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有人在吗?”昨天8时49分,一声“来自月球”的问候在微博上迅速引起关注,短短1个小时,这条微博被转发、评论两三万次——这是“@月球车玉兔”在时隔19天后的首次发声。记者随后从国防科工局获悉,“玉兔”号月球车已全面苏醒,恢复到休眠前正常的信号接收状态,但机构控制异常的故障仍在分析排查中。
1月25日,“玉兔”在第二次月夜休眠前出现机构控制异常问题,导致其经历了极低温度的严峻考验,好在没有影响它在第三次月昼的正常唤醒。2月12日下午,“玉兔”被光照唤醒,成功走出“沉睡”状态。目前,地面控制中心和各测控站数据接收及处理正常,有关方面仍在组织开展深入分析和地面试验验证,继续对“玉兔”进行故障排查。同时,嫦娥三号着陆器已于2月11日2时45分实现自主唤醒,进入第三个月昼工作期。
进入新的月昼工作期后,嫦娥三号着陆器搭载的有效载荷重新开机,按计划开展下一步科学探测。此前,月基天文望远镜开启观天探测,成功采集了天文图像,极紫外相机成功获取地球等离子体层观测结果。进入第三个月昼工作期后,这两个载荷将进行长期的科学探测,获得更多的科学数据和探测成果。
此前两个月昼工作期间,“玉兔”搭载的四台有效载荷相继开机,在多个探测点开展了科学探测工作,均获得大量科学探测数据。这些科学探测数据为建立巡视探测区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物质成分和浅层结构于一体的综合地质剖面,以及区域地球化学与构造动力学研究打下了基础。
嫦娥三号实现月面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察并成功获取大量科学数据,标志着探月工程二期目标已实现。此后,科研人员将充分利用有限月昼期,尽可能多地获取科学数据,并加强对已获取科学数据的研究工作,为月球探测积累更多技术储备和科学认知。
文汇报记者 史博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