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陈青)在上海召开的全球健康促进大会“健康老龄化与未来城市”论坛上,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发展战略研究所高级辅助器具康复工程师罗椅民呼吁,解决养老亟需建立适老环境。专家透露,“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加大老年人康复辅具的研发推广,针对失能老人开发出一系列智能居家养老“生活小帮手”。
目前,我国大约有近4000万老年人需要不同形式的长期护理,其中5%的老年人有入住养老机构的愿望,但目前专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设施严重不足,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了2.22亿。
罗椅民说,标准的养老院设计建造应根据老人的自理能力、失能、半失能护理需求设计功能区,而康复辅具的应用不仅能满足老年人的行动、听力、视力、智力、吞咽等功能障碍代偿需求,在提高进食、排泄、洗浴等三大功能方面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能大大减轻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目前现有养老机构多数只能提供简单的生活照料。同时,养老服务专业化人员十分缺乏,全国从业人员不足百万,取得执业资格的仅有几万人,养老护理员全国潜在需求在1000万人左右。
罗椅民建议制定“养老机构建筑设计标准”,按照满足老年人照护需求能力不同制定相应的环境设计和康复设施设备安装使用标准。他表示,适老辅具是老年人获得安全、便捷、舒适的适老环境的保障,适老辅具能满足超过95%的失能老年人适配需要和功能设施需要。罗椅民预测,未来适老辅具应具备智能化、系列化、体系化、中国元素化、家具化的特点,开发健康辅具、中医养生类辅具。随着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家居的发展,物联网“大脑”将最大效率完成辅具衔接融合,互联网将形成“人机融合”的高效辅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