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这一句说到了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的心坎里。
“新冠疫情凸显了人类社会同呼吸、共命运的特征和科技大国的先发优势,建议以全链式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为切入点,加强顶层设计和重点布局。” 在与文汇报记者一小时的电话连线中,吴凡委员从战略布局、平台、人才乃至国民素养等多维度谈这个其实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命题。
深受启发的三件事
呼吁全链式科技战略布局
吴凡委员长期从事疾控工作,人称“疾控女侠”。在与新冠疫情的鏖战中,这名“脑回路极快”的疾控专家直言,自己被三件事刺激了:
“第一件事是在疫情之初,有消息称国外呼吸机不够了,马上就听说国外汽车厂商称,如果需要可以马上生产呼吸机。我纳闷:汽车制造流水线可以马上转身生产呼吸机?这种科技储备的弹性,让我很受启发。
第二件事是关于疫苗研发,疫情不久,国外就有公司宣布开始研发新冠疫苗,进展之快让人没法不留意,一搜索发现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再搜索发现,背后有国家研究机构长期的科研经费支持,这种生物技术储备让它在‘战时’可以很快投入新研发。
第三件事是一名德国长期致力于冠状病毒研究的专家到访中国,原来,他在SARS后就一直坚持研究冠状病毒……”
吴凡说,疫情以来,一直在奋力应战,思考亦不断,这三件事尤其触动她,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非常必要!
“我们要系统谋划未来15-30年的核心发展思路和重点任务,聚焦国家生物安全、精准医学与国民健康促进、‘上天、入地、下海’等关键领域,全面推动全链式科技战略布局。”吴凡以疫苗研发为例分析:一支新疫苗的问世要有团队专注研发,有生产能力的生产线跟上,还得医疗机构跟上推进临床试验,这条链的上下游得是“快速、走得通的”,当中没有“断点、堵点”,这背后需要统筹部署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全面推动全链式科技战略布局。
为非常时刻做非常储备
上海能有更大作为
具体怎么做?在吴凡看来,要充分发挥大学在基础研究领域的作用,聚焦资源催生原始创新,可以通过“双一流”建设等重点投入加大对大学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团队的支持力度,着力增强学科前沿布局,加强数理化生、基础医学等基础学科建设。
与此同时,依托大学建设高水平科研载体,以重大科学任务带动前沿基础领域的研究,同时充分鼓励自由探索研究。
为非常时刻做非常储备,在吴凡看来,上海能有更大作为。
经历疫情,公共卫生体系已在这座城市悄然重塑升级。作为贯彻上海市公共卫生建设大会和上海“公共卫生建设20条”的重要举措,2020年11月底,一个全新的机构——“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揭牌运行,吴凡兼任该研究院首任院长。该研究院聚焦上海和国家重大传染病与生物安全领域重大问题,构建“全链式”技术共享平台,为上海和全国公共卫生安全体系建设提供人才储备、技术支撑和政策建议。
“我们不是从‘零’起步,大家都看到,上海来之不易的战疫成果,社会治理、疾控体系、卫生体系都发挥重要作用,在此期间,科技领域还有更大的空间可以发挥。这个平台就承担这样的新使命。”吴凡称,区别于现有疾控体系,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不是为解决“日常问题”,而是为“非常问题”而生,要形成应对重大传染病与生物安全的人才“蓄水池”、创新“策源地”、技术“储备库”。
筑巢引凤,吴凡进而谈到,加强从基础研究到转化应用全链条的创新人才培养,并且要推进科技人才评价机制改革,营造鼓励“主动作为、容许失败”的氛围,建立和创新风险相适应的竞争、激励、淘汰机制。在此期间,要重视构筑能孕育产生国际顶级人才的博士生培养体系,让优秀人才能沉下心来在关键核心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筑厚“社会氛围”
让青年科学英才竞相出现
光是平台、人才齐备,还不够。吴凡认为,还要高度重视科学宣传和普及,充分利用全媒体手段大力开展全民终身教育,鼓励名校、名家积极传播科学,弘扬爱国精神,提高国民科技素质。
“创新从哪里来?不是从天上掉下来,民众的科学素质决定了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高度,民众基础越高,越来越多的青年科学英才、奇才会冒出来。说得通俗些,这叫群众基础,叫氛围,科学研究工作也需要‘氛围’,让孩子们从小潜移默化就知道投身科学事业是一件特别棒的事,让民众理解、认识并愿意配合国家的科研投入工作。”吴凡委员称,奠定国家战略科技发展的全民基础,凝聚民间力量很有必要,好的科学氛围可以汇聚社会资源,鼓励社会资源投资国家战略科技基础研究和产业发展;好的氛围可以引导更多事业起步和转折期的青年人才投身科研工作,激发青少年树立为科学献身的伟大志向,加快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者:唐闻佳
编辑:唐闻佳
责任编辑:樊丽萍
图源:受访者提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