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市养老床位约11万张。根据“十二五”规划,至2015年,本市养老床位要达到12.5万张。
在申城“9073”(90%居家养老,7%困难老人接受政府支持的社区养老,3%机构养老)的养老格局中,3%的老人需要进入养老院。养老床位建设关乎养老服务体系大局,如何长远规划,扎实推进,把实事办实,决不“挤牙膏”式地被动应付。为此,申城摸索了怎样的破解之道?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盘活资源
目前,全市养老床位的入住率为70%左右,中心城区高于郊区。中心城区寸土寸金,养老床位供不应求,郊区开出养老机构,有不少都门庭冷落。来自市人大代表“养老服务情况”的专题调研表明,“十一五”期间,本市通过民办公助的形式每年新增1万张养老床位;2010年末,全市养老床位达到9.78万张。原卢湾区曾在郊区建造3所养老机构,床位数占全区总床位数的一半,但空置率居高不下,其中,一家机构核定床位500张,实际入住不足80人。
郊区养老机构为啥门庭冷落?市人大代表专题调查组就老年人入住郊区养老机构意愿进行了问卷调查,有效问卷1014份。在问及当老年人生活自理有困难、希望由谁来照料时,10.3%愿意入住养老院。在这“10.3%”当中,只有三分之一的老人愿意入住郊区养老院,仅占被调查总数的3.5%。
针对郊区养老机构交通不便、医疗资源匮乏、总体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本市将选择有基础有条件的郊区养老机构进行试点,依托市级养老机构开展结对,探索有效利用空置床位的相关措施。
同时,今年6月1日起实施的《上海市养老机构条例》要求中心城区政府制定补贴政策,鼓励中心城区老人入住郊区养老院。这意味着,中心城区政府区级财政预算中将有专项资金用于这一补贴。
绩效考核
2014年、2015年每年各需新增养老床位7500张,才能突破到2015年达到12.5万张的目标,但各区县挖潜空间十分有限,土地资源紧张,建设周期长,规划难落地。养老床位列为政府实事以来,2012年第一次出现了几个区县无法完成当年缺口的情况。面对如此难题,又该如何破解?
目前,市规土局在制定全市养老设施专项规划,统筹人口结构及其变化趋势,统筹老年护理床位和普通养老床位、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增量设施建设和存量设施改造,在供给规模、空间布局、配置标准、保障设施等方面明确基本的规划参数,为”十三五”规划打基础,构建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格局。
“十二五”期间,全市养老机构建设的目标是:重点加强公共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采取差别化政策,对经济相对薄弱的郊区和中心城区,大幅度提高市级建设财政补助,建立养老机构统筹建设资金机制和养老机构规划制度;首次将养老床位建设任务指标列入绩效考核,通过政策引导,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特别是不能完成任务的中心城区,部分床位可以通过资金统筹由郊区完成,每张床位约55万元,以此提高郊区建设养老床位的积极性,同时避免目前郊区养老床位存在的“短板”。
降低门槛
要鼓励民间资本、社会力量参与发展养老产业,必须破解的瓶颈是——开办养老机构门槛过高。
依据新实施的《上海市养老机构条例》,只要符合基本条件,床位达到10张,就能开办养老机构。这一法定导向将有助于降低门槛,鼓励个人举办家庭化、小型化的养老机构。同时,条例还明确养老机构依法享受税收优惠和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其中,养老机构使用水、电、燃气、电话,均按居民生活类价格标准收费;养老机构使用的有线电视,按照本市有关规定,享受付费优惠。
“10张床位”的意义,不仅在于降低了开办养老机构的门槛,更在于鼓励更多民间资本进入养老产业,破除开办养老机构门槛过高的瓶颈。事实上,破解老龄化面临的机构养老难题,就必须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
市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关于发展老龄事业情况的调研报告”提出——鼓励社会力量兴办高、中、低端配套的养老服务机构,满足不同层次需求;支持和规范社区小型化养老机构建设,满足“就近养老”需求;对租金、新增床位、后续运营给予政策扶持,水电煤及税收给予政策优惠。来自市民政局的信息显示:今后,政府要从直接提供服务向“多种主体”提供服务转变,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
来源: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