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记者 沈竹士
在昨天由本报政经新闻中心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联合举办的“文汇-复旦管理学家圆桌谈”论坛上,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主任苏勇教授肯定“专车”确实是一种创新举措,而创新与监管并不矛盾。
创新不会颠覆现有出租车市场
“滴滴专车”“一号专车”和“易到专车”等互联网“专车”应用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不过,近日来,在一些地方,部分“专车”因为涉嫌“非法运营”而面临被查处的风险。面对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监管方如何与作为市场参与方的企业共同制定新的边界与游戏规则?
苏勇曾担任沪上某知名出租车公司的管理顾问,也曾使用过打车软件和“专车”应用。他表示,“专车”毫无疑问是一种创新,其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突破了原有监管措施和传统出租车市场的框架,其创新的机会则源自大中城市传统出租车行业运力不足与大量需求的矛盾。从客户体验的角度来看,通过传统出租车行业的电调平台很难顺利预约到车,尤其是在上下班高峰时段,而打车软件的叫车几率相对较高。
不过,苏勇认为打车软件带来的技术创新尚不足以颠覆现有的出租车行业。
出租车行业可借鉴创新经验
“滴滴”公司副总裁朱平豆也参加了昨天的论坛。他认同苏勇的观点:“在全国已经开通‘专车’的城市进行的测算显示,目前‘专车’预约成功的订单总量不足整个出租车行业的1%,影响并非想象得那么大。”“专车”定位高端,采用高中端车型、提供高品质服务、面向中高端人群,相应的价格也偏高些。定位形成的差异化也是对传统出租车行业司机的一种保护。
朱平豆说:“按照市场存量与增量来划分的话,‘专车’是争取在市场增量中创新。”由于各大城市中普遍出现的打车难现象,很多人只能选择公交、地铁甚至是私家车,而大量私家车上路既不经济,也不环保。凭借便捷的预约过程和高端服务,“专车”希望吸引上述客户重新选择出租车来解决出行问题。
苏勇表示,“专车”并不会取代现有出租车行业,相反,政府应当借鉴其创新经验,尝试倒逼出租车行业自身进行变革,而非在一开始就封杀创新。此前,上海有关部门曾经尝试将打车软件嫁接到传统出租车公司电调平台,这是一种积极的态度。
打车软件需要适合其特性的监管
“圆桌谈”参与者一致的观点是,监管与创新并不矛盾,打车软件需要监管,但需要的是适合其特性的监管。此前,交通运输部肯定了“专车”模式,也为其接受政府正常监管做了铺垫。
同为打车软件,Uber在德国就被明确禁止,在美国有些州也开始被禁。其核心问题是运营安全保障以及司机资质的审核把关。Uber允许司机带着自己的车应聘上岗,试想一下,你是否完全放心将家庭住址等信息完全交给一个陌生的司机?
为此,苏勇建议新兴的“专车”企业在接受政府监管的过程中,借机提高组织管理水平。让司机拥有统一工号、统一工作制服以及车内标识。
而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系博士龚冰琳认为,“滴滴”作为提供用车服务的新企业,以更加严格的要求对旗下司机进行监管也是企业自身所迫切需要的。
朱平豆则表示,“滴滴”欢迎政府部门监管,但监管并不意味着简单的封杀。“滴滴”运用新的信息技术,能够跟踪、记录所有司机的出车行为,并形成数据库。“大数据”便于监管方更透明地掌握司机信息,及时规避可能的风险。在此基础上,公司更希望政府相关主管部门能帮助企业建立一套更加合乎标准、效率更高的管理模式。
(本期“文汇-复旦管理学家圆桌谈”详细内容请留意近期文汇报专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