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辛亥革命到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宣告成立的10年间,爆发了向传统封建思想、道德、文化宣战的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19年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而马克思主义一旦同工人运动结合,必然会产生新型的无阶级政党。在中国,这个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就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之初和大革命时期,亦即1921年7月至1923年6月和1923年6月至1927年7月,党播撒的红色文化种子,在一个古称华亭、别称云间的松江地区生根、开花、结果。
二、从红色文化辉映大地春色,看党在创立之初和大革命时期的松江景象。
(一)松江第一个红色革命摇篮一一景贤女中。景贤女中的前身是私立景贤女校,始建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七月,由姚文菳、宋占梅创办。1921年7月下旬,因积极参加五四运动、被中华全国学联聘为文牍而遭上海南洋公学(今交通大学)勒令退学回到松江的侯绍裘,与刚从南洋爪哇回乡的小学老师朱季恂商议变卖田产,和朱叔建、钱江春等同乡一起接办濒临停办的私立景贤女校,改名为松江景贤女子中学,简称景贤女中。学校以坚持五四精神,促进妇女解放和社会改造为目的,聘请了11名进步人士担任教师,传播革命思想,培养进步学生。是年,侯绍裘组织学生向家长和社会公演赵祖康编写的独幕话剧《李超群的终身大事》等新剧,名声随之传播开去,江浙两省7县之女学生慕名而来求学。
△ 景贤女中旧址
1922年2月,侯绍裘在《民国日报》上撰文《一个革新途程中的女校》,介绍景贤女中教学改革、传播革命思想、培育新人新思想等情况。同年8月,景贤女中等单位联合举办为期一周的暑期演讲会,连续举办了三年,就中国青年运动和学生运动等社会关切问题,先后邀请于右任、施存统、邵力子、陈望道、沉雁冰、柳亚子、董亦湘、杨贤江、周建人、叶楚伧、吴稚晖、沈玄庐、邵仲辉、吴研因、叶圣陶、杨杏佛、汪精卫等来松作主题演讲。1922年8月16日,中共上海地方兼区执行委员会委员沈雁冰在《民国日报》上发表文章《一个女校给我的印象》,盛赞侯绍裘和景贤女中的革命奋斗精神。党的早期活动家沈泽民在《对于民国十二年中国妇女运动的希望》一文中说:"谢谢松江几位的努力,总算有了一个景贤女学了,这是极少的几项建设中之一啊!"
据《中共松江县党史大事记》等资料记载,1923年7月以后,邓中夏、王荷波多次前往松江景贤女中,与侯绍裘保持密切联系。是年9月,侯绍裘邀中共党员董亦湘和进步人士沈观澜(沈志远)等5人仼教景贤女中。1925年初,江浙军阀混战,松江大乱,侯绍裘顾及学生安危,率景贤女中和江春初中部分学生迁至上海上课,并受骋为上海大学中学部主任。1925年暑期,军阀混战暂停,景贤女中本部搬回松江,在上海设立分部。上海景贤女中先后有董亦湘、沈雁冰、丁晓光、叶圣陶、郑振铎等中共党员和党外知名人士任教。景贤女中和上大附中均为上海学联(大中学)的执委单位,景贤女中的张应春,是中共党员、上海妇运领导人;松江范志超,则是妇运主要骨干。当时,侯绍裘经常往返于上海、松江之间,为做好党的革命事业忘我工作。另据《松江教育志》载,本部在松江的景贤女中后改为江苏省第二代用女子中学。1927年春,江苏省第二代用女子中学与松江四所中学合并。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事变后,五校分设,代用女中(景贤女中)没有复校;上海景贤女中分校被国民党政府查封。
(二)松江第一份红色文化刊物一一《松江评论》。创刊于1920年8月的《问题周刊》与创刊于1923年5月1日的《松江评论》,均为侯绍裘主编。两者相比,虽然前者早于后者且同为革命进步刊物,但有以下不同特点:首先,《问题周刊》以宣传"五四"精神为宗旨,以打倒列强除军阀、抨击时弊为己任;《松江评论》则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大力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思想,宣传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用事实揭露国民党右派,曝光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客观事实,讴歌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其次,被群众亲切称为"耳朵报"(封面上有一个醒目的大"?")的《问题周刊》,仅出版4期,而《松江评论》至少出版了43期。再次,《松江评论》受到我党早期活动家和进步知识分子以及工农群众的重视和关注,社会影响力较之《问题周刊》更为深入、广泛。所以,从《松江评论》客观具有的思想先进性、革命深刻性和传播时间较长及其影响广泛性等方面考量,堪称松江第一份红色文化刊物。
