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片村级工业园2年内将腾空 宝山区大场镇割舍眼前利益倒逼经济转型升级
位于南大地区综合整治一期内的大场镇联西村王石前—丰明村施家宅区域内110亩土地日前完成动迁整治。5个月前,那里还是一片“重灾区”:聚集了40多家浪费资源、技术落后、质量低劣、污染严重的小作坊小企业,人员混杂、安全隐患突出。现在,这些企业悉数通过“关、停、转”搬离。
南大地区综合整治区域约为6.28平方公里,其中有5.8平方公里位于宝山区大场镇。根据上海市“十二五”规划,这一历史上的化工厂集聚地、空气污染“重灾区”,将在2015年底前完成整治,改造为生态型城市综合功能区。目前,像联西村王石前—丰明村施家宅这样建在村集体土地上的“工业园区”还有5片,预计都将在2年内消失。
“放眼望去,厂房仓库混杂,狭窄的道路连消防车都开不进,私拉乱接的电线随处可见……”大场镇副镇长朱爱华回想整治之前的景象说,大场镇党委、政府真切感觉到这些由村里自建的“工业园区”先天不足,后天管理不善,已经到了不得不整治的地步。
然而,整治不仅耗费巨大人力物力,还会遇到来自相关利益群体的阻力和压力。去年7月,大场镇政府决心从联西村王石前—丰明村施家宅区域入手,把46家企业全部动迁。这片土地的拥有者——联西村和丰明村的村民颇有想法:有“工业园区”在,村里每年能有1000多万元进账;企业搬迁走了,村里能拿到的就只有一次性补偿款。
村民的利益要考虑,但大场镇政府认为,整治行动是一个倒逼转型的契机:原来这些村的集体经济多依靠粗放型的土地出租,借整治之机,不仅能有效改善区域环境,还能鼓励吸引现代服务业企业入驻,土地利用转为集约型。
在联西村村委会主任沈剑平看来,这次整治就是一场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博弈:“仔细算算,这笔账还是划算的——整治好了,环境提升,促使村里通过其他方式落实农民的利益保障和村级经济的长效发展。”
接下来,大场镇政府遇到更难啃的“硬骨头”——动迁企业。“听说要搬迁,46家企业中有不少都拿出了当年与村委会签订的长期合同,有的是20年,最长的达50年。”朱爱华表示,搬迁工作开展之初,几乎没有一家企业主动配合。随后,大场镇政府开展了一次彻底摸查,并根据掌握的问题制定了综合整治路线图和时间表,由镇政府牵头整合区消防、建设、规土、工商、安监、环保、公安、拆违等多部门分工协作,集中约谈火灾隐患多、整改难度大、拒不配合的企业和单位法人。
小作坊工作好做,但区域内还有几家小有名气的企业,自恃“家大业大”不愿整改搬迁。“既然是全国性企业,干脆找他们总部。”镇政府让相关部门把这些企业内部安全隐患的突出问题拍成视频,做成“问题光盘”直接送到企业上级领导手里。这一举措很快收到成效——意识到问题严重,几家企业总部纷纷作出了搬离腾地的承诺。
来自各方的阻力陆续被清除,动迁工作在短短5个月内迅速完成。统计数据显示,经过5个月整治,联西村治安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了77.8%,丰明村则下降了42.9%。
文汇报首席记者 刘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