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乐迷在过去这一个月里大饱耳福——波士顿交响乐团、费城交响乐团、捷克爱乐乐团等大牌乐团相继来沪,带来不同风格的精彩演绎。特别是波士顿交响乐团,在时隔35年之后再度登上申城舞台,在乐迷中掀起了一股怀旧潮。
本期文艺圆桌,我们对话音乐学者杨燕迪,看看在他眼中,从1979年波士顿交响乐团首次访问上海到现在,35年间,世界顶级交响乐团频频到访,究竟给上海的古典乐生态带来了什么影响,又是谁在为世界名团的演出埋单?
——编者
采访:邵岭 文汇报首席记者 嘉宾:杨燕迪 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音乐学教授
●1998年之后,包括上海大剧院在内的一批专业剧场建起来,上海的严肃音乐演出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我们终于得以听到世界一流甚至超一流乐团的现场演奏,由此知道了世界最好的乐团在管弦乐演奏这个艺术门类里能够达到怎样的境地。
●在从事专业研究的人看来,古典乐的绝对乐迷人数依然很少,乐团还是苦恼观众太少。一周之内,一个交响乐团的一套曲目只能演一次,第二次就没有观众了。
●在观众培养上,仅有讲座不够,需要学术支撑。讲座的好处是比较生动,但完整性和专业性不够。中国乐迷已经到了需要完整深入地了解音乐的阶段,但这种需求还没有得到满足。
●古典音乐界有一个共识,就是市场票房仅仅能维持开销的三分之一,这是普遍规律,不管是对乐团还是剧院。余下要么靠赞助,要么靠募捐。在上海,很多一流名团的引进是由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支持的。
记者:除了波士顿交响乐团之外,费城交响乐团和捷克爱乐乐团都是上海舞台的常客。如何看待这些乐坛国际大腕对于上海演出市场的青睐?
杨燕迪:应该说,世界名团频繁到访主要是从1998年上海大剧院建成之后开始的。专业化场馆的出现,使得交响乐实况演出或现场演出的质量有了质的提升。原来我们在国内听世界名团的几率很低,主要通过唱片和录音来接触,真正听到现场,就发现跟唱片的距离还是很大的。
专业化的场馆有多重要?我很清楚地记得美国克利夫兰交响乐团首次来上海,在卢湾体育馆,因为场地太大,还做了处理,临时把半边场馆遮住了,但仍然大打折扣,声音的音场效果完全没有,感觉很不满意。还有一次,是夏伊带荷兰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管弦乐团来访,在当时的万体馆,因为条件所限,还用上了喇叭,而且喇叭也没有调好,低音区全是杂音,还不如在家里听唱片,非常败兴。
那个时候尽管知道现场效果不好,但还是会一次次去听,想见识一下那些在唱片里听过无数次的声音,究竟是怎么样的。1998年之后,包括上海大剧院在内的一批专业剧场建起来,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我们终于得以听到世界一流甚至超一流乐团的现场演奏。印象最深的有这么几次:
2005年,柏林爱乐首次来沪,西蒙·拉特指挥。那是我听到的最好的现场之一,乐队演奏水平之高令人惊讶。尽管他们在演绎贝多芬作品时显得中规中矩,但在拉威尔和柏辽兹的作品上却表现出了高超的技巧,充满光亮,简直无懈可击。这是只有现场才能听到的漂亮的真正的乐队管弦乐团的声音。
2012年,提勒曼率领德雷斯顿国家管弦乐团在上海大剧院的那场演出也很棒,纯粹德国式的,不是以声音的光亮取胜,而是充满内涵和质感。
2010年,迪图瓦执棒费城交响乐团在东方艺术中心演奏《春之祭》。这首作品非常难以驾驭,所以很少有机会听到现场演奏。迪图瓦背谱指挥,手势完全在音响前,令人惊讶。
2010年,诺林顿带斯图加特广播交响乐团来,演奏埃尔加的《谜语》。如果说费城的《春之祭》是妖艳的女郎,《谜语》就完全是一个清纯的少女,绝对朴素,依然具有极高的美感。
还有就是今年4月28日的这场波士顿,特别是幻想交响曲,尽管我们对于作品本身已经非常熟悉,但乐队在现场表现出的色彩、音效,特别是铜管的威力,完全体现出了作品的美感和质感,让观众感受到了只有现场才有的热血沸腾。
这几次演出都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我们由此知道了世界最好的乐团在管弦乐演奏这个艺术门类里能够达到怎样的境地。相比之下,坦率讲,中国乐团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样的经历,要感谢近10多年来上海文化的高速发展,包括场馆的建设,和演出公司的运作,把这么美好的艺术带给听众。
记者:好像现在在世界范围内,很多声音在说交响乐的未来在中国,包括这么多乐团来访,也跟这个市场的兴起有关。但与此同时也有另外一种声音,认为这种繁荣只是表象,里面是空的,比如这么多优秀的乐手、学生、老师都去了国外。像这次波士顿交响乐团,我们也看到,很多乐手是上海出去的。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在上海,古典音乐市场进一步发展仍然是缺少足够的支撑?
