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要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综合治理,持续改善城乡环境。要强化源头治理,推动资源高效利用,加大重点行业、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力度,发展清洁生产,加快实现绿色低碳发展。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实施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讲话,迅速在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中间引发热烈反响。
面向“十四五”,美丽中国建设正当时: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与会代表、委员聚焦这一话题有了更多思考和建言。绿色,是新发展阶段鲜亮的底色。要尊重顺应保护自然、恢复生态,推动可持续,构建生态文明体系,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 “绿色共同体”。
守牢底线:推进生态屏障建设
山水林田湖草沙,构成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绿色生态体系。要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提高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和韧性,就要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
构建生态安全屏障,是落实生态保护的第一步。不少代表委员建议,推进海岸带等生态屏障建设,加强大江大河和湖泊湿地生态保护,建设生态廊道、天然林和湿地。全国人大代表邵志清认为,一个区域的高质量发展一定是以大生态的稳定作为“地基”的,特别是沿海地区,要坚持陆海统筹,做好海域污染防治、流域环境治理与保护,推进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开展海洋典型生态系统、渔业资源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形成跨区域跨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防治网络。
“要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并完善相关红线监管制度。”九三学社中央此次递交了一份集体提案,建议对《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进行修编,为太湖流域生态环境筑牢“屏障”。面对太湖流域多样化的水环境,应当设定分段治理目标,尤其严格管控各水功能区的总磷、总氮指标。
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也成为代表、委员的聚焦点。全国人大代表王霞在《关于长三角区域水资源立法协同的议案》中指出,应该立法落实生态补偿和污染赔偿制度,解决长三角区域内的污染治理问题。她认为,可以协调统一太浦河、淀山湖、元荡、汾湖“一河三湖”等主要水体的环境要素功能目标、污染防治以及评估考核制度。
船舶与沿江工业的排污,往往是造成长江流域污染的原因。全国政协委员周锋建议,加快建立污染赔偿机制,明确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适用范围、定义、主要领域、主要内容、主要原则和要求等,规范生态环境损害修复项目的组织实施,也需探索损害赔偿的流程和要求,以此给沿江企业与市民吃下“定心丸”。
修复治理:为“碳中和”加载“承重墙”“助推器”
生态环境治理制度,既是改善环境的“说明书”,又是社会参与的“加速器”。
修复改善生态环境,是一场持久的攻坚战。要想让自然生态“复原如初”,就要以更宽广的视野来健全环境治理体系,不仅要修复改善空气与水环境质量,还要推进减污降碳,管控土壤环境。这样一种修复改善,需要的是精准、科学、依法、系统性、协同性、可持续性。更要能平衡好当下的“真金白银”和长远的“诗和远方”之间的关系。
就以改善长三角地区空气质量为例,全国政协委员钱锋认为,应加快长三角地区重点城市一体化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建设,开展监测现状调研、加强监测数据共享,同时统一监测标准和质控体系,并建立监测信息统一的公布机制。
生态修复改善,也依仗于提升环境基础设施水平。
上海通过垃圾分类这一“新时尚”,不仅改善了生活垃圾回收处置利用率,也提升了环境质量,推动了人民参与的积极性。代表委员们就此认为,要逐渐形成由城市向乡镇覆盖的环境基础设施网络,精准提升污水处理差别化的标准;对于包括机动车在内的移动源污染,应安装并实行远程在线监控等监管举措。
王霞提出,建立区域生态环境和污染源监测监控的统一平台,建立全流域水源保护预警体系,以及生态环境行政执法规范,以“一把尺”实施严格监管,推进联动执法、联合执法、交叉执法。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 “碳中和”推动着各个相关行业、各大企业的改革创新。全国政协委员丁奎岭就此建议拓宽实现碳中和的“承重墙”,聚焦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研发与推广,提升可再生能源比例。同时,搭载实现碳中和的“助推器”,聚焦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与推广,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 他还提出添加实现碳中和的“催化剂”,加大制度保障与政策激励,完善碳市场建设。
绿色转型:“以奖代补”推动绿色技术研发应用
“十四五”规划草案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其内涵正是涉及发展方式的全方位的绿色转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绿色转型,首要是提高生态资源利用效率,当务之急就是与新兴技术手段接轨。代表、委员认为,要加快推动5G、大数据中心等新兴领域能效提升,实施能量系统优化、节能技术改造等重点工程。在全国人大代表陈力看来,目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步入“深水区”,以5G为代表的“新基建”将带来经济发展新动能,成为重要内驱力。他建议制定长三角地区5G新基建合作,健全共建共享常态化机制,加强资金政策引导,促进绿色产业的深度融合。
绿色转型,意味着要发展绿色经济。全国人大代表丁光宏甚至提前预测:“以氢能为载体的低碳绿色可再生能源体系建立,将带来第四次能源革命。”对此,他建议做好相应规划,以系统性的顶层设计布局推动工作,并大力拓展氢能应用场景、加速构建氢能运输体系。
绿色转型,还在于实现新技术、新应用的创新攻关。丁光宏指出,应启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多学科协同攻关,形成一批突破性成果,并推广“以奖代补”新政,引导资金进入核心技术研发与应用市场。钱锋则建议针对流程制造业单位产值能耗大的问题,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降低单位产值能耗,大力发展“煤转气”和“煤转电”技术。同时,应布局绿色低碳流程智造科技创新集群,实现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绿色转型,更依仗于政策体系。利好的税收政策、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等都可以“赋能”。丁光宏建议优化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税收政策,加大征税监管,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一体化发展。全国政协委员冯丹龙建议完善“一带一路”绿色投资的政策法规体系和激励机制,搭建绿色投资信息服务平台,构建绿色投资合作网络,并围绕重点绿色投资项目打造惠及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绿色产业链。
作者:占悦
编辑:王宛艺
责任编辑:陆益峰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