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晋是迄今国内获奖最多的泰斗级电影导演,他对后辈的昭示、对中国电影的影响,已然不言而喻。 文汇报记者 郭一江摄
■文汇报首席记者 王彦
人们爱用这样一段话来介绍谢晋:要举出20世纪后一个50年里影响最大的中国文化人,那么即使把名单缩到最小范围,也一定少不了谢晋的名字。
作为新中国泰斗级电影导演、迄今国内获奖最多的电影导演,谢晋对后辈的昭示、对中国电影的影响,已然不言而喻。
2008年秋天,谢导在家乡绍兴辞世。但直到临走前,85岁高龄的他留在世间最多的话语是“我还要拍电影”,他全身心记挂的是“我以我心绘风景”。
其作贯穿中国近代史
1957年,34岁的谢晋初掌镜头。那时,他已经娴熟地运用新中国的语言来拍摄电影。他说:“电影导演是用镜头来写戏、写人、写灵魂的,我从《女篮5号》开始,就强调歌颂民族的自豪感。”这部处女作为谢晋赢得了1957年第6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举办的国际电影节银质奖章,以及1960年墨西哥国际电影节银帽奖。此后,他又执导《红色娘子军》和《舞台姐妹》。其中,影片《红色娘子军》甫一上映就连夺首届“百花奖”最佳故事片、最佳电影导演、最佳女演员和最佳男配角四项大奖。
而立之年的谢晋,一出手就是功力不凡的“女性三部曲”,这让许多同行难以企及。但接下来的10年,命运成为他残酷的考场,却也给了他与众不同体悟人生的敏锐。从那一刻起,捕捉生命、探讨人生,成为1976年后谢晋电影一以贯之的主题——用镜头反思过往灾难,让电影告诫未来方向。《天云山传奇》、《牧马人》和《芙蓉镇》“反思三部曲”就在此时应运而生。1987年,《芙蓉镇》在中国电影百花奖颁奖典礼上斩获最佳故事片奖。至此,百花奖总共才举行10届,谢晋一人独揽5次最佳故事片奖。
谢晋一生共拍摄36部电影,如果全部串联起来,恰是部完整的中国近代史。从《鸦片战争》直到改革开放后的题材,他以普通人的故事,讲述一个时代的经过和流逝。上影集团总裁任仲伦如此评价:“谢晋的艺术高潮始终与时代变迁同步,他用艺术探索呼应思想解放,用艺术理念关注国家和人的命运。真善与风骨,是他埋藏在电影里的时代人文标本。毋庸置疑,谢导是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一面大旗。”
其人无惧时代变革
与时代同行的路上,他一路树下标杆,也一路引发过争鸣。尤其是当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有人质疑“谢晋模式”过时了,已跟不上变革的节奏。
执着又敏感的谢导不回应、不还击,只是沉浸在创作世界里。1994年夏天,部队作家梁信从广州寄来一封信,上书:“香港回归在即,中国电影界不能无所作为。”一句话如同一根火柴,点燃谢晋的激情,他当即决定:“我要拍《鸦片战争》,用电影迎接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
拍摄《鸦片战争》时,谢晋有过两个大胆创举。其一,他认为,作为一部为迎接香港回归而作的影片,不应拍成一部鼓舞人心的“祝贺篇”,相反,应在特殊时刻反省历史,思考失败的原因。“一个民族只有真正站起来时,才能正视自己最屈辱的历史。”为此,《鸦片战争》十易其稿。其二,拍摄此片的上亿元投资,都是谢晋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筹集而来。在拍摄过程中,谢导还执意要将主场景广州街建成永久性建筑。后来,这条街便是横店影视基地的第一个场景。
“踩不出来就蹚过去,实在不行也要给后人留下点经验教训,让后人踩着我们的脊梁,走出一条电影体制改革的新路。”在与质疑的交锋中,他不争口舌,只以行动诉说。
那几年,叱咤影坛的谢晋导演一手抓剧本、一手搞融资,不仅连拍《老人与狗》、《女儿谷》、《鸦片战争》等多部影片,还在人才培养上独辟蹊径,创办了“谢晋—恒通明星学校”,面向全国培养了一大批青年演员。
在生命的最后20多年,谢导不但无畏于时代变革,还主动立于潮头。从这一点说,他是无可争辩的电影大师,亦是名副其实的改革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