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兰说,现在她最大的希望是后辈能够继续传承以前的优良传统——真正为艺术而演戏。
■文汇报记者 李婷
她是越剧小生艺术当之无愧的代表性艺术家,其创立的徐派艺术高亢挺拔、行腔多变;从艺82年来,她演出了三百多部剧作,主演的越剧《红楼梦》更是不朽的经典;2013年,纪念越剧改革70年,她以93岁高龄登台演出,全场为之动容。面对卓越的成就,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徐玉兰说:“我仅仅做了本分的工作。”弟子钱惠丽说,这就是恩师,一辈子真挚演戏、真诚做人,培养了一大批青年越剧骨干。
12岁学戏,从没有后悔过
徐玉兰回忆自己的越剧生涯:“酸甜苦辣都有,但这么多年来,从没有后悔过。”她说最初接触越剧,是因为祖母。祖母是个老戏迷,常常带着年幼的她一起去看戏。久而久之,小小的她心中就种下了越剧的种子,甚至逃课去看戏,到后台看戏班子化妆,和演员们打成一片。有一次,越剧班班主说:“我看你这个小姑娘还蛮活络的,你唱给我听听。”徐玉兰就唱了两句,那个班主听了后说:“你嗓子还不错,要不跟我们一起去唱戏吧。”
那时候,戏班子里学戏的女孩子大多家境不好,得靠唱戏谋生。可当时的徐玉兰家境不错,无须担忧生计。包括母亲在内,对于她“学戏”这件事都极力反对。母亲甚至拿刀威胁她打消念头,但徐玉兰铁了心,扔下一句:“杀死我也要去唱戏!”那年她才12岁。
科班学戏的生活很苦,每天天不亮起来练功,在高低不平的石板上跌打滚爬,徐玉兰浑身是伤,甚至还生过病、吐过血……
对表演,从未有一刻怠慢
徐玉兰对表演从未有一刻放松怠慢。1997年,徐玉兰在美琪大戏院演出《送凤冠》里的王玉林。戏里王玉林错怪了妻子,妻子不肯原谅他,为了劝妻子接受凤冠,必须求岳父、求岳母,还要求爹娘,让他们前去相劝。当时,徐玉兰已经77岁高龄,可在演到这段时,穿着高脚靴的她,要不停下跪且唱念不停,这样的场景让台下的观众心疼不已,站起来喊“不要再跪了!不要再跪了!”
“观众们是体谅我,但是我不能降低标准。做演员,心里一定要有观众,该怎么演就怎么演。”就这样,徐玉兰还是一丝不苟演完了整场。
徐玉兰演过许许多多角色。每一个角色,她都会去分析、研究。演《红楼梦》的贾宝玉前,徐玉兰专门留心过和贾宝玉年龄相仿的男孩子说话时的神态、走路时的姿态,最终塑造的“贾宝玉”让很多人至今念念不忘。而演《西厢记》时,为了把握好“张生”的性格特点,她不仅反复看剧本,还特意去听说书、读原著,借鉴细节、把握人物。
对后辈,大力提携关爱有加
徐玉兰严苛要求自己,对后辈却关爱有加、大加提携。钱惠丽记得,1981年6月,刚进诸暨越剧团不久,她就在《红楼梦》中“老祖宗”周宝奎等人的引荐下来到上海,拜见了徐玉兰。初次见面,徐老师就很喜欢这个“小家伙”。两年后,钱惠丽所在的诸暨越剧团来上海演出《红楼梦》,徐玉兰自告奋勇担当艺术指导。“排练场里,老师啃着面包,用3天时间将戏推翻重排,让我真正按照自己的路数表演《红楼梦》。”钱惠丽说,1987年,徐老师又千方百计将她从诸暨引进到红楼剧团,扶持培养她成为台柱小生。
2012年,有外地剧团要演出《西园记》。尽管徐玉兰当时已经92岁,但她特意从上海赶到外地,待了整整5天,给他们排戏,一点点抠戏。为了节省经费,徐玉兰还叮嘱剧团不要花太多经费在服装、道具上,“以前留下的,能用就用。”最终,这部只花了十几万元的《西园记》演出大获成功。
徐玉兰说,现在她最大的希望是后辈能够继续传承以前的优良传统,“大家一条心,不要为名为利,而是真正为艺术而演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