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申城迎来水葫芦暴发高峰期,外滩黄浦江河道也现水葫芦踪影。长期以来,水葫芦打捞后的废物利用环节被视为整治中的关键环节之一,不过距离水葫芦变废为宝可能还有相当长的路——青浦练科有机肥料厂将水葫芦制成肥料,但其一年的水葫芦消化规模甚至还不足暴发期黄浦江干流一天的打捞量。
昨天,记者登上黄浦江泖港段的水葫芦打捞船,在宽约60米的河道上,漂浮的水葫芦占了一半。市容环卫部门介绍,已经连续12天日均打捞量突破4000吨,意味着水葫芦整治进入高峰期。截至前天,全市累计打捞水葫芦约16万吨,其中在黄浦江干流打捞近8万吨。作业者在黄浦江中上游河道设置5个大型库区,将水葫芦“赶”进库区进行打捞。
工作人员介绍,造成水葫芦泛滥的因素很多。如今农村已不再使用水葫芦作为猪饲料;出于防止外来生物入侵的考虑,也不宜引入摄食水葫芦的虾类。不过,市容环卫部门昨天透露,松江、青浦、奉贤等区积极探索水生植物资源化利用,其中青浦区已开展了用水葫芦制成有机肥的试点,为今后水生植物变废为宝提供了一条新路。
水葫芦制肥料的消息并不是首次出现。早在2004年,就有媒体报道上海科研人员成功研制了物理腐熟二次发酵技术,仅需半个多小时,就可使繁殖迅速、污染环境的水葫芦转化成肥力充沛的有机肥料。当时这项被誉为国家首创的技术还申请了专利。然而近年来并没有水葫芦制肥料成功形成产业、规模化运作的案例。
从2010年起,科凯实业有限公司选择水系发达的青浦区练塘镇,建立了上海练科有机肥料厂。该厂通过堆肥、喷洒微生物菌剂等方法将水葫芦制成有机肥料,并与政府建立合作,向练塘镇农户销售这种有机肥料。科凯负责人杨雪枣告诉记者:“水葫芦制肥的试点刚刚起步,今年将扩大生产规模,一年大概能消耗水葫芦数千吨,生产出数百吨有机肥料。”杨雪枣这样解释生产规模为何上不去:“前两年要做很多准备工作。一是要和政府对接水葫芦打捞上岸后怎样转运到工厂;二是通过不断试验提高有机肥料的肥分含量;三是水葫芦会吸纳水中污染物质,必须通过技术攻关,确保有机肥料中的重金属含量符合相关标准。”
记者了解到,科凯实业还从事茭白秸秆、稻麦秸秆转制有机肥料的生产。据2011年的公开报道称,该企业每生产1吨茭白秸秆有机肥,要亏损200元左右。水葫芦集中、打捞、运输的成本并不比转运农作物秸秆低。此外,根据科凯公司的产品简介,水葫芦、茭白秸秆、稻麦秸秆三种原料制成的肥料中,水葫芦制成的有机肥其氮磷钾含量和有机质最低。
文汇报记者 沈竹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