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两百年前的德国星空“照亮”今日中国
望道讲读会第五场,谢遐龄、郁振华、张双利解读康德对当代中国的意义
两百多年前德国科尼斯堡小镇上,曾有一位貌不惊人的单身汉每天在同一个时间散步经过一条小道,周围的居民甚至以他出现的时间来调整自己的时钟。他一生从未离开过这个地方,却以思想撼动了整个现代西方思想史,他就是康德。这个看似离我们的空间和时间都很遥远的哲学家,却吸引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学人。昨天下午(8月17日),书展子单元、望道讲读会第五场上,主讲嘉宾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谢遐龄与点评嘉宾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主任郁振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张双利共同解读康德对当代中国的意义。市社联大厦群言厅外秋雨菲菲,会场内却座无虚席,主办方一再加座,依然有人只能围站在后排,期间亦无一人离席,将“沉浸浓郁,含英咀华”为宗旨的望道讲读会推向了高潮。
重建形而上学,应对欧洲精神危机
18世纪末,是法国大革命进行得如火如荼的年代。而大革命之所以演变得如此激烈和冲动的原因,在谢遐龄看来与法兰西民族的特点有关:“热情、冲动、好斗,崇尚自由,但这个自由缺少对情感的约束”。
与激进的法国人相反,思辨的德国人却穿着拖鞋、戴着睡帽在书斋里写哲学著作,这就是后人心目中的康德形象。当时法国唯物主义风行,情欲泛滥,信仰受到冲击,道德败坏之风吹遍欧洲,欧洲精神遭遇又一次严重危机。这是康德所处的时代背景。
“康德认为自己的使命是重建形而上学。对以往哲学家用形式逻辑和经验科学论证自由和信仰的错误思路,开创先验逻辑、倡导纯粹思辨。”谢遐龄将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视为西方哲学史上的高峰之一,“虽然是对欧洲精神危机的回应,但具有划时代意义。”
张双利曾在攻读硕士学位阶段跟随谢遐龄读过一个学期的《纯粹理性批判》,她指出,“康德的哲学一般被视为批判哲学,对理性本身做出批判,但这样的批判在社会层面更是回应当时的精神危机的。康德对自由进行了重新审视,如果自由只是法国式的消极放任,那么现代意义上的人与人的普遍关系是无法得到理性安放的。”
眼下,欧洲当时所遭遇的精神危机似乎也在以另一种形式在当下的中国上演,“康德的背景与中国现在的危机是类似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当中国学生去读康德之时,不会觉得有很大的隔阂。”多次留学、访学的张双利眼中的康德并不遥远。
康德的批判哲学为理性划界,重建形而上学,不仅仅只是认识领域的革命,“他也告诉我们现代人如何能凭靠理性安身立命。”张双利再次强化了谢遐龄的观点。
发动“哥白尼革命”,影响中国哲学
在谢遐龄看来,康德思想创新的切入口是逆向思维。“原来的哲学研究都预先设定知识要符合对象,但康德反过来想,提出对象是由人的先天的概念建构起来的。”这就是康德自称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这与佛学‘法相生于心、识’接近。这点被精通佛学的梁启超所认识,因此他成为最早系统解读康德哲学,并且向国人介绍康德的学者。”曾经流行“哲学即认识论“的观点。而作为中国思想显流的儒学少见与西方认识论相当的论著,因而不少人认为中国思想史缺少哲学。谢遐龄通过梁启超解读康德的案例告诉听众,佛学中有大量深入研究认识论的论著,揭示康德哲学与中国思想有大因缘。
谢遐龄进一步揭示康德哲学与儒学的因缘。在道德哲学领域,牟宗三曾把康德思想与孟子-宋明新儒学结合研究,发展当代儒学;而李泽厚关于康德的无上律令(或译绝对律令)与儒学“存天理、去人欲”相当的论断可谓天才洞见。而康德晚年对判断力的研究与中国思想文化的关系也很密切,“他直接解决美学与知识体系的问题,以及科学与信仰如何关联的问题。”谢遐龄看来,毛泽东的《实践论》包含的智慧源于禅宗的直觉思维,属于判断力,而一些人偏离了中国文化传统解读为英国经验派的反映论,恐怕与忽视康德有关。
