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有经济学家称那种以文凭作为进入社会敲门砖的举措为“沙纸效应”(Sheepskin Effects)。香港人称“证书”(Certificate) 为“沙纸”,直译应该是“羊皮效应”,古时候西洋学术文凭及专业证书多以羊皮制成。
经济学家都是“俗人”,谈学位竟从金钱入手! 据他们的实证研究,“沙纸”的确有“商业价值”,中学毕业和大学毕业的所谓“教育回报”(returns to ducation),在劳工市场清晰反映;“沙纸”等级的高下 (如博士学位和职业证书),在一般情形下,与持有者所获报酬成正比。事实上,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求职者出示一张名校的“沙纸”(当然愈高级愈妙),等于向准雇主 (招聘者) 发出“我是 (某学科某行业)精英”的讯号,劳工经济学家为此写成“讯号经济学”(The Economics of Signalling) ……
钱锺书在 《围城》 中曾说:“这一张文凭,仿佛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自己没有文凭,好像精神上赤条条的,没有包裹。”可知社会不论新旧中外,“沙纸效应”均发挥了正能量!
“沙纸”既然有这么多“功量”,“真沙纸假学位”的证书便应运而生———这便是所谓“荣誉学位”。概略来说,“荣誉博士”为牛津大学于1478年所发明,第一位获颁此“羊皮”的是英国天主教圣彼得堂主教胡威尔 (L.Woodville)。他于私邸 (当年尚未有公开仪典) 接受“沙纸”后不数月,便答应出任牛大校长(Chancellor)。牛大挖空心思创此新猷,目的在笼络权贵,当朝的爱德华四世正是胡威尔的妹夫,和他拉上关系,等于为牛大开启通往“上流社会”的一扇门户。牛大当然因此获得不少“方便”,尤其在胡威尔兼任校长之后。由于向“名流”颁授荣誉学位有“互惠互利”作用,牛大遂使之成为年度常态,而且十分慷慨,仅1642年一年,便颁授不同学科的三百五十个“荣誉博士学位”。
牛大颁授第一个“荣誉学位”后二百多年的1692年,于1636年创校的哈佛也颁发了第一张“荣誉羊皮”——把“荣誉神学博士”授予在英国殖民地麻省政教事务上举足轻重、1686年兼任哈佛院长 (Rector) 的马达(I.Mather),数天后他便升任哈佛主席。自此以后,哈佛年年送出“荣誉博士”学位给对该校“有贡献”的社会贤达。所谓“贡献”,指的当然是捐款,对此校方并不讳言。当然以象牙塔特有的委婉文字出之,引来不少希望“被荣誉”的有银士,纷纷致函校方 (当时仍无专责筹款的职员),曲笔说出“心声”。校方的确从中发掘了不少“热心教育”的社会贤达,因此收获甚丰,校产日富。见哈佛搞得有声有色且有实利,其他大学遂争相效尤,至1889年,全美二百五十余家高等学府,一共颁发了三千七百一十八张“荣誉羊皮”!
如今“荣誉博士学位”已不仅颁给热心教育事业的“善长仁翁”,能吸引传媒注意尤其是令学生和家人开心令毕业礼充满欢乐气氛的艺人,亦成授予荣誉学位的热门对象。显而易见,相关大学因此“名利双收”(捐款源源流入外加上传媒全面报道)。二十世纪以还,“荣誉学位”遂成为大生意,统计显示耶鲁、宾州和布朗大学,迄去年底,已分别送出二千八百零五、一千七百二十二和二千零三十张“荣誉羊皮”。大学固然袋袋平安,由于知名艺人有大量“粉丝”,极之“吸睛”,它们同时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字。
数据显示,“荣誉博士学位”数量有愈来愈多的趋势,而“艺人”竟然是有关大学极力争取的人选。三届奥斯卡金像奖得主梅丽尔·斯特里普有四张“荣誉羊皮”;写了七本 《哈里波特》 的罗琳有七个这种学位 (每书一学位! );最近性侵官非缠身的笑星、本身为教育学博士 (1976年麻省大学阿默斯特分校) 的比尔·科斯比 (Bill Cosby),更有一百多个“荣誉博士”学位 (不少于被控告后为校方“注销”) ———他获“奖”的条件是在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说。这位著名喜剧演员的发言令座上客笑作一团,营造了“宾主尽欢”的场景,他因此荣誉学位“袋完再袋”。
和不少人以为“荣誉博士学位”有“沙纸效应”因此印上名片作为“招牌”不同,西方社会这种现象似不多见。这一方面固然是一般人对象牙塔的敬重而不想非分沾光,另一方面则是很多大学都迂回曲折地“不鼓励”获这种学位的人以之“行世”,大学最常用的句子是“把荣誉博士冠于名字之前,并非传统习惯”(It is not customary,however,for recipients of an honorary doctorate to adopt the prefix Dr.) ! 老实说,“荣誉学位”并无“沙纸效应”,因此不应“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