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圆桌 “二孩”生易养难需要更多社会支持
本期嘉宾
黄蓓:市人大代表、闸北区共和新路街道洛善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杨雄:市政协委员、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
朱鸣:市政协委员、市妇联副主席
孙静:市政协委员、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副院长
2013年11月15日,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正在举行的上海“两会”会场里,也传出了消息:上海将在今年上半年实施这一政策,夫妻双方只要一方是上海户口,其中一方是独生子女,就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
“单独二孩”政策对上海会有多大影响;对接该政策,上海需要做哪些准备……
上海“二孩”成本高,户籍人口家庭意愿小
杨雄:据测算,上海常住人口中符合“单独二孩”条件的育龄妇女约30万。市社科院两年前做过调研显示,从孩子出生到6岁之前,上海家庭每年在孩子身上的平均支出为3万元,如果生“二孩”,年轻白领家庭基本要有一个成员的收入全部用在养孩子上。
黄蓓:市卫计委曾在我们社区做过调查。结果显示,上海户籍人口家庭中,有生“二孩”意愿的家庭占比不高。大家担心的不是多生一个的问题,而是生出来以后怎么给他最优资源的问题。“二孩”生容易但养起来难,主要难在“养”的标准。
生养“二孩”需更多社会资源
杨雄:“二孩”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失独”风险。但是,放开“单独二孩”后,全国预计增长80万到180万人口,加上每年净出生人口680万,基础教育、妇幼保健等资源都会紧张。
黄蓓:以前每个社区甚至单位都有0-3岁的托幼机构,现在大多取消了。我和一些幼儿园沟通过,但幼儿园表示,不是不能开,而是资源就这么多。“二孩”出生后,矛盾会更严重。
孙静:生孩子是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学科的医生共同参与,比如新生儿科医生、超声医生、检验医生、助产师等。目前,上海助产师奇缺,工作时间三班倒,“单独二孩”政策放开后,自然分娩量可能会增多,对助产师的需求量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