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高端医疗器械行业,流传着“GPS”(GE、飞利浦、西门子的俗称)一统天下的说法。但现在,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正在打破这种垄断。“本土企业的胜利”,足以吸引如雷掌声,不过业内更关注的是,能不能再多点这样的企业?
昨天,市食药监局“医疗器械五整治”专项行动媒体开放日第一站走进上海联影。记者发现,联影在医疗器械行业“成功突围”的背后,它的创新模式对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别有一番启示意义。
“包打天下”,不是产业发展趋势
“你们上海有一家叫联影的公司,对我们压力不小。”市食药监局医疗器械处的一名负责人最近外出开会,还没踏进会场,就被西门子的高管截住了。
成立至今仅3年,联影亮出的“成绩单”引人注目:在高端医疗影像产品向市场推出6款自主研发的系统产品,包括1.5T超导MR、16层CT、悬吊数字DR等,其中,3.0T超导MR和联影96环超清高速PET-CT都是业界首创,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还打破了跨国公司长期垄断的局面。
在全球医疗行业,联影亮出了一张响当当的上海名片。在业内看来,打破医疗器械国外垄断不仅意味着医疗费用下降,在医疗设备使用方面不再“受制于人”,更深远的意义是:大量国人的健康数据不至于“流落海外”。
目前,联影的研发中心辐射上海、深圳、武汉和美国休斯敦、硅谷,上海二期工程建设完工后,它将成为全球单体面积最大的医疗器械企业。据联影总裁张强透露,联影研究院还在致力于一批前瞻性医疗影像技术研究。
研究这家后劲十足的新生民营企业,一个细节引人关注——它并没有“包打天下”的打算:联影超过60%以上的人力用于创新与研发,在生产环节则采取“适度放开”策略。
自成立之初,联影就确定了一批合作供应商。这批顶级供应商有个原则也颇值得玩味,就是“做好一件事”。比如,为协助联影缩短供应链,提高生产响应速度,某家长期为宝马、奔驰提供模具的顶级注塑件供应商不惜斥千万重金在国内打造全新喷涂生产基地,在提升供应链效率同时,也极大程度提高模块化交付的整体质量。
事实上,国际顶尖医疗器械企业都在往“集团化领导,专业分工”方向发展,一个大企业下有许多子公司或供应商,分头做配套部件,每家就专心把一个东西做好,做精致。不过,目前国内不少本土企业的发展路径与这种国际医疗器械发展趋势相背。
“自立门户”,可能走入发展怪圈
最近,上海正根据国家食药监局统一部署,开展医疗器械“五整治”专项行动,在此期间发现,2013年销售产额为零的医疗器械企业有129家。
为什么整一年都没卖出一件产品?“全球市场产品升级换代了,或国际标准提升,跟不上要求的企业只好停产。”市食药监局医疗器械安全监管处处长岳伟分析,医疗器械行业的“后进分子”多是小、散、弱的企业,把它们和联影搁在一起,别有一番深意。
小、散、弱,是上海乃至国内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总体特点。统计显示,上海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950家,预计2014年产值达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不到300家。换言之,余下的是大量小企业。
“小公司不是不好,很多创新性往往来自小企业,问题是,大量本土企业没找对定位。”一名医疗器械监管人员聊起一种现象:国内不少企业都喜欢从模仿、代工走向“自立门户”。结果,产品质量差、没市场不说,还丢了原先的代工生意——大企业怎么敢给潜在“竞争对手”送订单?
“要打破‘单干’,引导鼓励企业往‘抱团’创新方向发展。”在岳伟看来,本土医疗器械产品此前长期“示弱”,不是资金投入不足,创新人才不够,就是与此前这种发展“怪圈”有关:企业主普遍看不上“零部件”生产、加工,都想自己做“成品”,以至于许多企业在低端市场上处于同质恶性竞争,而真正想发展的高端企业又苦于找不到上下游配套企业。
在业内看来,联影的成功不只是光鲜的“豪华创新阵容”,而是搭建了一个“创新协作”的开放平台,这给整个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转型提示意义更大:或许每个企业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国产创新产业链会浮出水面,转型发展会蓬勃而出。
文汇报记者 唐闻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