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媒体报道,近日感染了埃博拉病毒的两名美国患者,肯特·布兰特利和南希·怀特博尔德,经一种实验药物治疗后,病情好转。
这到底是一款 什么药物?它是通过何种非正常途径抵达非洲送到两名美国患者身边?在他们病情相对稳定后,美国人又为何在全球极度恐慌的背景下,将“幽灵”一般的埃博拉病 毒从非洲大陆带回美国本土?这一系列问号拼凑起来的故事情节之跌宕,丝毫不输给任何一部美剧,也让人们看到救治埃博拉感染者的新希望。
发热美国医生把自己隔离起来
这绝对不是布兰特利和怀特博尔德想象中回家时所要搭乘的飞机:机舱座位被全部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巨大的透明隔离篷,这套专业的空中生物隔离系统由美 国国防部、美国疾控中心(CDC)以及一家私营企业共同制作,以保护空中乘务人员和其他随行的公共卫生人员免于被埃博拉病毒侵袭。布兰特利和怀特博尔德, 正是其感染者。
7月22日,在西非利比里亚参与埃博拉病毒医疗救援的布兰特利起床后出现发热症状,他想到最坏的事情可能发生,担心病毒扩散。出于职业本能,他将自己隔离起来。3天后,他的同事怀特博尔德也出现类似症状,包括发热、呕吐和腹泻。
一项快速血液检查证实,两人均已感染埃博拉病毒。
担心西非埃博拉病毒大爆发局面可能呈现失控态势,现阶段又缺乏疫苗和有效的治疗药物,隔离是目前最有效防止病毒蔓延的方法。于是,西非航班大部分停飞,各国面向西非的口岸或者关闭,或者严查。
7月30日,美国疾控中心将去利比里亚、几内亚、塞拉利昂等国的旅行警告从2级升到3级,警告国人避免任何去这些地区的不必要旅行计划。自2003年,CDC仅两次发出过这样的3级警告:一次是2003年的SARS期间,另一次是2010年的海地地震后。
世卫组织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27日,埃博拉病毒已经导致西非地区729人死亡。美国疾控专家说,阻击埃博拉病毒就好比扑灭一场森林大火,很可能需要数月时间。
颇具戏剧性的是,就在各国戒备西非航班时,7月30日,美国宣布决定将布兰特利和怀特博尔德接回国治疗。
为何冒险把感染者接回美国
事实上,美国人早已做好在本土迎接埃博拉的准备。CDC向全国医疗机构发出警报,密切关注那些从西非地区回国的咳嗽、感冒等呼吸道感染患者。一旦发现异常,要第一时间隔离,并排查与之接触过的人。
高度戒备,人心惶惶,以至于外界更不懂:美国人为何要冒风险把已确诊的埃博拉病毒感染者接回本土?
8月5日,美媒的一则突发滚动消息跳出,让全世界开始理解美国人的这个大胆决定--“感染了埃博拉病毒的两名美国患者,经一种实验药物治疗后,病情好转”。
美国当地时间8月2日,经实验药物治疗后,布兰特利被专机接回美国。8月5日,第二名感染者怀特博尔德乘坐的专机也抵达亚特兰大。与布兰特利相比,怀特 博尔德显得更虚弱些,从6日美国媒体公布的照片看,怀特博尔德全程躺在运送车上,穿着从头顶到脚趾的隔离衣,而3天前布兰特利是自己走进医院的。不过,知 情人士告诉美国媒体记者,经实验性药物治疗,怀特博尔德的病情在好转。
两人都被送入埃默里大学医院的隔离病房。而此前数天,两人生命告急。
大面积应用还为时尚早
这款药品名为ZMapp,其神奇效果引发无数人遐想它的大规模推广与应用。现在看来,为时尚早。
这甚至还不能称为一款正式的药品,一周前,把这款实验性药物送抵利比里亚,个中流程本身就极度不寻常。
世卫组织发言人格里高利明确表示:“出于很多原因,未经临床试验的药物不宜在疾病爆发过程中应用。我们始终需要铭记,大规模应用实验初期的治疗手段和疫 苗将会带来一系列的科学和人道主义问题。作为一名医生,在患者身上应用未经临床试验的药物是非常困难的选择,因为我们治疗的首要目的是减小伤害,而我们并 不清楚这些尚处于试验中的治疗是否会带来更大的伤害。”
