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捕叫子
褚半农
李荣先生的《关于“叫颡子”》(刊2017年3月2日笔会)一文说到,“好像记得在江浙的不知哪处,曾经听到过把哨子称作叫子的称谓,但记不真切了。”其实,在原松江府农村及上海城区,一直称哨子为叫子。钱乃荣教授著《上海话大词典》也收有“叫子”词条,可作证。文章又说到哨子“其口是扁的才能发声”,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与叫子有关的两桩事体:一是小伙伴们放学后结伴去挑羊草,看到河边有芦苇,大家常会去割下一截,削削弄弄当叫子吹,还比赛谁吹的声音响;二是我父亲曾有一根短短的金属细管子,管内空的,但可吹响。我吹过多次,其声音同现在的扁口叫子完全不同。父亲说,这是巡捕叫子。这两种可以吹响的叫子,一土一洋,都是圆管状的。
巡捕或他人使用巡捕叫子,我至少在两部小说中看到过三次,如晚清小说 《负曝闲谈》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10月版) 第十九回写到:“一个骑马的红头巡捕,一头赶,一头嘴里衔着一个叫子,哔呖哔呖的吹。”交代得清清楚楚,是红头巡捕吹叫子,吹的自然就是巡捕叫子。只是例句有小瑕疵,没有点明是巡捕叫子。但不要紧,请看下一条书证,引自包天笑的长篇小说 《上海春秋》:“只见一个烟纸店里的伙计便冲出店门去,嘘的一声吹着巡捕叫子,嘴里便喊着‘捉强盗啊! 捉强盗啊’!”(第58回,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5月版) 小说中还有一处也写明是“巡捕叫子”,使用者是普通百姓。
看到后一条书证中巡捕叫子发出的是“嘘”声,我想到还有一条书证,虽没有写明是巡捕叫子,但它发出的声音是“许”,与“嘘”同音:“张寿见周双珠跟的阿金空闲傍立,因向身边取出一枚叫子,望内‘许’的一吹。”(《海上花列传》 第56回) 张寿吹的应该也是巡捕叫子。
在百度上用“巡捕叫子”搜索,实物照片表明,叫子是圆管状的,同我小时候看到的一模一样 (如图)。不但有一管的,还有两管、三管的。这再次证明,能发声的叫子,不全是扁的。现在常用的扁口状叫子,什么时候在上海出现的? 这需要考证才能作出判断。2016年5月17日 《东方早报》 刊发的黄臻睿先生 《近代上海对西方警察科学文化的吸纳与传播》 一文中,对巡捕叫子的出现和使用有研究,他说,“当英法现代意义上的警察理念,由欧洲传入上海租界并逐渐影响到整个中国后,沿袭千百年的捕快、更夫敲锣示警的样式,逐渐被租界里挂在巡捕胸前的警笛鸣叫声所替代。清末民初的华界警察,也在装备中配置了警笛。上海人称其为‘叫子’,认为它起着威慑和警示作用。”说的很清楚,所谓“巡捕叫子”,是一种警笛,出现在清末民初上海的租界和华界。从中还可约略推测,使用巡捕叫子时,扁口叫子还未出世。因此完全有理由判定,上引两个例句中没有写明的叫子都是巡捕叫子。
李文中还提到“而在上海,普通的哨子是称作‘叫扁’,但这只是拟音,字面上到底落实在哪一个字上,或者说为什么要这么地称呼,是什么意思,我实在不知道”。其实,在上引黄文例句后面,紧接着就写到了叫子的另一名称及写法:“因其还具有鞭策作用,所以又改称为‘叫鞭’。”看来,“叫扁”原应写作“叫鞭”的,“叫扁”只是“叫鞭”的异形词。如让我这个老派上海方言发音人体验一下,“扁”“鞭”二字发音确是并不完全相同的。
由“叫鞭”,我又想到了“鹞鞭”———放鹞子(风筝)时用的一种发声工具。在原松江府农村,我们的父辈放风筝时,会在风筝上方加装一条细长而很薄的条片(以前我咨询过多人,对条片的材质说法不一),当风筝在高空时,因受风力影响,它会发出声响。这根条片,方言中称之为“鹞鞭”,由此当地还连带产生了另一个俗词“发鹞鞭”,意为在外面哇啦哇啦到处乱讲,富有特点而形象,至今常用。而如果写成“鹞扁”,于理不通。拙著 《上海西南方言词典》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版) 和 《莘庄方言》 (学林出版社2013年3月版) 都特地收了这两个流传下来的词语,录以备忘。其实,《关于“叫颡子”》 中提到的 《清嘉录》卷三里就写到苏州府的“鹞鞭”:“又以竹芦黏簧,缚鹞子之背,因风播响,曰鹞鞭。”同松江府的一样,只是加装之物稍有区别。成书晚于 《清嘉录》,但同为记述苏州历史风俗的 《吴郡岁华纪丽》 (袁景澜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卷三也有记载:“又缚簧鹞背,因风传响,为悦耳之音,曰鹞鞭。”从这些资料分析,“鞭”有“响、发声”之词义,“叫鞭”的名称肯定比“叫扁”准确。何况,《简明吴方言词典》 《吴方言词典》 《明清吴语词典》 等中也都只有“叫子”词条而无“叫扁”。这倒可说明,“叫扁”的写法出现较晚,也只是以后长期以讹传讹,才异化成“叫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