创办《松江评论》,具有厚重的历史背景。话说1923年1月,孙中山会晤苏联政府代表越飞后发表《孙文越飞联合宣言》,公开确立国民党联俄政策。与此同时,孙中山看到中国共产党虽然人数不多,但朝气蓬勃,给中国革命带来了新的希望。所以,孙中山决心对外同苏联政府合作,对内同中国共产党人合作,整顿和改组国民党。侯绍裘是1922年秋由朱季恂介绍加入中国国民党的;1923年4月,侯绍裘、朱季恂由邵力子介绍,重新登记加入改组后的中国国民党。5月1日,候绍裘、朱季恂、张企留、高尔松、姜长林等共同发起编辑出版《松江评论》,先为周刊,年底改为月刊,1924年4月改为旬刊,8月停刊;1925年9月重新复刊,1926年1月左右告终。《觉悟》杂志曾发表《松江评论复活了》的评论文章,并提供了上年8月停刊为第40期的信息。据《民国日报》副刊广告称:现因各方面的迫切要求,停刊的《松江评论》,"又于十月三日继续出版了"。当时定为十天一期,每月3期。1926年1月的"江苏省党部党务报告"中尚有《松江评论》社是"受省党部直辖的特别组织"的记载。《松江评论》最终停刊的原因,应与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国民党右派势力抬头,蒋介石制造了一系列打击共产党的事件,国共合作期间组建的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和江苏省党部后被右派操控有关。然而,从朱季恂是国民党左派和主编《松江评论》的侯绍裘在该刊创办几个月后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以及该刊的宣传内容来看,《松江评论》实为我党舆论阵地,发挥了传播马列主义先进思想的作用。
进一步说到《松江评论》上发表的具有红色基因的重要文章,多出自侯绍裘笔下,如《松江评论》先后刊发侯绍裘《释一般人对于社会主义的误解》、《我们应该做怎样的青年》等文章,皆具有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光照。1924年4月11日,《松江评论》第30期上刊发了侯绍裘撰写的《列宁略传》,同时刊发了一篇题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女工》报道,揭露松江城内北仓桥振和袜厂女工受剥削压迫的现实情况,号召工人跟着起来革命。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理论家、青年运动领导人肖楚女曾在《中国青年》第32期《新刊评论》中撰文向青年推荐《松江评论》,赞它"以唯物的经济背景说明革命之物理的因果性,很透彻。"可见《松江评论》在本质上是一份富有红色基因、特色鲜明的红色文化刊物。
(三)党在松江培育的早期红色革命种子一一侯绍裘。1923年7月9日,中共上海地方兼区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发展共产党地方组织。侯绍裘在松江开展的一系列革命活动,引起了中共上海兼区执委的高度重视,分工由委员长邓中夏和劳动运动委员会主任王荷波负责松江地区的建党工作。此后,邓中夏、王荷波几次到景贤女中,与侯绍裘接触并保持密切联系。1923年秋,侯绍裘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松江第一个共产党员。
△ 侯绍裘
1923年6月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采取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方式实现国共合作。从而开启了既有利于国民党改造,又有利于共产党走上更广阔政治舞台的新路径。开国领袖毛泽东,曾把三民主义纲领、统一战线、艰苦奋斗精神并称为孙中山先生"留给我们的最中心最本质最伟大的遗产",是"对于中华民族最伟大的贡献"。侯绍裘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对外公开身份是国民党。他与国民党左派朱季恂一起,以景贤女中为活动阵地,以"三五社"(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依托,组建了以国民党左派为核心的松江县党部,在进行公开活动的同时,秘密从事共产党和共青团的发展工作。
△ 罗章龙《松江三人行》手迹