ZMapp根本没有被批准应用于人体,它甚至都没有进入人体临床实验的流程,后者是证明药品安全性与有效性的标准流程。
此次ZMapp的应用可能基于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的“出于同情的使用”规定,这条特殊的规定允许临床试验以外的实验性药品获得使用。
通常获得“出于同情的使用”,是一个耗时耗力的漫长过程,但在布兰特利和怀特博尔德的案例中,他们在感染埃博拉病毒的7-10天后就获得了药品。这绝对算是非常时期的“特事特办”。
现在对ZMapp下结论还为时尚早,仅由两个临床病例来看这款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说服力严重不足。可以预见的是,美国人把这两名感染者运回美国不仅 出于人道,给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支持环境,还有一点就是进一步观察他们的临床反应,搜集数据,以制定下一步研究方向。
在专业人士看来,这的 确是一个有希望的新方向。据美国媒体消息,7月30日,美国国防部威胁缓解局(美国军方一个专门负责任何化学、生物、放射、核以及高辐射性威胁品的部门) 出于“富有前景的治疗结果”,给Mapp生物科技公司投了一笔专用于ZMapp药品的研究经费。 本报记者 唐闻佳
8月5日,在西非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南希·怀特博尔德被送往美国亚特兰大市埃默里大学医院隔离治疗。
ZMapp:仅有几只猴子用过的实验药物
这到底是一款怎样的药物?这款实验药物“ZMapp”由美国圣地亚哥的Mapp生物科技公司研制。在将其用于两名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美国患者之前,该实验药物还未进行过任何人体临床试验,而只在小样本的猴子身上进行过实验。
根据Mapp公司的相关文件显示,在感染埃博拉病毒24小时内接受上述实验用药治疗的4只猴子存活了下来;另有4只猴子在感染48小时内接受实验药物治疗,其中2只存活;另有1只猴子感染后未接受治疗,在5天内死亡。
知情人透露,布兰特利和怀特博尔德知晓该药的风险并同意接受治疗。但在动物实验中,猴子在48小时内即注射了实验血清,而布兰特利在出现症状后9天才接受治疗。
该药物是一种小鼠单克隆抗体,3只小鼠暴露于埃博拉病毒片段,抗体在小鼠血液中不断积累直至成为实验用药。该抗体可阻止病毒进入并感染细胞。
埃博拉病毒的感染累及多系统并伴发出血,最终导致病毒性出血热。其症状包括突然出现的发热、无力、肌痛、头痛及咽喉疼痛,之后进展为呕吐、腹泻及肝肾功能损害,有时还会出现内外部出血。
7月31日早晨,实验性药物ZMapp送抵布兰特利和怀特博尔德所在的利比里亚当地医院。由于运输过程中实验血清需要低温保存,药物研发人员要求医生将其在常温下自然融化,该过程耗时8-10小时。
考虑到药量有限,布兰特利建议由怀特博尔德先接受血清治疗。然而,在药物还未融化时,布兰特利的病情突然恶化并出现呼吸困难。可靠消息透露,布兰特利当时对主治医生表达了将要死亡的可能。由于为怀特博尔德准备的血清已融化,主治医生迅速为布兰特利进行了静脉注射。
1小时后,布兰特利的症状得到显著缓解,呼吸改善,躯干部皮疹消退。他的一名主治医生甚至将此情况称作“奇迹”。治疗第2日早晨,在被一部特别改造过的“空中救护车”专机运送回美国之前,布兰特利甚至可以自己淋浴。
怀特博尔德也在7月31日接受了这款药物治疗。在接受第一瓶血清治疗后情况改善并不显著,然而在美国时间上周日接受第二瓶血清治疗后,症状随即得到明显缓解。鉴于病情稳定,他在8月5日被送上回国班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