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丰路上的现代交通商务大厦,主楼21层、裙楼4层,进驻了161家企业,每天收发快件数百单。快递员进门先登记,然后走货梯,逐层送件。很多商务楼宇都采取类似的管理方式,但因快递导致的安全性问题无法杜绝。
共和新路4719弄,一个门牌里3个自然小区,共3200多户居民,每天进出的快递员数量很难统计。有的居民不喜欢外人随意出入,要求保安代收快递;真的代收了,又因为快件丢失或破损,引发保安和收件人的纠纷,物业担不起风险,还是决定拒收。
快递配送的“最后一公里”难题是电商时代的老生常谈,商务楼宇和居民住宅管理方为此伤透脑筋。因此,当“社区一号”上门洽谈时,现代交通商务大厦和共和新路4719弄小区所属物业公司都欣然同意合作。物业在楼宇和小区内辟出场地,供“社区一号”的工作人员办公。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专职为楼宇和小区内的客户代收快递、送件上门。
“物流末梢”的困局
初创企业“社区一号”这样描述“最后一公里”快递服务业务:以小区为单位设立站点,每个站点安排一到两名工作人员,“掌管”小区门到家门这段“物流末梢”,对接快递企业,实现快件的接收、扫描、派送。不需派件上门的收件人可去站点自提。送件或代收服务对收件人是免费的,“社区一号”主要通过向快递企业收取服务费来获利。居民如需寄件,站点工作人员可以上门取件,取件、派件都可在30分钟内做到。
物业企业很喜欢这个想法,上海宝嘉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是“社区一号”最早的客户之一。双方签约后,宝嘉物业管理的现代交通商务大厦在非机动车停车场旁边腾出门岗大小的空间,作为“社区一号”在该楼宇的站点。“出于安全考虑,我们要求进门的快递员都必须登记,并走货梯送件。”大厦物业经理左燕频介绍,这不能杜绝送件过程可能导致的问题,货梯人多眼杂,快递员丢件状况时有发生,物业不得不一次次帮忙查找。更有甚者,沪上多处商务楼宇都曾发现快递员或者“快递员打扮的人员”在商务楼内顺手牵羊、盗人财物。
住宅小区的担心更多一些,尤其是那些物业管理费用低下的老旧小区。比如1997年左右入住的共和新路4719弄小区,物业费是当年定下的每平方每月0.45元。物业公司所能负担的服务内容和水平有限,物业经理侯立波介绍:“4719弄里面有3个自然小区,进出口很多,我们没有条件在每个口子都安排保安,自然也做不到进出登记。物业对代收快递这事心理很矛盾,一方面小区居民有需求,另一方面这不属于物业的服务范围,我们曾代收过一段时间,风险太大,快件遗失了还要保安赔付。所以只好拒收。”
先有线下,再有线上
有测算认为,“最后一公里”占整个物流配送成本的30%以上,老旧小区贡献尤其突出。这类小区的楼层排布、门牌号设置杂乱,找起来很费力。如果收件人地址写着“共和新路4719弄小区160号楼”,快递员很可能走错门,因为同一门牌内的民主新苑、紫竹苑各有一个160号楼。此外,老旧小区大多没有电梯,爬楼梯也是一桩体力活。“社区一号”认为“定点快递员”既可以节约物流成本,也便于居民区和商务楼宇的管理。“社区一号”要求站点工作人员持证上岗,在服务单位公示个人信息,以“社区熟人”的形象开展“片警式服务”。“社区一号”副总经理陆南池说:“我们希望达到的服务效果是,不论是哪家快递给客户送件,客户只需要和一个快递员打交道,免去和陌生人打交道的烦恼和疑虑。站点的工作人员在有限的服务半径做成熟练工,自然也能降低快递成本。”
今年9月注册成立的“社区一号”自我定义成O2O(Online To Offline)服务平台。但目前,“社区一号”专心于线下站点的开掘和服务流程的探索。在合作伙伴优速快递的支持下,“社区一号”已经与浦东新区、虹口区、宝山区、闸北区、普陀区的400多个老旧社区签约,涉及服务人群近50万户。
“现在的互联网创业,多数时候是‘线上先行’‘概念先行’,虚拟平台建设非常完美,但线下服务跟不上。互联网服务要落地,还是得依赖线下的支持系统。比起花哨的线上平台,我们更看重扎实的线下系统。”陆南池认为,“社区一号”现有的站点数量,远不足以达到规模效应。等规模达到一定标准,快递服务运营成熟之后,“社区一号”将与更多商家合作,引入多种社区服务,比如生鲜、农副产品的采购和运送,订餐、洗车、家政服务,甚至养老和金融服务。与此同时,建立电子平台,实现线上、线下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