1923年冬,侯绍裘陪同中共中央局秘书罗章龙和团中央负责人恽代英,以国民党党员的公开身份从上海至松江、嘉兴进行党的革命活动,秘密指导建党、建团工作。1924年5月,经上海国民党上海执行部批准,国民党江苏省临时省党部在松江建立。同年5月,侯绍裘陪同中共中央局毛泽东、罗章龙到松江秘密进行革命活动。此后,松江袁世钊、陆龙飞、姜辉麟(女),浦南李一谔,青浦吴志喜,嘉兴沈选千等在侯绍裘的直接影响和启迪下,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上海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导火线是5月7日上海日资内外棉纱厂的日本大班(相当于厂长),率领打手向冲进工厂要求复工和发工资的工人开枪,打伤10多人,顾正红身中四弹,伤重身亡,激起极大民愤。5月30日,上海各大、中学校学生2000余人分散到公共租界繁华的马路进行宣传讲演、示威游行,又有100多人先后被捕,关押在南京路老闸捕房。被激怒的数千群众涌向捕房,要求释放关押者,草菅人命的英国巡捕竟然开枪打死13人,伤数十人。这就是令举国震惊的五卅惨案。同年5月29日,侯绍裘任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组织部指导员。据《日照云间忠魂舞》一文介绍,五卅运动中,侯绍裘与恽代英为学生队伍的指挥,起草了揭露顾正红惨案的真相和打倒帝国主义两份传单,并与沈雁冰、杨贤江、董亦湘等发起建立党领导下的上海教职员救国同志会,他还组织宣讲团,到学校、工厂和沪宁铁路沿线城市进行反帝救国的宣传。1925年8月,国民党江苏省党部在上海正式成立,侯绍裘、柳亚子、朱季恂同选为执委常委,侯兼宣传部部长。10月,经中共上海区委决定,侯绍裘任国民党江苏省党部中共党团书记。中共中央领导对国共合作期间侯绍裘等人建立的功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如1943年周恩来在重庆中共中央南方局干部学习会上,阐述了一九二四年至二六年党对国民党的关系,他说"当时各省国民党的主要负责人大都是我们的同志,如湖北的董必武、陈潭秋同志……浙江的宣中华同志,江苏的侯绍裘同志……是我们党把革命青年吸引到国民党中,是我们党使国民党与工农发生关系。国民党左派在各地的党组织中都占有优势。国民党组织得到最大发展的地方,就是左派最占优势的地方,也是共产党员最多的地方。"(见《周恩来文献》上集)
1927年3月,周恩来任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总指挥,侯绍裘在中共上海区委领导下参与了重要的组织工作。武装起义工人经过30小时英勇战斗,打败了接防上海的直鲁军阀队伍,夺取了警察局,占领各公共机关,获得了决定性的胜利。3月22日,上海工商学各界举行市民代表会议,选举19人组成上海特别市临时市政府。19名上海临时市政府组成人员中有罗亦农、侯绍裘等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10人。虽然临时市政府仅存在了24天,但它是在党的领导下最早由民众在大城市建立起来的革命政权。3月27日下午,临时市政府召集30万市民在公共体育场举行"上海市补行纪念孙中山逝世二周年暨欢迎北伐军大会",侯绍裘任大会主席。3月29日,侯绍裘参加上海特别市临时市政府就职典礼后,于4月2日率领国民党江苏省党部成员前往南京,与南京革命力量一起同国民党右派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4月10日,侯绍裘在约有10万群众参加的南京市"肃清反革命派大会"上,强烈声讨和揭露蒋介石违背孙中山遗志的反革命罪恶行径。当天深夜,侯绍裘等江苏省共产党员主要负责干部10人,如中共南京地委书记谢绵文等在大纱帽巷10号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应变措施,不幸遭国民党反动派逮捕。敌人用乱刀戳死侯绍裘后装入麻袋,沉尸南京通济门外九龙桥下的秦淮河中。
夜色深沉,江河悲咽,令人怀想起一位在南京东南大学攻读政治经济专业的松江籍学生、共青团南京地委城北支部成员、年仅20岁的吴光田烈士。1927年4月14日,这位以"非努力不足以唤起民众,非共同奋斗不足以铲除军阀"为人生志向的共青团员,在学校被直鲁军阀逮捕,3月17日下午杀害于南京太平门小营,他与沉尸于秦淮河的忠魂侯绍裘,一先一后同砥砺,共涛声。凝视鲜红的党旗和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叩问初心,正是包括侯绍裘等无数革命英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有近代以来受苦受难的中华民族挺起了腰杆,才有推翻三座大山、人民当家作主的翻身解放,党与人民群众的情感就像鲜红的旗帜那样血脉相连。
(四)大革命时期的松江红色革命组织,如花似火,辉映云间朝霞。1923年6月至1927年7月期间,松江不仅有了第一个共产党员侯绍裘,而且在国共合作的有利形势下,由侯绍裘撒下的红色革命种子落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中共松江支部、中共枫泾独立支部、共青团松江特别支部、松江织业工会联合会、松江县妇女解放协会、枫泾农民协会和社会各界进步团体组织,如云间春雨潇潇,九峰山笋层出不穷。
