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租房,是年轻人前往大城市打拼的“第一课”。如何上好“第一课”,让年轻人在合理压力下更踏实奋进,这很关键。
为保障好群众住房需求,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通过增加土地供应、安排专项资金、集中建设等办法,切实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给,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降低租赁住房税费负担,尽最大努力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缓解住房困难。”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也提出,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职住平衡。
年轻人心头之困,也牵动代表委员们的心。围绕“住有所居”“职住平衡”,他们在讨论中积极建言献策。
盘活资源,释放房源
【解读报告】
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有效盘活存量住房资源,有力有序扩大城市租赁住房供给。单列租赁住房用地计划,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和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建设租赁住房,支持将非住宅房屋改建为保障性租赁住房。
有人因反复“被搬家”迫不得已只能买房,有人则苦于经济压力选择租房,但心里还是没有落定的安全感。全国两会上,“买房还是租房”,在网上形成一股讨论热潮。
“无论选择买房还是租房,就是求得一个舒适的‘自有空间’,此时政府必须做好保障,让大家觅得宜居、安居、乐居之所。”全国人大代表杲云这样说。
以上海为例,“十三五”期末,全市累计筹措公租房房源18.5万套,而2019年末外来常住人口达977.71万。相比庞大需求,公租房数量明显不足。杲云认为,应加大供给力度,优化房源结构。具体来说,可以灵活运用多渠道筹措房源,采用修缮、改造改建、代理经租老旧住房、闲置非居住房等方式提高存量利用率,通过商品住房配建、鼓励园区或单位自建公租房等方式拓展增量空间。
杲云的观点源自鲜活的工作实践,他见证并参与了政府助力公租房建设的全过程。位于黄浦区五里桥路上的仁慧苑,两天前刚迎来一批“拎包入住”的青年。这是区域内建筑面积最大、数量最多、配套最齐全的公租房和人才安居重点项目,由黄浦区政府投资,在两年内快速推进。从鼓励企业开辟土地空间用作租赁房,到将筹措资金、运行管理交予区属国有企业,“在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区,盘活了住房资源,让居者有其屋”。
“盘活住房资源不仅是数量上的增多,还包括闲置房源的全新‘升级’。”杲云补充说,建议建立数据库统计房源空置率等指标,对异常情况进行排查,从而及时调整供给结构。
数量不足,导致选择范围窄,而放眼租赁市场,追根溯源是因为“回报不足”,无法调动市场和企业的积极性。全国人大代表朱建弟建议,应加强房地产金融调控,发挥住房税收调节作用。
如何让承租人和出租人都放心?
【解读报告】
坚持因地制宜、多策并举,夯实城市政府主体责任,稳定地价、房价和预期。支持合理自住需求,遏制投资投机性需求。加快住房租赁法规建设,保障承租人和出租人合法权益。
事实上,不少人不愿意租房,就是怕现实中的种种“被动”。这就需要法律法规的“紧箍咒”。只有完善的政策“兜底”保障,才能使承租人和出租人都放心,保障各方权益。
作为资本市场的“守门人”,全国人大代表朱建弟针对政府工作报告阐明的“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提出新建议:要细化各方监管职能,形成监管合力,才能早发现早规范。“长租房属于新兴领域,所有人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必须推动政策进一步完善”。
结合城市数字化转型,数字技术也可以成为住房保障制度的“智慧大脑”。对于大多数租客与房东来说,都不太了解“正确的合同签订”流程。“必须明确合规操作,现在数字技术发展这么快,可以尝试为租赁行业赋能。”朱建弟建议,设立相应的监管平台,采用数据技术全方位监管,可以采用电子合同、网上签约备案方式,对合同进行备案。并且通过数据技术,自动对每份备案合同条款进行合规性检查,不合规的合同将无法生效。他还建议,设立租金监管平台,对租金支付和转移进行监管,让住户对每一笔款项“门儿清”。
为保障住房市场的平稳与安全、保护承租人和出租人合法权益,更需要用“硬性标准”来规范行为。深耕住房市场一线的地产市场分析师卢文曦对此深有感触,他发现由于缺少强制性规范,许多租赁房运营管理机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承租人出借、闲置、转租、改变房屋用途、期满后拒不腾退等违规行也为时有发生。他认为可以加强诚信教育,对租后违规违约行为加大约束和惩戒力度,提高租赁方守法守约意识。
缓解通勤压力,保障“职住平衡”
【解读报告】
以人口流入多、房价高的城市为重点,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着力解决困难群体和新市民住房问题。
所谓“职住平衡”就是指,大部分居民可以就近工作,通勤交通可步行抵达……
去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发布的《全国主要城市通勤时耗监测报告》显示,全国36个主要城市中,单程平均通勤耗时约为36分钟。“堵在路上”成为常态,影响居住与生活体验。
此次“职住平衡”的概念写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之中,恰恰折射了一座城市的人性化发展路径。在杲云看来,以往“城市”只是工作的载体,中心城区对应中央商务区,郊区承载产业园区。“如今城市发展增加了‘人’的概念,以人为中心、主体,协调居住空间就被提上日程。”缓解通勤压力,是保障职住平衡的关键举措。他认为,可以考虑在产业园区、地铁沿线增加租赁房供应,让人们享受就近工作的福利,减少潮汐人流、缓解通勤压力。
常年关注城市更新的全国政协委员王美华也深有体会,她认为要用合理的规划,使得住在城市的人群拥有自己的“生态圈”。交通只是其中一环,包括医院、学校、商超等配套设施也应该发展得快一点,这才能让更多青年人愿意留下来,为城市发展持续注入动力。在上海徐汇区,专门为环卫工人设计、新建并定向供应的租赁住房,不久前迎来首批房客。完善的配套设施加上人性化的价格,让基层工作者也能享受到城市的暖心服务。截至2020年底,上海共有产权保障住房历年累计签约购房约12.75万户,实际受益家庭达到约21.3万户。
杲云认为,可以多维度和多途径完善住房保障政策体系,根据不同人群实际情况建立分级保障,制定共有产权房以租代售、租售双向可转,以及供后管理、退出机制等政策。同时,探索差异化机制,针对公租房目标群体年龄、收入等属性特点,形成差异化的准入条件、租金或租住年限规定,并针对不同群体设置差异化的补贴标准,分类解决需求。
作者:占悦
编辑:王宛艺
责任编辑:陆益峰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