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讯 “高校和科研机构只有加快改革创新,才能在上海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雄昨天下午赴上海科技大学和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调研时说,上海加快朝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不仅需要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学,还需要打通产学研瓶颈的科技创新集聚区。要立足服务国家战略,进一步深化与“国家队”的合作,加快科技创新主体和重大科技专项集聚;要推动高校深化治理结构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培育更多创新创业人才,形成更多科技创新成果,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贡献力量。
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共建的上海科技大学,以小规模、高水平、国际化的创新型大学为办学目标。目前占地约900亩的校园正紧锣密鼓地推进建设。杨雄和副市长翁铁慧一行在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长、上海科技大学校长江绵恒的陪同下,首先来到上海科技大学本科生宿舍楼,察看学生宿舍设施配置,并来到顶楼俯瞰校园全景。杨雄要求校园建设要注重生态环境营造,积极应用绿色节能技术。
在科研楼前,杨雄与上海科技大学从全球招聘的教师代表一一握手。走进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实验室,杨雄与科研人员亲切交谈,希望加大科研成果转化率。察看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时,负责各实验室的青年学者纷纷向市领导介绍研究方向和科研最近进展,杨雄鼓励大家敢于比肩国际先进,潜心科研,努力干出一番事业。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以满足国家需求为己任,以振兴战略新兴产业为目标,经过11年发展,已经具备研制多种卫星的能力,成为我国微小卫星及相关技术领域的总体单位之一。杨雄一行来到这里,听取中心有关科研和产业发展情况的介绍,表示上海将全力支持中心服务国家战略,加大科研创新。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市领导听取上海科技大学建设进展情况汇报,大家讨论交流,气氛热烈。杨雄说,作为院市合作的又一项重大成果,上海市委、市政府对上海科技大学寄予厚望。筹建以来,上海科技大学敢于突破传统模式束缚,坚持体制机制改革,探索高校办学新模式,放眼全球选聘高水平人才,面向全国招录高素质生源,首批本科生即将入学,这些进展令人鼓舞。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学和高水平的科技创新集聚区,应该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标志。”杨雄指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要求,一方面,我们要加快转变观念,深化改革开放,创新管理模式,积极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软环境;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主体建设,既要努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学,还要整合资源,建设真正能打通产学研瓶颈的国家级科技创新集聚区,为科技创新最终服务产业结构调整、服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大学要真正在科技创新中发挥生力军作用,必须积极探索现代高校治理结构。”杨雄说,这也是本市高等教育领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一项重要任务。“优秀人才看重的不仅仅是待遇,更重要的是能干事业的体制机制环境。”上海科技大学要在学校治理结构上继续加大探索创新,力争为教育综合改革闯出一条新路子,发挥好示范效应。市各部门要顺应形势,主动靠前,大力支持上海高校推进各项改革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