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为她的肖像画,也是《几乎没有记忆》的插图。右图为莉迪亚·戴维斯近影。
《几乎没有记忆》封面。
文汇报记者 钱好
在现在这个“碎片化阅读”风行的语境中,让我们来说说莉迪亚·戴维斯,这位以“一句话小说”闻名于世的的短篇小说家。
这位今年68岁的美国女作家从40年前就开始出版小说,直到2013年获得布克国际奖才引起了全球的关注,这其中是否与互联网环境下“短平快”文体,以及浅阅读的流行有关?极为精简的语言和叙事方式,是否预示了未来文学发展的新方向?她的小说与曾经在社交媒体上昙花一现的“微小说”,“段子体”有什么不一样?
今年1月,由楚尘文化引进出版的《几乎没有记忆》,让中国读者得以走进莉迪亚·戴维斯的“微世界”。该书是她迄今最重要的作品合集《莉迪亚·戴维斯小说集》的上半部分,收录了两本她早期的小说集,分别是出版于1986年的《拆开来算》和1997年的《几乎没有记忆》,共包含85个故事,其中有的故事只有一句话,甚至完全抛开了传统小说的人物、环境、情节三要素。《莉迪亚·戴维斯小说集》下半部分预计将在今年下半年出版、引进。
莉迪亚·戴维斯此外还曾获古根海姆奖、兰南文学奖、麦克阿瑟“天才奖”。2013年,美国艺术与文学学院为其颁发功勋奖章。
从未见过的新文体,将众多类型揽入怀中
在第五届布克国际奖揭晓的次日,《文汇报》官方微博发起了一场线上活动,向网友征集获奖者莉迪亚·戴维斯的两则“一句话小说”的中文译文。两篇小说分别是《双重否定》和《纪录短片创意》,看似简单、毫无生僻词的两句话把许多人难住了,最后征集到的种种译文版本几乎大相径庭。其中译法相对统一的是《纪录短片创意》:不同的食品公司的代表们,努力要打开自家的食品包装盒。
彼时,由于戴维斯的小说尚未引进中国,她的名字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第一次见到。但读过她的作品后,大家在另一件事情上达成了一致:这样的小说,也是第一次见到。
“深具创造力,精巧而又难以归类。”这是布克国际奖评委会对莉迪亚·戴维斯的评价。她的小说极为简短,大部分不超过3页,最短的只有几行甚至一句话,因此也被称为“一句话作家”。但她文体的奇特之处远不止于“短”,或者说不只是短那么简单。
假如将长篇小说比作一条有血有肉的巨鲸,传统的短篇小说则保留一个坚实的骨架,那么戴维斯的小说是把骨架的关节全都拆散了,再也看不出头部、脊柱和尾骨的衔接和起伏。在她的一个个精巧的故事中,很难看到描述性的修饰语,也几乎找不到任何戏剧性的冲突和结尾高潮式的反转。甚至在很多情况下,人物的名字也被隐去了,代之以“我”、“你”、“她”或“他”,用三言两语刻画出一个个动作清晰却身份不详的剪影。这些剪影可以是作家自己、任何人、每个人的投射。
这样一种文体的面世,无疑会伴随着巨大的争议:这一篇篇短章应该被称作小说吗?抑或是随笔,小品文,寓言?似乎每一种既有文体的筐子都无法很好地装下戴维斯的只言片语。她的叙事是新鲜的,奇形怪状的,甚至溢出了虚构和非虚构的边界。无怪乎布克奖评委会主席克里斯托弗·里克斯会评价说,莉迪亚·戴维斯是“张开轻盈的手臂将众多类型揽入怀中”。
“我觉得每次都要给不同的故事贴一个标签会对我造成很大限制,那就干脆叫它们小说好了。”尽管有的作品短到只有一两句话,需要读者自己“脑补”情节,但是戴维斯本人并不反对用“小说”来定义她的写作,当然她更喜欢的说法是“讲故事”:“有些故事是虚构的,有些故事则是事实性的,但即便是后者,也会无意地掺进一些虚构的成分。”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自己最早也尝试着写有“起承转合”的传统短篇小说,直至读到一位诗人介于诗歌和超短小说之间的作品,才发现所有的叙事模式、元素都不再重要。
