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极日记》
葛剑雄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古人的理想。但在古代,读万卷书还可以,行万里路就难了,仅有明代的徐霞客做到了。现代社会交通便利,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行万里路仍不易。葛剑雄先生是幸运者,这二者,他都实现了。读他的《四极日记》,以读书代行路,也是一种不完全替代吧。
■ 读了书与不读书去游的区别
葛先生的《四极日记》,记录了他游历我们很少有人能去的南极、北极点、西藏的阿里以及乞力马扎罗山的经历。南极、北极和乞力马扎罗山的经历,他用日记形式写出,而在西藏阿里的经历,则是文章体形式的记录。无论什么写作形式,读者无论去过还是没有去过这些地方,读这本书,都有收获。
南极我前几年的时候曾经去过,长城站我也到过,而且还有幸进入了南极圈。但葛先生是随考察队去的,在南极住的时间长(近三个月),对那里的事情了解更多。因此,读了他的日记,对南极有了更多的认识。北极,我前几年也去过的,但只进入过北极圈,在北冰洋上转了一圈儿,并没有到达北极点,因此读《四极日记》中对北极点的记述,就有了更多的收获。另两个地方,阿里和乞力马扎罗山,我没去过,今生怕也去不成了,但读葛先生的游记,对这些地方也可以有具体的了解。无法身体力行,只好用读书来代替“行万里路”了。
从我自己读书与行路的体验中,深感读了书再游,与不读书去游,完全不同。
第一次去北欧五国时,还没有读过迈克尔·布斯的《北欧,冰与火之地的寻真之旅》(三联书店版),游历过程中,对北欧五国也有些许认识和了解。但读了这本书后,第二次再去北欧五国时,对所到之处的认识与了解,深刻多了。不会仅关注这些地方表面的一些现象,而是对北欧社会的民族社会主义有了更多认识。对将要去游历的地方,先有一些背景知识的存储,游起来的认识,就不一样了,不仅会看到这些社会令人钦佩的一面,也能看到它们内在的问题与矛盾。第二次游历,我对北欧的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层次。
葛先生的日记与游记中,对他所到之处的介绍生动而具体,真实而有趣,读着如临其境。过去别人告诉我,乞力马扎罗山的坡度缓而好攀登,我也曾动过一丝念头想去的,看了葛先生叙述他70岁时登此山的经历,方知同样不易。以我近八旬的年纪,是不敢有此奢望了。好在读葛先生的游记,至少能“望梅止渴”。
对阿里,我从无去一次的奢望,对阿里的历史、地理、人文了解也甚少,葛先生的介绍又填补了我知识的一个盲点。人总不能都行万里路,但读万卷书可以弥补这个缺憾。我爱读游记,原因在于此。葛先生的这个游记是优秀的游记之一,值得阅读,哪怕随手翻阅一次,也会有收获。
■ 行万里路不仅要游
行万里路的过程中,不仅要游,要观察,还要思考。葛先生到南极,了解了各国探险家在南极探险的故事,就想到:我们中国人为什么缺乏这种冒险精神?也许是他当时忙,或者是谨慎,在日记中他并没有告诉我们答案。其实我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在游南极时,我也与不同的游友讨论这一问题。我想这仍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的传统文化讲“中庸”,我想这里会有一点儿“平庸”的意思。“父母在,不远游”的孝道,也与外出冒险精神截然不同。中国传统中的这种保守意识,限制了中国人的冒险精神,不敢去世界大胆探索。郑和下西洋说明中国人的航海技术与知识远远超过了西班牙人、葡萄牙人,但发现新世界的不是中国人。不是技术的差距,而是认识的差距,造成了中外的这种差别。
在世界各地的旅游过程中,你会想到许多问题。在国外看到了什么,往往会灵机一动,闪出思想的火花。把这些感悟记下来有意义,像葛先生一样,把这些火花告诉别人,点燃别人,更有意义。
读别人的游记,不仅看他看到了什么,还看他想到了什么。这就比仅仅“到此一游”有意义得多。
▲葛剑雄教授
■ “葛大炮”的特点
葛先生是真正读书破万卷的人,不仅学识精湛,而且知识面极广,对许多问题,都有他独到的见解。媒体因他在政协上敢言,而称他为“葛大炮”。其实,他并不是那种信口开河的“大炮”,而是在广泛的阅读和思考基础上发表的真知灼见。我认真读过他主编并撰写的第一、第二卷的《中国移民史》,受益匪浅。20世纪90年代读他的《统一与分裂》,为他许多独到的见解而叹服。他并不一概否认分裂,肯定了分裂,肯定了经济进步与文化多元化,在当时算是大胆的。但绝非媒体口中的“大炮”,而是建立在深入分析之上的深度思考,是有独到见解的。
以后,又读了他的不少散文及各类文章,觉得文字优美,如行云流水,且极有思想广度与深度。在这一代学人中,葛先生是我极为敬重的一位。我与葛先生从未谋面,我的认识来自读他的著作与文章,以文而知人。
了解了葛先生的这些特点,你就知道《四极日记》贯穿了他一贯的风格,值得认真一读。
作者:梁小民
编辑:金久超
责任编辑:张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