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桃花源”的典故,大家都耳熟能详,但说到“梅花源”,恐怕就知者甚少了——它是明代后期,王圻于沪郊兴建的一个驰誉遐迩的赏梅胜地。
王圻,字元翰,祖籍为嘉定县江桥,早年就读于上海县诸翟,后来进士及第,在京城做御史期间因刚正不阿、敢于直谏,受权臣忌恨,曾接连遭贬;卸职还乡时,植梅上万株,题名“小邓尉”,引水环绕,花开时香闻数里,八方游客驾舟而来赏梅。从此,王圻在此潜心读书、勤奋笔耕,编成 《续文献通考》,对宋末元初历史学家马端临的《文献通考》 作补充和扩展;另外,尚有《谥法通考》《古今考》《礼记裒言》《稗史汇编》《明农稿》《洪洲类稿》《两浙盐志》《云间海防志》《吴淞江议》等著述,并主纂了第一部《青浦县志》。他还是昔日松江府“四大藏书家”之一,在八十余岁逝世,明神宗曾派官员前来御祭。
“梅花源”原为王圻书房的“室额”,后来周边梅林成胜景,才用作王氏整个私家园林的名称。随着它的声名远扬,以及当地人口的慢慢增加,附近形成集市,乡民们称之为“梅源市”。那时,在赏梅季节,游览沁人心脾的“梅花源”,逛小街品尝农家土产,已是沪上士绅的一种迎春乐趣。
入清,经社会的动荡,“梅花源”的建筑物渐渐破败。到嘉庆、道光年间,“梅花源”故址已演变为“梅花村”。王韬在1875年刊行的《瀛壖杂志》中,怀着惋惜的心情说:“邑西北向有梅源市,环植千百株,花时晴雪千村,暗香十里,游者谓不减苏台邓尉。夏首春余,结实繁盛,邑人取以贩诸远方。今园林已废,梅实亦变,多属寻常风味。”由此可见,至清末“梅花源”的梅林依然有残存。
由于沪郊在历史上行政区划屡有变化,王圻与现在上海的嘉定区、闵行区、青浦区都有地缘。那么,“梅花源”故址究竟坐落于何处呢?
笔者趁着早春“踏青”,根据地方志中提供的线索,前往沪郊探寻“梅花源”故址。在闵行区华漕镇杨家巷村,几位长者叙述了王圻勤奋写书的故事,并告知靠近吴淞江的庄家泾自然村,过去叫做“墙里”,也就是处于从前“梅花源”篱笆墙内。在嘉定区江桥镇五四村,一些老人讲述了王圻爱梅的传说,并告知这里旧时有“大宅里”地名,如今仍有一个大宅自然村,“大宅”便指从前“梅花源”。于是,我禁不住陷入了沉思。
不经意间,吴淞江畔农家屋旁那株梅树蓦地映入眼帘,它绽放着繁盛的艳丽花朵,十分引人注目。薄雾悄然散去,夕阳火红,走近那株梅树,四周没有一个人,只有梅花兀自散发着阵阵幽香;一阵寒风过后,纷纷扬扬的红色花瓣不断飘落。在感慨沧桑之变的同时,不由对“梅花源”故址轮廓的显露感到欣慰。
通过分析,很快豁然开朗:古代的私家园林实际跟农庄差不多,无严密、正式的围墙;当年,王圻在隔吴淞江而相望的江桥、诸翟应均有宅院,并皆以梅著称,遂使两地都存有被视作“梅花源”故址的模糊印痕。综合各种资料,觉得“梅花源”故址是在嘉定区江桥镇五四村。尤其是找到坐落于此的王圻后人所建的王家祠堂(也称问梅堂) 遗存,面对快要颓圮的老房子,朦胧中仿佛看见了这位著名学者那清瘦的身影。
沪郊江桥镇的大宅自然村一带,作为“梅花源”故址,值得加以开发。倘若修复王家祠堂,设立王圻纪念馆,再在周围广栽梅树,让它成为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赏梅佳境,便能使人们不但向往“桃花源”,更能一探“梅花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