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女士交给银行23万元,以为银行为自己买好了理财产品,想不到银行竟将23万元作为了活期储蓄!事后,葛女士多次找到银行反映,银行先是答应给她补偿2桶食用油,后又增加到4桶!昨天,读者葛女士致电本报962555新闻热线,投诉中信银行周浦支行的一些做法,令她很郁闷。
填表交款
今年4月3日,葛女士和女儿带着23万元现金,一起来到沪南路中信银行周浦支行,要买一个理财产品。大堂经理称,买他们的理财产品,首先要开通中信银行的银行卡。于是,葛女士当即开通了新卡。接着,大堂经理又给了她一张《综合理财签约、解约业务申请表》,让她去柜台办理。
葛女士仔细填写了这张“申请表”,又带着现金和新开通的银行卡,来到了柜台。对方工作人员就将她的23万元存入新卡,并收进了《综合理财签约、解约业务申请表》。接着,柜台人员将“申请表”复印件还给了葛女士。
葛女士以为业务办理完成了,就带着“申请表”复印件以及新卡离开了中信银行。
“理财”落空
葛女士认为自己理财产品购买成功,之后就没有在意。今年7月13日,她一看理财产品的3个月期限到了,就再次来到中信银行周浦支行。可她一拉银行卡,顿时傻了眼:银行卡里3个月收益只有199元。而按葛女士的预期,如果购买理财产品,23万元的3个月收益在3000多元。
“怎么相差这么多?”疑惑的葛女士来到银行柜台询问。对方查询后表示,她根本没有购买成功理财产品,这23万元在银行卡里“躺”了3个月,199元是活期利息收益。如此收益相差近3000元,实在使葛女士委屈。
事后,葛女士找到中信银行投诉,周浦支行一开始答应给她补偿2桶食用油,后又增加到4桶。这样的做法,更使葛女士生气,她拒绝了中信银行的补偿方案。
沟通有误会
昨天,记者联系中信银行,工作人员调查后表示,当时可能双方在沟通上存在误会,所以才导致23万元没有购买理财产品,而存了3个月的活期。对葛女士的损失,目前他们只能用实物作补偿。
对这样的说法,葛女士很不接受。她说,7月14日、18日、21日,她多次致电中信银行客服热线投诉,但对方一直让她等答复,至今迟迟没有结果。“事发至今,中信银行周浦支行并未给我诚恳道歉,他们就是这么对待顾客的吗?”
【相关链接】
购买理财产品三步骤
类似购买理财产品的纠纷时有发生,业内人士提醒,市民尤其是老年人购买理财产品要注意三大步骤。
■第一步:先做风险测试。首先,投资者应做好风险测试工作,完成银行提供的投资风险问卷。确认了个人的风险类别后,才可能选择购买与其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理财产品。
■第二步:了解产品投资对象。投资者在购买产品前须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了解清楚产品的具体投资对象。
■第三步:下单购买。在认清了自己、了解了产品、熟悉了银行的情况下,投资者才可下单购买,从而获得匹配自身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的理财产品。
来源: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