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送变电工程公司建设者加紧施工,在嘉定立起第一基特高压输电铁塔。 本报记者 叶辰亮摄
■文汇报记者 张晓鸣
好似“搭积木”一样,嘉定区安虹路边上树起了一座40多层楼高的铁塔,不远处,另一座铁塔也开始浇筑底盘。作为国内迄今规模最大、施工难度最高的特高压交流项目,“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特高压工程”(简称“淮上线”)近日开始上海段施工建设。由于工期十分紧张,元旦小长假,上海送变电工程公司项目经理封根喜和助手李轶群,马不停蹄地在工地上奔忙。
封根喜今年已经56岁了,在送变电行业干了30多年,按说可以不到野外作业,可他却很喜欢干这活,哪里有重活累活难活,他就往哪里去。李轶群则是一个“80后”上海小伙,刚刚忙完“浙福线”,又第一时间到“淮上线”报到。封根喜说:“除了春节放假,我们平时都不休息。”
为了提高送电效率,减少损耗,电力一般通过高压线路完成远程输送,再通过变压器降低电压等级供千家万户使用。以“特高压”方式送电,损耗更低。“淮上线”项目可有效扩大上海外受电规模,缓解上海一次能源匮乏,促进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不过,“淮上线”工程并不好做。特别是在上海送变电工程公司负责的标段内,需要新建铁塔53基,多次跨越高速公路和高铁线路作业。封根喜告诉记者,每一座塔基都需要有施工人员驻扎,每基铁塔所处的地形各不相同,必须对每基铁塔进行单基策划,做详细的技术交底。只有让施工人员全面了解整个过程,才能掌握安全风险和控制办法,确保施工安全与质量。
封根喜从事线路架设工作这么多年,仅仅在上海架设的铁塔就不计其数,但这次确实感受到了特高压带来的技术变革和挑战。
过去,架设的铁塔高度一般在70米到80米,塔重50吨,此次,施工的铁塔平均高度140米,平均重量300吨。面对这样的高度和重量,用传统施工方法安装难度很大,而且很危险,为此,送变电工程公司给项目配备了最新装备——落地双摇臂抱杆。
由于这套施工技术过去没有接触过,一开始大家有些畏难。封根喜鼓励施工团队大胆尝试:“不接触、不去做,就永远不会做。”他一边带领大家一起操练,对着图纸琢磨,一边与技术骨干先行先试。许多个白天黑夜,封根喜和班组职工摸爬滚打在铁塔旁,逐渐对这套技术了解、熟悉和精通起来。
运用这套技术,施工安全且速度快,第一基铁塔仅用半个月时间就站立起来。然而不变的依然是送变电工作的辛苦。学电气工程出身的李轶群,大学刚毕业就接连三年被外派参与施工建设,“一年换一个地方,湖南、安徽、广西……2013年去了浙江,‘浙福线’项目前几天刚结束,就来上海工地报到了。”好不容易逮着个机会在上海施工,可封根喜事先就给李轶群打了“预防针”——“项目工期紧,准备过家门而不入吧……”
李轶群坦言,当初选择电力系统,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听说这里待遇好”。可实际上,长年累月出差在外,根本无暇照顾家庭。感同身受的封根喜拍拍李轶群的肩膀说:“等看到高高的铁塔通过我们双手矗立起来的时候,你会感受到责任与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