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本报10月15日发起的“如何重建创新的文化自信”大讨论,引起了国内科技、教育、文化界的广泛关注。这段时间以来,上海交大教授、年近百岁的杨槱院士来稿参与讨论,长三角地区的公务员、中科院的研究员都来信直陈观点;这次讨论也引起京城学界的关注与参与,使讨论的热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从今天起,本报将陆续推出来自北京的一批专家的稿件,请读者关注。
欧阳自远(中科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领导小组高级顾问)
我对文汇报努力办成具有全国影响的人文大报的定位非常认同也为之感动。报社开展“重建创新的文化自信”大讨论,我以为是有深远意义的。党中央提出要依靠科技创新来驱动经济和社会转型发展,全社会对创新发展都抱有期待,但如何把创新驱动发展落到实处、持久见效?我以为重建创新的文化自信的建议,提到了点子上。
尽管我们这些年来,包括在科技领域的进步有目共睹,但我们在创新上依然存在着推进不力、引领动力不足等问题,深究一下问题的根源,还是与我们不同程度存在的自卑感、不自信有关。所以提出重建创新自信这件事的意义在于,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打肿脸充胖子”掩盖不了自卑
我们民族近代以来任人欺辱的同时也埋下了自卑的种子,新中国建立以来也没有真正建立起文化自信、科技自信。现在大家都感觉学术界比较浮躁,而且这种浮躁一直没有得到遏制,我认为这其实也是缺乏自信的表现。举例而言,首先是学风浮躁,有点成绩就夸大其词,在评奖上一定要凑出一两项所谓的国际领先、国内首创;学风上缺乏诚信,抄袭造假时有所见,导致急于求成、不顾实际的情况时有发生。“打肿脸充胖子”的作风,是用来粉饰和掩盖严重的不自信,实际上是内心的空虚与自卑。
科学上的很多工作是需要积累的,我亲身经历的一个例子让我此生难忘。那是几年前关于我国首次火星探测的科学目标论证,我作主题报告后,有人在会上提出,你能不能思想再解放一点,胆子再大一点,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火星探测上也要走在前面引领火星探测的潮流。虽然我们的方案中有很多内容在国际上属于先进,也有一些是别人想做还没有做过的,但要“引领”,我闻之真是无言以对。我感觉这是典型的浮躁,看起来很自信,已经是第二大经济体了,就应该引领了,但背后隐藏的是相当的不自信。如果中国的科技发展是按这个思路,肯定是不行的,走不远的,因为内心是空虚的。所以真正的自信太重要了。
创新不能流于口号
另外我对创新的不当、不实宣传也有一些想法。我感觉创新不能只停留在一句口号上,关键是践行。我认为创新是要有条件的:首先,创新需要有坚实的基础,不可能凭空创新,要有长期的研究积淀,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发现问题,才能找到突破口,提出努力的方向;其次,既然看准了方向就必须长期坚持、持之以恒,要践行攻坚克难;再次,要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
当然创新一定要结合国家重大需求,但也要鼓励一些基础研究,要有宽松环境。我在组织全国的月球探测科学应用专家委员会活动时,宋健同志曾经跟我讲,一定要有宽松环境,让年轻人能认真、细心地去琢磨科学探测数据、反复思考,这样才能做出新的成果来。就是说创新是要有基础的、有条件的,要攻坚克难,还要能抵制各种诱惑。
还是要提倡自力更生
我参加过“两弹一星”的工作,我认为自力更生、大力协同的“两弹一星”精神给我们树立了创新文化自信的范例。我从自己从事的月球探测的工作中也深深感到,有些国家对中国的高新科技一贯是封锁、禁运和扼杀的,因为别人并不希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我们只有一条路。我们在搞嫦娥工程时,领导就要求我们要搞“中华牌”的嫦娥工程,你买不到,人家扼杀你,逼得你只能自己搞。一定要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
汽车工业也是如此,我们国家已成为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商角逐的大市场,我们至今造不出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己的汽车,因此,缺乏自主创新精神的话,我们永远不可能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觉得还是要强调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因为高新科技是买不来的,首先要自力更生。我们也强调国际合作,但事实很清楚,你永远都买不到核心技术,这种背景下,如果中国人没有这点志气和自信,那你就别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