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冯晓瑜
昨天是本市交管部门宣布实施“出租车早晚高峰时段禁止使用打车软件”首日,记者一早分别体验了软件叫车和马路扬招,发现由于与禁令配套的监管措施不足,有少数出租车司机“顶风作案”。
亮“停运”避免被举报
上午8时40分,记者站在周家嘴路源泉路附近,尝试用打车软件叫车前往东宝兴路四川北路。先用“嘀嘀打车”,从8时40分到8时50分,软件显示订单共被推送了5次,期间记者没有加价,也始终没有司机接单。等到9时05分,记者换用“快的打车”并加价5元,这次很快就有司机接单,几分钟后,一辆顶灯状态为“停运”的日升公司出租车停在了路边。
司机说,他知道早晚高峰时段禁止使用打车软件的规定,但不在乎,而且觉得规定“不公平”。他告诉记者,为小公司开车,“份子钱”虽然交得少,但马路扬招率低,而且不能接入现有电调平台,“好不容易有了打车软件,现在又规定高峰时段不让用,我当然不服气——除非把我们也接入电调平台,而且最好是免费接入。”
尽管不在乎、不服气,“的哥”说他还是有些担心“撞枪口”上,所以干脆将顶灯调成“停运”,避免被扬招市民举报拒载。“今天马路上显示‘停运’的出租车比平时多,除了少数是真有事,大部分都是接了打车软件业务。”
呼吁尽快接入电调平台
到达目的地后,记者扬招换上一辆强生出租车。“的哥”说他属于强生市北公司一车队,“搭班喜欢做打车软件生意,我有时候也做,但今天不敢。”
记者翻看了车载终端里七八条车队发来的系统信息,大半是对交管部门上月26日发布的限制措施的解释,剩下的则是措辞严厉的提醒。“车队经理说,运管处3日要搞全面大检查。”这位师傅说,司机们没事也会聚在一起讨论禁令,“我觉得,如果真要管,方法恐怕要改进,站在马路上检查能抓住几个?还得尽快接到电调平台里面去,到时候谁违规接单了,电调平台上一眼就能看到,赖不掉的。”
家住嘉杰国际广场的市民马女士表示,她不会用打车软件,但看女儿用得挺起劲。“用打车软件的是老百姓,不用打车软件的也是老百姓,‘一刀切’总归太绝对,有关部门能不能想出两边兼顾的办法来?”
文汇报记者 叶松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