文学形式的探索,在见到光亮之前,注定会经历一个漫长而寂寞的甬道,这一点作家也早有准备。她的无法归类的文体和语言的特质,在2009年《莉迪亚·戴维斯小说集》出版后,终于引起了文坛的关注。诗人克雷格·摩根·泰彻难掩惊异:“莉迪亚·戴维斯是一个文体大师!她的文体由她自己创造。”著名文学评论家詹姆斯·伍德则曾预言说:“我怀疑《莉迪亚·戴维斯小说集》迟早将被视作伟大的美国文学的一部分,虽然是怪异的一部分。”
跟微博小说截然不同的“碎片”,让快阅读无处落脚
从1976年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十三个女人和其他故事》,一直到2013年连获布克国际奖和美国艺术与文学学会颁发的短篇小说勋章,然后作品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传,莉迪亚·戴维斯在岑寂多年后突然迎来了世界的欢呼。在这陡然的转折中,固然有作品的大众接受度在经历多年发酵后的一个自然结果,但当今这个“碎片化”信息时代,也多多少少为戴维斯小说的传播提供了契机。
社交网络在全球兴起,成为碎片阅读的重要推手。推特、微信上流行的文体基本属于段子,并不在乎说的故事是否要素齐全,或者有起承转合的结构。读图时代,抢眼的图片远比需要咀嚼的文字更能获得点击和转发。而戴维斯的“微小说”在译介过程中,也被人拿来和微博上“昙花一现”的微型文学风潮类比。几年前,144个字以内的小说因其短小易读、方便转发,而迅速成为一场网民集体参与的文学盛事。其中不乏构思精巧、戏剧性强的短故事。然而,这股热潮很快就冷却下来,跟它当初的火爆都出于同一个原因——“碎片”传播得快,遗忘得也快,注意力迅速转移正是信息时代“快阅读”的特点。
戴维斯笔下的“碎片”,尽管常常比微博小说更轻更薄,呈现的却是完全不同的面向:如果说微博小说是平铺的,那么戴维斯的小说就是直立的,像一片片锋利的刀刃,任何“蜻蜓点水”式的快速浏览都无法在这些锋刃上落脚。她没有刻意选取奇崛的主题,写的都是些庸常的人,普通的生活。她的文字无枝无蔓,极高的密度需要慢慢地反复咀嚼,才能尝出里面情感的浓烈。她写奥兰多太太的“被迫害妄想”,在一次又一次事件的简单铺展中渐渐透出滑稽荒诞的意味,回过头来再细细分辨,才发现从第一句话开始,老人的所有“臆想”、给女儿的一通通电话,都来自于独居的寂寞。看似不带感情色彩的冷静语言,却似刀锋一样剖开芸芸世相,直抵人心。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在接受本报记者 采访时指出,在这个信息爆炸的环境下,“短平快”文体的风行,隐藏着巨大的危机:“它的本质是我们无法面对现实,不断向前看,而前方又很快被新的东西替代和覆盖。我们没有了记忆,文学也失去了意义。”巧合的是,戴维斯在上世纪90年代写的短文《几乎没有记忆》,就仿佛是对今天的精准预言。故事中的女主人公似乎患了健忘症,“她记得的足以应付日常生活,足以应付工作,但她从她所做过、听过或读过的东西中没有学会什么。”她每天在本子上增添新的笔记,但她写过的东西在日后什么也记不得。作者的语气是近乎中立的,带有些微的嘲讽和些微的悲伤。但毫无疑问的是,戴维斯的写作,是对这样一种“几乎没有记忆”的浅层、快速阅读的抵抗。
莉迪亚·戴维斯(Lydia Davis),1947年出生于美国麻省北安普敦,美国当代最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之一,同时致力于译介法国经典文学,如福楼拜、普鲁斯特的作品。著有7本短篇小说集及1部长篇。2013年荣获布克国际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