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冯远征在提案中建议设立国家级话剧奖项,以更好地推动专业艺术人才队伍的发展与传承,为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话剧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普及的舞台艺术形式,一批又一批的艺术人才从行业中涌现,他们值得更多关注和认可。”在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中,冯远征谈到了自己去年担任中国戏剧梅花奖评委的经历,当时不少艺术工作者和文艺团队吐露的心声让他感同身受,“梅花奖每两年只评15个名额,又限定在45岁之下,以致很多优秀的演员只能与奖项擦肩而过,留下一生的遗憾,而话剧演员更是没有‘资格’参与该奖项的评选。”
目前国内话剧工作者所能参与角逐的国家级舞台艺术奖项,唯有设立于1991年的“文华大奖”。从第15届文华奖评选开始,取消了导演、编剧、舞台美术等单项奖,只设文华大奖和文华表演奖。而中国话剧金狮奖最后一届在2014年举办后,国内便再无为话剧舞台单独设立的国家级权威奖项。
话剧是百余年前的“舶来品”,却已经在中国落地生根,成为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传播形式。冯远征所在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更是在近70年的发展中不断探索“话剧民族化”的道路,创作了《茶馆》《窝头会馆》《龙须沟》等一批深入人心的舞台精品力作。“国内话剧市场愈发繁荣,有越来越多的艺术工作者热情投身于话剧舞台。设立国家级话剧专业奖项,将是对从业者的一种认可和精神奖励。”冯远征说。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对话剧艺术工作者而言,这将是一个新的起点。一支充满创作活力、健康健全的演艺人才队伍,将是未来精品创作的基石。北京人艺第一期“社招”的表演学员培训班日前顺利结业,十余名学员经过一年多的学习最终成功与北京人艺“合槽”。剧院在原有“团带班”以及与高校联合办班的人才培养形式上进行创新,首度从具有社会经验的表演人才中进行选拔,依托剧院教学与剧目资源,培养出适合人艺舞台的演员。人艺特色的传承,归根结底是人的传承。
作为人艺中生代的濮存昕、吴刚、宋丹丹、梁冠华等优秀演员因为出演影视剧而有了更高的知名度。他们火了,也为剧院带来了更多观众。如今看来,“打通剧场表演和影视表演的边界是一件好事,青年演员想要利用空余的档期去接拍影视剧,我们不仅不反对,反而鼓励他们走上更多的舞台去展现自己的风采,获得观众的喜爱与认可,他们以剧院为荣,我们也以他们为荣。”冯远征谈到,话剧舞台和影视表演的经验是可以相互促进成就的,但作为一名专业演员,注意力应该始终放在如何提升表演的艺术品质,而非“流量”和“热度”。
如今,中国话剧人正站在新时期的重要节点上。“一方面要继承中国话剧传统优势,坚定文化自信,努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同时也要开拓眼界,向世界优秀的艺术家、创作者学习取经,在不断创新中取得进步,抒写新时代的中国故事。”冯远征说,话剧是一种鲜活前卫、能够及时反映时代变化的艺术形式,虽然网络时代带来了各种迅捷的媒介、丰富多样的文化娱乐消费,但观众依然会走进剧场,戴着口罩也要看戏。“话剧永远不会消失,剧场魅力永远不会消亡。我们要创作更多无负于时代、无负于人民的好作品。”他说。
作者:童薇菁
编辑:陈熙涵
责任编辑:范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