杨燕迪:中国显然是一个在高速发展中的国家,在音乐上也是如此;就古典音乐市场而言,说现在就已经很发达了还谈不上。但这个市场年轻,且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做支撑。中国有一个最好的现象:喜欢古典音乐的人基本上是年轻人。这个跟欧美很不一样。欧美的严肃音乐市场是靠原来的惯性和基础,观众逐渐老化,无论演出市场还是唱片市场,严肃音乐边缘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令人忧心忡忡。尽管乐团和各种基金会做了很多努力,有很多项目培养古典音乐的观众,但是观众仍然是中年以上,支撑市场的观众群体跟中国有很大区别,所以中国的发展潜力巨大。
不过,相比于一些对中国古典乐市场持非常乐观态度的海外乐评人——比如英国的莱布雷斯特,我的态度相对谨慎。中国的年轻人为什么愿意听交响乐?我觉得这个市场跟教育背景有关,一批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善于接受经典文化。但在我们这些从事专业研究的人看来,古典乐的绝对乐迷人数依然很少,乐团还是苦恼观众太少。举个例子,上海这么大的城市,一周之内,一个交响乐团的一套曲目只能演一次,第二次就没有观众了。国外不是这样,比如旧金山交响乐团,同一套曲目,在同一个剧院或者音乐厅,一周里可以演三次,所以,一票难求的背后只是人口基数大,特别是数量巨大的琴童,导致古典音乐市场看上去轰轰烈烈。中国音乐市场的不成熟还表现在观众素质上。如果不是碰上高水平的演出,观众的反应会怎样都很难讲。迟到的观众和工作人员吵架的事情也时有发生。我曾经写过一篇关于歌剧的文章,国外也有人说,歌剧的未来在中国,而我的观点是,不管是交响乐还是歌剧,我们现在最强的是制作和表演,已经越来越接近国际水平,乐团至少在亚洲是一流的。目前面临的两大软肋一个是作品,我们还很难出现能够进入国际性保留曲目的原创作品。第二个就是观众,对观众的培养是一项持续而长久的工程,很重要但又急不得。我们的观众教育还有很大落差,真正能够理解古典乐这门艺术的观众还很少,大多数人还不能够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记者:现在上海的艺术讲座很火。包括上海音乐学院的很多老师在内,很多音乐人都在进行音乐普及工作。这些艺术讲座在培养观众方面起到效果了吗?
杨燕迪:有效果,但是在观众培养上,光有讲座不够,需要学术支撑。讲座的好处是比较生动,但完整性和专业性不够。中国乐迷已经到了需要完整深入了解音乐的阶段,但这种需求还没有得到满足。
就拿音乐图书来说,我们的音乐图书极端不够。无论是音乐史、交响史还是作曲家的传记,无论是引进还是原创,目前市面上有深度的、好看的、能够引导观众的图书缺少,观众到哪里去提高素养呢?音乐不能仅仅是用来听的,因为音乐有很高的文化含量,尽管是听觉的艺术,但背后需要很多支撑。这方面目前还很不够。同时现有图书的质量不高,跟国外有比较大的落差。国外有大量各种层次的、特别是深入的书,比如最近出版的《贝多芬传》,以平视的角度解读贝多芬,我相信乐迷都会非常喜欢;而我们普及的书比较多且总体质量低,深入的就更少,没有好好地把作曲家以及某一类作品做深入地分析介绍解读,帮助乐迷更深入地进入音乐。
出现这种现象,和目前高校的科研评价体系有关。大家会更注意原创性的论文,针对爱乐者的、介于专业和通俗之间的中间档次的文章写作没有鼓励机制。这个问题我十几年前就呼吁过,但没有得到任何改变,而这十几年恰恰是我们音乐市场在高速发展的时期。以后我们作为这方面的专业人士,有责任也希望通过课题组织和学术队伍拉动来做一些事情。
不过具体执行起来会有难度,涉及到相关人才的缺乏。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就是在西方古典音乐图书的引进方面,好的译者很少。有个失败的例子,很多乐迷都知道的一套音乐导读系列,大概有三四十本,写得非常好,针对每个人的作品进行深入解读,涉及到大量经典作曲家和作品,但是翻译质量一塌糊涂,彻底毁了这套书,完全没有起到引导作用。
记者:但是,如果说从更大范围来讲,本地的经典音乐人口还不够庞大的话,又怎么解释眼下看上去这么繁荣的古典音乐市场呢?
杨燕迪:所谓市场繁荣,指的是演出的丰富性,这十多年来确实是井喷的。建设了这么多场馆,引进了大量海外优质演出资源;这么多名家名团,也带动了本土的演出水平和市场;很多人才冒出来,很多海外的华人也回来演出。
但据我所知,演出运作还是很难的,很吃力。经典音乐,或者说古典音乐,不能完全推向市场。它不是一种可以纯粹在市场环境中得到生存的艺术,它的商业性不强,不赚钱,这一点跟文学、电影,特别是美术不一样——电影、文学有话题效应,美术有市场价值,而音乐首先需要人力投入,同时本身造血机能比较弱,特别是古典音乐。
古典音乐界有一个共识,就是市场票房仅仅能维持开销的三分之一,这是普遍规律,不管是对乐团还是剧院。余下要么靠赞助,要么靠募捐,要么靠政府。欧洲普遍依靠政府,比如德国,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音乐文化最发达的国家,每一个州、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管弦乐团,原来是由王公贵族供养,现在就是靠政府投入。美国则主要依靠企业家的捐助,不论剧院还是院团,都有专门而庞大的团队来开展资金募集工作。在上海,据我所知,很多一流名团的引进也都是要靠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的支持。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本地院团为了维持生计,就需要去接一些很商业化的活动,比如企业搞庆典,请去演一场,赚些钱。这样的演出,时间和曲目基本上都是对方定的,完全不会考虑乐团的专业成长和演奏特点,会直接导致乐团演奏水平的降低。国际一流的职业乐团不会这么做,他们有完整的演出季计划,企业如果有需要,可以根据乐团的演出计划购票或者包场。但我们目前还没有这么强烈的尊重艺术的意识。
文汇报首席记者 邵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