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婧 李璟
胃,会意字,从田从肉 (月实为肉古写)。“田”指的是承受五谷之土;“肉”意为肉身、肉质。“田”与“肉”联合起来表示,人身体中的农田,多么形象的说法。
但,如今很多现代人身上的这块农田病了。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饮食不规律或不节制,很多人号称自己有胃病。对于胃,你到底了解多少?今天就借助一种常见的胃病——慢性萎缩性胃炎,来具体说说我们的胃怎么会出问题,又该如何照顾它,以避免它“罢工”。
什么是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以局限性或广泛性的胃粘膜固有腺体萎缩(数量减少,功能降低)为主要病理特征。它主要分为A、B两型。A型萎缩性胃炎又称自身免疫性胃炎,病变主要见于胃体部,胃窦粘膜一般正常,血清壁细胞抗体阳性,血清胃泌素增高,胃酸和内因子分泌减少,易发生恶性贫血。B型萎缩性胃炎病变多见于胃窦部,呈多灶性分布,血清壁细胞抗体阴性,血清胃泌素多正常,胃酸分泌正常或轻度减低,无恶性贫血,较易并发胃癌。在我国,B型萎缩性胃炎更多见。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目前已知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其发生密切相关。此外,反复的慢性浅表性胃炎、饮食及生活习惯(如嗜食辛辣、刺激食物,吸烟,饮酒等)、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等也被发现与其有关。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主要以上腹部胀满、痞闷,尤以食后为甚多见,另可出现胃脘部的疼痛(多呈胀痛、隐痛)、食欲不振、嗳气、大便异常(便秘或大便溏薄)及全身乏力等虚弱症状。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病变程度并不完全一致,有少数患者也无明显不适表现。
为何要重视慢性萎缩性胃炎?
随着年龄增长,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率增高,病变程度也随之加重。这可能与老年人服药较多,易出现胃粘膜破损,同时胃蠕动变慢有关。在我国,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率占受检人群的13.8%。有统计显示,患严重萎缩性胃炎的人群中,7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16.2%。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胃癌高发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比低发区高。胃癌患者80%-90%伴随萎缩性胃炎,随访萎缩性胃炎10-20年,胃癌的发病率为5%-10%。萎缩性胃炎黏膜功能及结构异常,胃液游离酸减少,胃液细菌增加,使亚硝基化合物合成增加,是引起胃癌的主要原因。
由于发病率高,临床上常反复发作,不易治愈,且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1978年世卫组织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列为胃癌的癌前状态,在其基础上伴发的不完全型肠上皮化生和(或)中重度异型增生则被视为癌前病变。因此,慢性萎缩性胃炎发展为胃癌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这并不是要引起大家恐慌,而是希望提请重视。目前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若早期发现,及时治疗,病变部位萎缩的腺体是可以恢复的,其可转化为浅表性胃炎或被治愈。虽然慢性萎缩性胃炎被称为胃癌的背景性疾病,但根据国内多年随访分析,绝大多数预后良好,仅少数癌变。单纯萎缩性胃炎尤其是轻中度萎缩性胃炎癌变率低;重度萎缩性胃炎伴中重度肠上皮化生及重度不典型增生者,癌变率高,应高度重视。定期检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阻断其发展有重要意义。
如何防止它发展成胃癌?
1、加强胃镜检查
若发现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肠化生及重度胃黏膜不典型增生,应根据临床症状,3-6个月做一次胃镜及病理活检,以早期发现癌变,决定是否手术治疗。对胃黏膜较光滑的轻度萎缩性胃炎,积极治疗后可适当拉开随访期,一般建议至少1年复查一次胃镜。
2、积极治疗,阻止发展
积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是阻止其向胃癌发展,以减少胃癌发生率的有效手段。
3、西医治疗
①抗幽门螺旋杆菌(Hp)治疗。对于幽门螺旋杆菌检测呈阳性的患者,应至医院进行正规的根除治疗(三联/四联疗法)。且治疗期间必须按时按医嘱服药,不能随意停药或更改用量,否则,很容易使菌株产生耐药性,造成治疗失败或复发。由于幽门螺旋杆菌大多通过“口口传播”,因此建议与患者一起生活的家人也同时进行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测(如:C-14呼气试验等),发现阳性则同样接受治疗。且建议患者采用分餐制,准备专用碗筷等。
②保护胃黏膜治疗。常用药物有:有硫糖铝、胃膜素、叶绿素等。其中,硫糖铝能与胃黏膜的黏蛋白结合形成保护膜。胃膜素能在胃内形成膜状物覆盖在胃粘膜上,以减少胆汁反流对胃粘膜的刺激。
