海国画美术院无疑是一个新美术运动的先锋。刘海粟倡导艺术教育改革和艺术的自由发展,礼聘各路贤达,兼容并蓄,开拓学生视野。学校开男女同校新风,采用人体模特儿和旅行写生,在新旧交替的中国惊世骇俗。其中人体模特儿写生,屡遭打压。面对军阀的通缉和封建势力的围攻,刘海粟不畏强暴,奋起抗争,坚持真理、维护学术尊严的决心和“刀锯鼎镬,所不敢辞”的无畏态度,从无动摇。
自从1914年首开人体模特儿写生课,就已困难重重,虽然校方一再张榜广告高薪招聘,无奈观者如堵却无人揭榜,民众有怕伤风化毁名节的,也有迷信被画会被摄去阳气魂魄的……后来终于有一个名叫“和尚”的男童为替母治病,做了第一个模特;之后又历经波折,终于有了成年模特。到1917年,刘海粟率师生在上海张园举办画展。当天,前来赏画者络绎不绝,展品中有在校学生的人体写生习作,上海城东女校校长最先唾骂:“刘海粟是艺术叛徒,教育界之蟊贼!”时人随之纷纷议论,谓之伤风败俗。刘海粟则干脆以“艺术叛徒”自号自励。
1919年,事件又有了新的进展,刘海粟与几位志同道合的美术教授,“集近作在环球学生会开会展览,亦陈裸体画,报纸斥为狂妄,菲薄不道,以书来斥骂者不绝。最后一海关监督来观,亦以为有关风化,引文工部局请禁。工部局派碧眼儿来观,未加责言,并已知其所以然也”。
1920年7月20日,学校终于聘到女模陈晓君,裸体少女第一次出现在画室。对刘海粟和学校的攻击迅速升格。某议员写信给执政府总统段祺瑞、教育部长及江苏省省长,要求取缔模特儿,严惩刘海粟,并将上海社会的淫靡之风归咎到刘海粟的离经叛道上:“今为正本清源之计,欲维沪埠风化,必先禁止裸体淫画。欲禁淫画,必先查禁堂皇于众之上海美专学校模特儿一科。欲查禁模特儿则尤须严惩作俑祸首之上海美专校长刘海粟。”上海总商会会长在致刘海粟的公开信中宣泄不满:“我中国乃礼教之邦,先生亦中国人士中之佼佼者,必欲以夷狄之恶俗坏我中国男女之大防,是何诚心哉!”并斥骂刘海粟:“非艺术叛徒,乃名教叛徒也”。面对种种辱骂和阻挠,刘海粟提笔应战,无所畏惧。他发表公开信回应:“若夫中国礼教,鄙人亦尝钻灼其精神,决不在浮文虚仪、衣冠揖让之末。大学言正心诚意者,是关今之伪道君子未尝学问,口仁义而心盗跖,言夷狄而行媚外,乡愿者德贼也,使孔子复生,必以杖叩其胫,犹曰名教名教,揽镜自窥,徒暴奇丑耳。艺学上之模特儿既与中国礼教截然二事,敝校夙本礼教精神、艺学微旨,导示学生平日修德习艺,律身惟谨。”
这场论战,刘海粟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到1926年5月13日,上海县知事危道丰颁布查禁令,称上海美专的模特儿写生课程,“种种秽恶情形不堪寓目。已经据情咨请法租界及会审公廨从严查禁。如再抗违,即予发封在案”。6月3日,实际上控制着上海的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出面向不为所动的美专施加压力。刘海粟不惧,依然著文周旋。一天夜里,美专的画室被流氓捣毁了。孙传芳对软硬不吃的刘海粟也甚为恼怒,当即下了通缉刘海粟的密令,又电告上海交涉员许秋风和领事团,交涉封闭地处法租界的美专,缉拿刘海粟。急得刘海粟之师康有为一天三次去找他,劝他离开上海,他坚守美专不离寸步。法国总领事认为刘海粟无罪,尽管许秋风一再交涉,并不逮捕刘海粟,但为了让孙传芳下台阶,只好在报上登了一条消息,说孙传芳严令各地禁止模特儿,前次刘海粟强辩,有犯尊严,业已自动停止模特儿云云。
