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明先生是我交往三十年的朋友,也是时常在一起收集、玩赏中国古代陶瓷的朋友,更是对宋代瓷器同样钟爱有加的同道。我对这位老朋友十分感佩的是:达明经过不懈努力,居然将宋瓷的意韵成功地糅化进紫砂壶的创制,作品精彩纷呈,独彰同侪,多次获得全国陶瓷艺术创新评比金奖、银奖,为紫砂壶艺的传承和拓新作出了非凡的成就。可惜的是达明英年早逝,离开我们已经一周年了,这一年中我几次去宜兴,总要到达明家坐坐。看到他旧屋内的器物陈列原封不动地定格在先前的模样,又见新居中的装饰布置处处透露出达明精致设计的个性。睹物而思人,我始终觉得达明没有离开,他好像依然和我们同在。
我与达明相识于1985年底。那年春末宜兴紫砂二厂厂长史俊棠在上海虹口公园举办宜兴紫砂作品展览。其间展出紫砂二厂的新品佳作,同时展出上海著名画家唐云收藏的多把曼生壶及其他清代、民国的一些名人名壶,在上海引起强烈反响。年底时我经当时在紫砂二厂的许四海先生陪同和引荐,拜访了史俊棠厂长和制壶名家徐汉棠先生,同时也初识了徐达明。那时徐汉棠一家已在紫砂二厂,达明随父学习壶艺已有几个年头,虽然起步晚了一些,但在父亲徐汉棠的悉心教授之下,壶艺进步很快。一些传统壶如石瓢壶、虚扁壶、掇只壶、箬笠壶、树瘿壶、龙带壶等已做得游刃有余,精益求精。在此基础上也探索推陈求变的尝试,曾制作了 《马镫提梁壶》、《太白尊壶》、《白首齐眉壶》、《康宁壶》 等作品,表现出陶艺家一种革古鼎新的渴望和坚韧不拔的创造力。
达明自从喜爱收藏中国古代陶瓷器以后,逐渐以将古陶瓷的韵味化入砂壶创作作为自己今后壶艺风格新追求。他知道我收藏一批中国古陶瓷,其中不乏精品。于是达明偕妻子王秀芳不止一次到上海我家观赏藏品。我收藏的古瓷以唐代越窑及宋代瓷器为主,在观赏中,他俩对宋瓷犹感兴趣。我拿出了宋代定窑、钧窑、影青、磁州窑、吉州窑、建阳窑等藏品,边介绍边一起欣赏。达明、秀芳出于职业的本能对宋代的壶具、茶盏、酒器、梅瓶、炉、盒均致细品赏,赞叹不已。
宋代瓷器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它以简约平淡、清逸典雅的特征独傲千秋。宋代统治阶层崇奉道教,道学“静为依归”、“大道至简”,崇尚自然、含蓄、质朴的审美观。正是在这种审美观的演进下,宋瓷为我国陶瓷美学开启了一个新的境界。有一次在赏瓷中,达明、秀芳对我收藏的磁州窑、吉州窑梅瓶大加赞赏,认为梅瓶造型优美:小口,短颈,宽肩,收腹,敛足,小底,整体比例修长,气势高峭,是件视觉效果颇强的陈设瓷。不愧是陶艺行家的达明曾作如此评说:这梅瓶的肩多漂亮,不耸不塌刚正好,没有做过成千上万梅瓶拉坯的制瓷工匠是拉不出来的,现代人制的梅瓶就没有这样好看的瓶肩。
为了拥有较多的宋瓷实物用以观赏研究,并提高自己的审美涵养,在一段时间中,达明和秀芳几次约我一起去嘉兴、苏州、上海的古玩市场,逛地摊、兜小店,有时也去摊主的家中,看古陶,收宋瓷。只要看到造型别致、线条美、釉色好的宋瓷,他都收,每当斩获精品,都会欣喜异常。有几次,他俩到江西、北京、杭州、福州等地办陶艺展,或者应邀去欧美、日本等地进行陶艺交流时,也会从当地购回一些宋代古瓷,真可谓从事壶艺和兼顾收藏两不误。
