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任萍
站在北外滩上海建工大厦20楼远眺,浦江两岸高耸的几十栋摩天大楼,基本出自上海建工之手。这些天,上海建工集团董事长徐征特别关注对岸“中国在建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的进展,由上海建工总承包的上海中心目前已突破600米高度,正向632米的总高度攀升。
从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到上海中心,上海建工不断冲击中国建筑的“新高度”。而伴随一次次刷新纪录,这艘建筑航母的内部产权结构也在发生深层次变化, 并成为推动业绩增长的核心动力。尤其是2010年5月,上海建工集团实现整体上市后,营业规模跨上“千亿平台”,实现了年均“百亿增长”。
“目前集团在国际最权威的‘ENR全球最大250家工程承包商’排名中跃居第13位,比整体上市前整整提升了16位。”全程参与整体上市推进的徐征深有感触地说,“上海建工的快速发展证明,推动国企整体上市,是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重要实现形式,可有效提升国企竞争力。”
捏起拳头拓展“三个市场”
上海建工于1998年就在A股上市,但当时只有集团下属的总承包部、7家土建公司、1家装饰公司和1家设计院进入上市公司,其资产规模较小,对集团利润贡献也有限。
而对于建工集团来说,分拆上市的“后遗症”也渐渐显现,因为产业链被人为割断了。徐征说,整体上市前,产业链资源要素分别在两个不同产权平台运作,关联交易增加,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同业竞争;整体上市后,资源要素放到一个产权平台,形成了合力。
捏起拳头拓展“三个市场”,上海建工不断取得新突破。去年集团共承建了上海50项重大项目,占全市近57%;承担了上海五分之一的保障房建造任务,其中 周康航大型居住区首批住宅已实现交房。此外,集团在国内65座城市、海外25个国家和地区承建“海陆空”工程,外省市和海外市场的合同金额比例,已由整体 上市前的20%提高到40%。
目前,上海建工在建工程合同总造价接近3300亿元,同比上年增长27%;施工面积达4000多万平方米,同比 上年增长15%;在国内同时承建的2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就达15幢。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上海建工的品牌影响力也显著提升,不仅获评“最具影响力的上海 服务商标”,还成为国内建筑业唯一的“中国驰名商标”。
科学决策凸显“制度魅力”
徐征对整体上市的最大体会是“感受到了制度的魅力”。集团法人治理结构和内控制度更加完善,决策过程更加科学规范。
基础设施投资是一个投入大、风险高的产业,整体上市后集团董事会更注重从战略层面防范风险。徐征说,董事会外部董事多于内部董事,由金融与行业专家担任,他们不像内部董事有惯性思维,常常对风险防控提出许多问题。这种治理结构的变化,避免了决策的狭隘性。
上海建工在项目决策上形成了一套规范的流程。根据项目规模,分别由投资评审会、董事会专门委员会、董事会与股东大会决策,使决策更加科学理性。有次集团 碰到一项投资超100亿元的地铁工程,投资评审会专家认为存在融资、工期和前期成本控制等风险,这一投资意向在初审会上就被否决了。
上海建工 整体上市后,战略发展定位更加清晰,形成“一业为主、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集团大力推进投资与建设一体化,重点在长三角地区加大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力 度。近年已在苏州、无锡、常州、南京、泰州等地投资13个项目,合同规模达250亿元,其中仅昆山中环快速化工程投资额就达108亿元,把集团内8家施工 企业引入了昆山市场。同时,快速发展设计与施工一体化,集团3万名员工中专门从事设计的人员有近6000人,去年设计咨询合同额达46亿元,同比增长逾 30%。
创新技术成就“超级工程”
目前,传统的建筑施工作业方式正逐渐被高新技术所颠覆。上海建工整体上市后,技术创新要素更加集聚,加快了核心技术的提升。
去年4月,上海建工成立工程研究总院,把分散的各技术中心、研究所集聚在一起,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平台。目前集团已拥有2位中国工程院院 士、5位国家级设计大师、10位市领军人才和156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员工队伍结构不断得到优化,已拥有百名博士、千名硕士和万名本科生。集团承建的上 海世博园永久性建筑、上海虹桥交通枢纽、广州电视塔、广州珠江城和上海中心大厦等5项工程,被誉为超级工程拍成纪录片热播。
作为一个“垂直城 市”,上海中心工地的工种之多不胜枚举,高峰时有3500多名工人同时施工。集团借助世界领先的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不仅能把所有工序理得清清楚 楚,重要环节还能先在电脑上“预演”。比如上海中心的幕墙玻璃块块不同,事先可在电脑中精准计算、三维演示,每块构件到了现场一次完成拼装。项目管理人员 检查工地,只需带个iPad,现场所有实景都按照既定的三维图景实现,所有技术参数可随时查阅、比对。
“面对行业的激烈竞争,整体上市让我们尝到了甜头。”徐征满怀信心地表示。
文汇报记者 何连弟 通讯员 章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