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六点,烈日当空。
叶城县洛克乡一村的畜牧养殖园区里,两排粉墙蓝顶的新厂房静静地等待着新主人的到来。戴着深蓝色贝雷帽的克日木拉·库尔班,便是其中一位。在园区二期首批新建的66栋养殖厂房之中,库尔班和5位老乡集资“认购”了其中两栋,用来进行肉羊养殖。
每栋830平米的现代化厂房,最多可圈养480只肉羊。40万的造价,库尔班他们自掏腰包首付了7万,剩余的,由政府按每平米400元进行补贴,分10年还清。现代化、规模化养殖的长远好处暂且不论,光是能够实现“人畜分离”这一点,就让库尔班下定决心要搬来“试试水”。
记者跟着库尔班回家看了看。他家是当地典型的前宅后圈结构,其居所与圈舍之间,不过是一道铁丝网之隔。铁丝网的那头,躺着一只嗷嗷待哺的小羊羔,任由家中孩子把玩。整个院内蚊蝇乱飞,气味并不好闻。恰逢喂食时间,伴随着羊群兴奋的脚步,空气中腾起一阵阵呛眼的沙土。库尔班说,虽然这里场地不小,但卫生消毒条件跟不上,所以自己并不敢养太多牛羊,生怕一旦染上某些“人畜共患病”,这投下去的钱就打水漂了。
和库尔班一样相中养殖园区这片热土的,还有上海大疆工业设备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孙涛。记者在园区内偶遇孙涛时,他刚把公司投资的24栋新厂房挨个儿检查了遍。孙涛坦言,其实公司在上海并没有从事相关养殖领域的经验,来来回回考察了多次,最终还是义无反顾地在这投下了5000万元,目的很简单——除了帮助带动当地就业,还能让上海市民吃上正宗的新疆羊肉:“再过一个月,我们采购的羊就能进厂了,7000只用作肉羊养殖,8000只用作良种繁育,都是最优质的小尾寒羊、波尔山羊,最快3个月出栏,一切顺利的话,今年春节前这些羊肉就能摆上上海市民的餐桌。”
作为上海援疆的“接力项目”,叶城县畜牧养殖园区的一期工程其实已初显成效。2013年,其生猪、家禽规模化养殖基地的年产值近亿元,实现销售利润2000余万元。据叶城县畜牧兽医局局长高乃孝介绍,园区二期工程今年8月建成后,将形成1.5万头肉牛,4万只肉羊的养殖规模,产值可达1.5亿元。而明年即将启动的三期工程则将引入屠宰分割流水线及产品保鲜库,对产品进行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
上海援疆前方指挥部产业发展组组长肖健告诉记者,喀什地区肉羊需求量大,但产业发展并不均衡,在对口四县兴建类似的养殖基地以及现代化合作社,可以帮养殖户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引导他们尽快走上规模化生产之路:“让老百姓花更少的时间,赚取更大的效益。这就是我们最想看到的。”
文汇报特派记者 王星(喀什6月30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