经此数役,刘海粟与上海美专名声大振,他那不畏强权只为艺术的斗士精神,名载史册。
旅欧游日,自成一派
刘海粟思想开放、学术自由、兼容并蓄的办学理想,获得了著名的教育家、近代美育倡导者蔡元培先生的赞赏。在蔡元培的帮助下,1918年刘海粟到北京大学讲学,并第一次举行个人画展,受到蔡元培、郭沫若的称赞。蔡元培在《介绍艺术家刘海粟》一文中指出:“他的艺术倾向于后期印象主义,喜描写外光。他画面上的线条、结构、色调都充满着自然的情感,有强烈的表现。他是一位个性强烈、处处可看出他总是自己走自己道路的画家”。
在办学的同时,刘海粟到日本考察美术教育,著有《日本新美术的印象》一书。针对当时中国画坛日益衰微的现实,就如何继承和发扬民族绘画传统、批判的学习汲取中外美术的精华、推进新文化艺术运动和培养人才等问题,提出了精辟的见解。他的国画作品《泰山飞瀑》《月落乌啼丛林寒》《峦树草堂》《彤云素羽》等为日本朝野所购藏,第一次赢得了国际声誉,被称为“东方艺坛的狮子”。
1929年刘海粟赴欧洲考察美术,3年间遍访法兰西、意大利、瑞士等国名胜,观赏希腊罗马文艺复兴以后的杰作,在卢浮宫临摹塞尚、德拉克洛瓦、伦勃朗等名画,作油画风景、景物、人物写生等,创作近百幅美术作品,曾两次入选法国秋季沙龙、蒂勒黎沙龙,受到巴黎美术界好评。他与毕加索、马蒂斯等画家交游论艺,改变了欧洲东方文化学者和美术史家普遍认为“元明以后,中国绘画一蹶不振”以及“现代东方艺术惟有日本足为代表”的偏见。1933年他再度赴欧,办展讲学。他一手拿国画笔,一手拿油画笔,始终不辍,使中西绘画相互渗透,融会贯通,共臻画境,独创一派,获得了空前的声望和荣誉。他的作品《卢森堡之雪》为法国政府购藏。
人画俱老,十上黄山
刘海粟一生活到老画到老,画龄长达80多年。从6岁提笔习画,便立志不做因袭模仿、循规蹈矩的画匠,“吾将鼓吾勇气,以冲决古今中外艺术上之一罗网,冲决虚荣之罗网,冲决物质役使之罗网,冲决各种主义之罗网,冲决各种派别之罗网,冲决新旧之罗网。将一切罗网冲决焉,吾始有吾之所有也。”他历经波折而不悔,,终成开立新地的一代宗师。他早年的作品里,油画苍古沉雄,国画有钢筋铁骨之力;后潜心于泼墨法,笔飞墨舞,气魄过人。晚年运用泼彩法,色彩绚丽,气格雄浑。
刘海粟平生最爱黄山,他这样描述自己对黄山的爱恋:“黄山为天下绝秀,千峰万嶂,干云直上,不赘不附,如矢如林。幽深险怪,诡奇百出,晴岚烟雨,仪态万方。其一泉一石,一林一壑,不仅触发你的诗思,惠你画稿,提供无限美境,或使你心旷神怡,或使你无言对座,寝食皆废,终日忘机,以至阔别数十年,仍能保持极深印象,一朝念及,回忆便如飞流倾泻,纵使白发垂耳,心情也贴近生命的春天!”他一生十上黄山。1988年93高龄时,依然“白发黄山看争高”。他晚年所做的黄山系列,吞吐黄岳,尽兴挥洒,人山合一,山笔交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