③抑制胆汁反流和改善胃动力治疗。胆汁反流是萎缩性胃炎形成的一个常见原因。研究表明胆汁中对胃粘膜最有毒害作用的是去氧胆酸和石胆酸。现常用熊去氧胆酸(UDCA)调节胃液内胆汁酸的构成以达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而胃复安、吗叮啉、西沙比利等药可增强胃蠕动,促进胃排空,协助胃、十二指肠运动,防止胆汁返流,调节和恢复胃肠运动。
④弱酸治疗。经五肽胃泌素试验测定证实低酸或无酸患者可适量服用米醋,每次1-2匙,一天3次。同时,亦可选用多酶片(DPP)或胰酶片治疗,以改善消化不良症状。
⑤手术治疗。中年以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如在治疗或随访过程中出现溃疡、息肉、出血,或即使未见明显病灶,但胃镜活检病理中出现中、重度不典型增生者,结合患者临床情况可以考虑作部分胃切除,从这类病人的胃切除标本中可能检出早期胃癌。但不得不说明的是,对于是否手术,仍需要慎重考虑,因为手术并不意味着根治,残胃也很容易发生肠化生和癌变。
4、中医治疗
经临床研究发现,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肠上皮化生和萎缩性病变大都可出现逆行性好转。相比西医治疗以缓解症状为主,并无特效药物、费用较高、副作用较多等不足,中医治疗正在为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并认可。
根据临床表现,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中医“胃痞”、“胃脘痛”之范畴。中医认为,本病病位在胃、脾,其病机是脾胃升降失调,气机紊乱造成本虚标实,本虚是指脾胃气虚、阳虚或阴虚,标实是指气滞、湿阻、火郁、血瘀。脾胃中虚、气滞不畅又是本病的病理基础。依据不同的症状及舌、脉象,本病主要可分为:肝胃不和型、脾胃湿热型、脾胃虚弱型、胃阴不足型、胃络瘀血型五个证型。
①肝胃不和型。常见胃脘胀痛,攻撑胸胁,口干口苦,大便不畅,且发病多与情志因素相关。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或弦数。治宜疏肝和胃,行气消胀。多用柴胡、枳壳、香附等理气药。
②脾胃湿热型。常见胃脘痞闷不适或灼痛,口苦口粘,口渴但不欲饮水,或有腹胀便溏。舌质红,苔黄厚或腻,脉弦数或滑数。治宜清热化湿,健脾和胃。多用厚朴、半夏、白豆蔻等化湿药。
③脾胃虚弱型。常见胃脘部隐痛,喜温喜按或脘腹痞满,食后加重,纳差少食,且多伴有四肢酸软、乏力等疲劳症状。舌质淡红,苔薄白或白或有齿痕,脉沉细。治宜益气和中,健脾养胃。多用党参、炒白术、苡仁等补气和中药。
④胃阴不足型。常见胃脘隐痛或灼痛,嘈杂,易饥,口干,便干。舌红少津少苔,脉细数。治宜清热生津,养阴益胃。多用沙参、麦冬、石斛等养阴清热药。
⑤胃络瘀血型。常见胃脘疼痛(刺痛)日久不愈,拒按,或兼见黑便。舌质暗或有瘀斑,脉沉。治宜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多用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等活血药物。
除中草药外,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常用的中成药有:温胃舒胶囊、养胃舒胶囊、猴菇菌片、胃乃安胶囊、胃复春、养胃冲剂等。
作为传统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针灸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实验表明,针灸对胃肠运动功能、胃肠运动节律均具有调整作用,还可以恢复胃粘膜的损伤。大量的临床实验也已证明,针灸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有比较好的疗效。临床常取足三里、中脘、天枢、脾俞、胃俞等穴位进行针刺或电针治疗、隔物灸法。《本草从新》:“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临床常选用附子、干姜等药物加工碾磨成粉制成药饼备用,隔物灸法发挥药物、艾灸、穴位的协同作用,有相得益彰之效,具有调和营卫,通经活络,温胃止呕,理气止痛作用,对于缓解胃脘部疼痛、痞闷及嗳气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慢性萎缩性胃炎怎么调理?
俗话说,胃病三分靠治疗,七分靠调养。除了积极治疗外,养成良好的生活及饮食习惯,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也尤为重要。
首先,慢性萎缩性患者应戒除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因为香烟烟雾中的焦油含苯丙篦亚硝胺、一氧化碳等几十种有害物质,酒精中也含有硝基胺,随唾液进入胃内,能破坏胃粘膜屏障,刺激胃酸分泌增加,导致黏膜损伤加重。
其次,胃病患者饮食宜规律,能有效调节胃酸分泌。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食物温度不宜过高,且应避免进食粗糙、生冷硬等物,以免进一步损伤胃黏膜。由于油腻及高脂肪食物不易消化,会加重胆汁反流的症状,所以不宜食用油炸、腌腊肉、人造奶油等。如果患者胃部胀满、消化不良等症状较明显,则还应尽量少食面条、馒头、奶油、黄油等能中和胃酸分泌的食物。
由于胃粘膜腺体的萎缩,使胃泌素、胃蛋白酶原等分泌减少,可能造成某些营养的吸收率变低,因此建议慢性萎缩性患者多食新鲜蔬菜、富含优质蛋白质(虾、鱼等)食物。
总而言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饮食应相应清淡,以新鲜、富含营养的食物为主,定时定量,可适当少食多餐。食物温度以温热为佳。
(作者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医生)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