据1926年9月中共上海区委《沪区外埠各地支部及党员统计表》等文件披露,中共松江支部和中共枫泾独立支部已经建立。中共松江支部有党员4名,书记1名。另据中共松江支部书记祝国音上报1926年《松江十二月份报告》称,有党员7名,其中"沈选千、王天任、祝国音是景贤女学的教职员,因为景贤迁沪的关系,随同到了上海。"中共松江支部7人中,吴志喜考取了武昌政治科,去了武昌,剩余6人,3人在松江,其余在上海。在松江的3人是贾愚生、王济才、金子文,贾在浦南乡下指导民校开展工作,王、金"在松江做民校党部的工作。"民校指大革命时期的国民党或国民党部。由此得知,建立于城区第一个中共松江支部,与景贤女中关系密切,担负着贯彻党的三大精神,帮助改组国民党和发展壮大革命力量的重要任务。与此同时建立的还有中共枫泾独立支部,有党员4名、书记袁世钊。枫泾独支的活动区域主要在枫泾(今属金山区)、新浜一带。上述2个最早分别建于松江城乡的党组织,均属中共上海区委领导。
罗章龙曾作《松江三人行》,回忆1923年冬在侯绍裘陪同下,他与团中央负责人恽代英由沪来松,松江地区的建团工作由此拉开序幕。从1926年1月前后肖楚女到松江、吴江等地调研,事后向团中央负责人林育南写信汇报内容来看,松江最早的团组织可能如《松江县志》所载,共青团松江特别支部的建立时间为1925年12月。《肖楚女给林育南的信》,由江苏省原沙洲县党史办提供,此件时间应为1926年1月8日。肖楚女在信中说:"松江景贤女中王贯三,江阴云亭小学孙逊群,都是C.P(共产党)同志,除已报告枢蔚(中共上海地方兼区执行委员会)外,C.Y(共青团)中央似亦可以去函,托他们发展C.Y组织。松江三中学生会会长张士俊很倾向我们,而三中是该地最高学府。"同年一月八日,松江景贤女中教师、中共党员王贯三向共青团中央代表曾延写信汇报工作。据此推测,王贯三应是共青团松江特别支部负责人。另据《中共松江县党史大事记》1926年12月条目载:"共青团松江特别支部已建立,有团员8人。"此后,共青团松江支部于1927年2月在县城成立,团员10人。范剑涯撰文回忆说:共青团松江支部首任"支部书记金子文,是江苏省立第三中学的学生,我就是他介绍参加了共青团的。"同年秋,金子文肺病严重不能参加团的工作,范剑涯接任书记。1927年3月,北伐军攻克松江,工会组织纷纷建立,其中由织布、织毯、织袜三个工会联合建立的松江织业工会联合会,为松江县最初、规模最大的产业工会。同年3月26日松江县妇女解放协会在县图书馆召开成立大会,各界妇女出席1000余人,会后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活动。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松江妇女解放协会被国民党取缔。
此外,有史料显示1927年3月,中共浦南特别支部建立,有党员5名:李一谔、翁明哲、李新民、张善述(张雁宾)、王世德,书记李一谔。浦南特支活动在松江、金山和靠杭州湾一带地区,发动建立农民协会、盐民协会,会员合计2000余人。同年春,中共党组织派同志到叶榭开展建党活动,发展农民蒋三大入党,蒋又发展许迪昌入党,建立中共叶榭小组。据《叶榭镇志》记,年底发展至党员4人,在杨典村建立中共叶榭支部。
△ 农民革命标语
大革命时期,社会各界进步团体组织,成为我党与广大工农群众加强紧密联系的纽带。这一时期,松江农运工作成效显著,如1926年夏秋,在袁世钊、陆龙飞、顾桂龙、王子琴等组织发动下,于9月建立枫泾农民协会,会员约700人。党组织领导下的农会,带领农民"抗租抗息",在沪杭路枫泾段割电线、设路障,阻遏军阀孙传芳军运(当时孙的司令部设在松江),配合北伐军光复上海。1927年3月20日北伐军占领枫泾,21日由浦南进抵松江后,各界团体组织纷纷成立,如邮务工会、织袜工会(筹)、农民协会、商民协会等。1927年4月2日,国民党江苏省党部中共党团书记、国民党省党部常委侯绍裘率领省党部人员由沪迁抵南京,松江联名发去贺电的各界进歩团体组织有:学生联合会、妇女解放协会、农民协会、商界联合会、职工联合会、邮务工会、米机工会、沟作工会、教育协会筹备处、商民(店员)协会筹备处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清党"活动很快扩展到松江,4月18日,以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为骨干的国民党松江县党部被反动当局捣毁,农民协会等社会各界进步团体组织被查封,三四天内,仅县党部被捕的就有20多人,其中包括中共党员、国民党县党部领导成员王济才等人。当时,反动当局在城乡大肆搜捕,抓了很多人,孙中山先生曾经亲临视察过的松江醉白池,一时成为关押"政治犯"的临时监狱。
来源:人文松江
编辑:叶松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