达明对于古代陶瓷艺术的鉴赏悟性是很高的,它通过赏识宋瓷艺术的素雅沉静之美,捕捉到了中国文化高度的含蓄之美,体察到了中国陶瓷特有禀赋的精神之美,也领会到了艺术必须见素抱朴。素到极致,便是大智,简到极致,便是大美,如此的美才是感人肺腑的。由于达明认真寻觅、品鉴宋瓷的美学特征,敞开心灵地去凝视揣摩宋瓷的艺术底蕴,从而使他在观照中自我陶醉、自我涵养,这是一种自我观修、自我善化的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实践,达明在砂壶的继承和求变求新上有了突破:他创制的砂壶已摒弃了单纯追求视觉上的细巧精致,因为那是外显的美,是停留在工艺层次的美。达明将宋瓷的审美意蕴融化进自创的砂壶中,他的壶艺也有了涅槃般的再生。
细赏达明创制的 《宋韵壶》 极具宋瓷意趣:素身、卧足、平盖、红木穿柄把,壶嘴是标准的宋代执壶尖长流口。壶盖和壶颈合拢处的圆凸双线,显得十分简洁优雅,这在宋代瓷盒上下合口处可见类似装饰。又如看到 《高单线红木横把壶》,我就记起曾经赠送给达明的一把宋代吉州窑黑釉横把小药壶,两者之间有几分相似:它的流,它的浅撇足,它的壶身上的平圆口,都是宋瓷的技艺,只是达明经过整合再创作,将壶做得更素美耐品。
还有两件砂壶是达明父亲徐汉棠大师所亲授:一件是 《四方开片壶》,则是汲取了宋官窑釉面冰裂纹的特质,移用到段泥方壶身上,使作品产生了一种远古自然的残缺美。另一件是达明和秀芳合制的 《鬲鼎壶》,它的壶身造型也源自宋瓷,如果去掉了流、柄、盖,那就是一尊宋代龙泉窑的三足出筋鬲式炉。徐门陶艺这两把壶的传授和继承,反映了达明的父辈也早已关注我国古代陶瓷的精湛技艺并吸收到壶艺之中,而达明和秀芳在父辈的启发教诲中也对宋瓷有了初始的领悟。至于达明那组精心创制的 《七君子红木横把系列》 紫泥壶,每款都做得简约、温润、清逸而高雅,其中几件单把壶均获得大奖。依我看来,这七件砂壶都演化了宋瓷的文化含量、美学含量,呈现出朴质原真的美感。达明成功地将紫砂壶艺和红木工艺结合得如此完美,开创了中国砂壶史上的新品类、新技艺,这也充分表现出一位陶艺大师开拓、征服制壶材料的气魄、睿智和毅力。
纵观达明后期的壶艺,可以窥见如下特征:一是平淡清真的造型韵律,追求质朴无华、自然天成的情趣风味。二是深沉高雅的作品意蕴,给人留下含蓄、娴静、玄妙的意境。而这些特征正是宋瓷艺术独有的风华之美。鉴赏达明的砂壶,可以解读出作者丰富的情感,心灵的脉动和智慧的呼吸。他的作品受到国内外壶艺爱好者的青睐和赞誉,更是收藏家们梦寐以求的茗壶妙品。达明的陶艺精品先后被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南海紫光阁、英国剑桥大学博物馆等机构永久收藏。
我国历代紫砂艺术大师的作品,既是民族灿烂文化的明珠,又是民众共享的艺术珍品。作为获得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荣誉称号的徐达明,他一生留下的传统茗壶作品、紫砂与红木工艺璧合的系列壶具,特别是糅合宋瓷清韵雅趣的砂壶佳作,必将在漫漫的紫砂艺术长河中闪灼绚丽的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