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概述的一句话,让全国政协委员何力深受鼓舞。
作为一名红外传感器研究专家,何力聊起科技成果转化至自动驾驶领域时曾有这样的无奈: “应用前景能说的很多,但真正成为市场产品的不多。”
人才紧缺、配套技术缺失、法律问题不了解……他细数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的这一道道坎儿。今年全国两会上,何力带来了相关提案并建议:从技术供给侧发力,加快推进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从而服务扩大内需。
自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于2015年实施以来,中央和地方层面先后出台贯彻实施的相关细化政策,在走访调研本市多家科研院所后,何力感觉到政策很给力,但技术供给不足依旧是个问题。
为此,他建议,梳理中央和地方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与相关的国资管理、财政管理、税收征管、人才、知识产权等政策法规的衔接配套,促进相关管理制度调整和融合。
此外,科研要以成果转化为导向,促进专利评定从追求数量转变为追求质量。他坦言:“如果专利质量不高,实际上也起不到保护作用。”科研院所应加强知识和技术的经济和市场价值评估,制定以专利等知识产权转化为导向的管理和考核标准。
他同时建议加大政府资金投入,“一所一策”构建专业转化团队和平台,探索构建与科研院所特点相适应的成果转化体系,既保证科研人员按主责主业进行潜心研究,又有效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成熟度。
科技界别的全国政协委员丁奎岭则更关注基础研究这一话题。他说:“基础研究是科学技术发展与变革的原动力,是科技创新的‘总开关’。”
当前,我国基础研究已跨入由量到质、由点到面全面提升的新阶段。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去年我国研发(R&D)经费支出为24426亿元,其中基础研究经费占研发经费总额的比重为6.16%,这与国际顶尖水平相比,仍存在差距。
因此,丁奎岭建议,一是持续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增强“压舱石”,提高基础研究在全社会研发经费的投入比例,投入的同时,放宽经费使用年限,促使更多科研人员“十年磨一剑”;二是打开“校正仪”,深化科研评价体系改革,在有条件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试点,建立符合基础研究实际的评价体系,避免快出成果、多发论文、争评职称、抢高帽子的“怪象”;三是抓住“生命线”,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根本,高校和科研院所要着力培养青年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水平,为基础研究输送强大的后备力量,持续实施 “国家高端人才”计划,引育并举,全方位支持人才发展,构建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制度体系与生态环境。
作者:周辰
编辑:薄小波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