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对我国院士增选的推荐方式进行了改革,“院士推荐”与“学术团体推荐”成为院士推荐的仅有两条途径。原本不太引人注意的学术团体,一下子被置于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下:明年年初,新一轮院士增选将开始,目前我国的学术团体准备好承担起推荐院士的重任了吗?
中科协将排摸“推荐能力”
记者最近获悉,中国科协即将启动调研,排摸学会现状以及地方科协的服务能力。
两院院士《章程》中所提到的“学术团体”,指的就是中国科协。这是一个中国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群众组织,由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和地方科协组成,组织系统横向跨越绝大部分自然科学学科和大部分产业部门,是一个具有较大覆盖面的网络型组织体系。其实,学术团体的推荐途径过去一直存在,但只是众多渠道中相对“边缘”的一个。根据2013年中国科协印发的关于推荐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中科协向两院推荐的候选人总共不过百人左右——中科协旗下的全国性学术团体约200个,一个全国性的学会未必能举荐上一个,而各种渠道推荐的两院院士候选人不下千人。
“此番改革意味着学术团体在今后的院士推荐中权重会增加,科协组织的责任将更加重大。”上海市科协副秘书长谢文澜说。很多全国学会会向地方学会要求推荐,而相当部分的地方学会只设有一两个工作人员,若要确保胜任未来的院士推荐工作,的确得未雨绸缪。
制度设计规避“公关”
以前,这条推荐途径并不被重视,因为学会没有能力为被推荐人做“公关工作”。但这正是“学术团体推荐”被保留下来的原因之一。
多位科学家向记者提及,学会与部委、单位不同,理事长、理事之间大多无行政隶属关系,因此表达意愿会更自由。“由于一个学会会员人数较多,某会员单位要想隐秘‘公关’下大多数理事,难度之高,可以想见。”上海市分子生物化学学会理事廖侃说,一旦拉票、贿选等行为暴露,候选人则于院士无望了。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院士告诉记者,学术团体能否公平、公正地推荐院士,还是取决于其认真程度——学会的理事长、理事,大多是该行业中的佼佼者,若由他们来投票遴选,较能保证推荐人的质量,若仅由几个学会行政人员操作,难免出问题。
不过,廖侃认为,这点无需过多担心,因为院士PK异常激烈,即使混杂泥沙,也会在后续的重重筛选中落榜。
等待院士增选细则
多位院士表示,《章程》修改后,《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也将随之变动,将明确新的“游戏规则”,因此相关细则的出台更为引人关注。例如,这次为顾及交叉学科,提出中科院学部主席团可根据需要,设立特别推荐小组。这是否会打开另一扇“特权之窗”?不过,中科院院士周忠和认为,这也可以通过制度来防范,比如交叉学科候选人需要获得两个或以上相关学部认可等,但最终效果还有待实践检验。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尽管相当多的学会对目前的变化尚未作出反应,但也有一些比较敏感的学会已开始做准备。一家生物学领域的全国学会表示,准备在下半年召开的年会中,重新制定推荐标准、修改相关章程。
文汇报记者 许琦敏 沈湫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