郁振华把康德称为“所有哲学人心目中的英雄”。在他看来,一百多年来,经过一代代学人的努力,康德思想对于中国人来说不再是某种舶来的、外在的东西,而是成了中国现当代思想发展内在的因素。“二十世纪中国学人有的是‘照着’康德讲的,有的‘接着’康德讲的。”他认为,我们应该感谢两方面的学者,一方面是康德专家,康德的研究者、诠释者、翻译者,如郑昕、蓝公武、韦卓民、邓晓芒、李秋零等;另一方面是哲学家,他们通过“化用”康德思想来自成其学,致力于哲学创作,建构了自己的思想体系。他着重分析了后一种情况,并以张东荪的“认识论的多元论”、牟宗三的新儒学、冯契的“智慧说”、李泽厚的“人类学历史本体论”为例,对此作了阐明。他认为,在这些哲学创作中积累了重要的思想成果,而康德哲学无疑其灵感来源,且影响到其体系的中心骨架,所以,不了解康德哲学,就无法理解20世纪中国哲学。郁振华认为,谈论中国思想不应该厚古薄今。先秦诸子、宋明诸子当然是高峰,而“现代诸子”融汇中西的哲学创作,亦颇有可观者。
构建理性主义,奠基马克思哲学
一般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一大来源是黑格尔哲学,马克思与黑格尔的直接关系已经为许多人所熟知,而马克思自己也说,《资本论》的第一章体现了黑格尔辩论法。“但实际上,关于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划分,起源于康德关于一切存在体区分为现象体、智识体的学说。”谢遐龄将马克思哲学中的德国古典哲学来源继续往前追溯了一代。
“而法哲学里面最主要的概念,人格和财产,以及由此推衍出来的资本,都建基于自由意志。人权概念辨析也以此为基础。只要我们还讲人权和财产,我们就仍然在康德哲学笼罩的时代。”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概念,谢遐龄也追根溯源到了康德,“康德的法哲学虽然不是最伟大的,但他起到了开创和奠基作用,是绕不过去的。”
多年从事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张双利也指出,她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提醒学生要留意康德-黑格尔-马克思三个环节的打通,而不是仅仅止步于黑格尔:“康德对于大部分国内的马克思研究来说还是新鲜的。但只看到黑格尔显然是不够的。”
发现康德与马克思之间关系的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卢卡奇,他深受黑格尔的影响,“但你如果仔细阅读,会发现他是从解读康德开始的,当他明确了近代哲学所走的理性主义哲学道路,就发现了,只有到康德这里才能落实下来。”张双利在她的研究领域里也找到了康德哲学的奥秘。“而当康德在第一批判(纯粹理性批判)里明确告诉我们,凭靠理性的知识无法安放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之后,他没有停止住,继续在第二批判(实践理性批判)里建构理性主义道路。”
从这个角度解,张双利得出结论,“马克思的《资本论》中有关人和人的社会关系的理论,其实和康德哲学遥相呼应。”
我国正进行着经济体制改革,在学习的过程中,消化好《资本论》有着深刻的意义,因此厘清《资本论》的康德来源就非常有必要。“但我国对康德法哲学的研究尚处起步阶段,需要多下功夫。”谢遐龄提醒学界。
康德有一句名言,可谓妇孺皆知——“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三位教授对康德的解读,揭示出一个不仅仅是关在书斋中思辨的康德,更是一个将星空下的人类共同命运视为己任的思想家。30年前,中华大地处在打开国门后的“文化热”,当时尚是哲学系研究生的谢遐龄在复旦的3108教室内演讲,这由多位硕博组成的15次系列“哲学与社会改革”演讲吸引了里三层外三层的大学生和社会听众,不仅孔子被重读,弗洛伊德等现代西方家纷纷被引入介绍。而2014年夏天的这个下午,中国社会已不同往日,望道讲读会却借着康德的星空,吸引了从高中生到白发老人等各个年龄段的听众。主持人、上海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道出了康德热的一层原因,“王蒙所说的尊重快乐阅读、轻松阅读固然重要,但是,我想,今天我们更需要提倡精读、苦读、深读。”而康德“来到”中国已经一百余年,他就需要被中国社会“深读”,继续成为学人们咀嚼扬弃的课题,尤其是在自信地走中国道路的漫长征途中,将会因为前无古人而频遭精神困惑和危机的当下中国。
文/文汇讲堂谢怡华 文汇报李念
摄影文汇报实习生蓝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