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电力保障无疑是城市机体最重要的免“疫”力。在战“疫”中,明华电力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离开家人、履行职责、坚守付出,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始终默默工作着、守护着、奉献着,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不平凡的责任和担当。
在沪郊某电厂的隔离室内,王瑞璇辗转反侧无法入睡,他不太习惯浴室里潮湿的霉味。厂区本就不大,只能把浴室临时改成隔离室,睡在上铺的王瑞璇一睁眼就能看到头顶上的莲蓬头。在东海边某厂的毛坯房里,潮湿的海风让整个房间都在返潮,仲崇虎也顾不上湿漉漉的地板,他正在用两块砖头和一片瓷砖“搭建”他的枕头,整个房间空荡荡的,幸好他还有一个睡袋,再配上他做的枕头,就是他的临时“床”。张顺仁的睡眠条件显然是最好的,他正斜躺在一辆SUV的后座沉沉地睡去。已经是凌晨四点,张顺仁刚做好长龙山电厂试验,就坐车连夜赶往几百公里外的新安江电厂。这几个月,他奔波于浙江安徽两地,在各电站之间辗转3000多公里,保障各电站机组按计划投运。
跨3000公里保障两地电站
杭州安徽两地的电站相距甚远,明华电力迅速调整了预定的检修计划:按照各个电站的投运计划,通过多次组织电站、华东网调远程会议审议试验方案,协调好各电站的试验时间。
“公司已经尽量考虑我的休息时间,但是事发突然,加上疫情下试验人员和设备都受到限制,这段时间确实是披星戴月地赶路。”张顺仁说,忙的时候他只有在车上才能休息。那段时间,张顺仁刚忙完新安江电站的试验,厂外长龙山电站的车已经在等他,从浙江省建德市连夜赶往湖州市安吉县,3个小时的车程正是张顺仁难得的休息时间。完成安吉县长龙山的发电机进相试验,他又返回建德市,完成新安江电站发电机电力系统稳定器试验。次日,顾不上整休的张顺仁立刻动身去台州市天台县,完成桐柏电站发电机励磁系统交接试验。最后,他再次回到安吉县,完成了长龙山发电机进相试验、励磁系统建模及PSS试验。
“机动小队”助力复产
因疫情影响,闵行燃机项目现场缺兵少将,亟待人员前去处理各种事宜。得知此事后,在家中隔离的宋涛立刻动身前往闵行电厂。闵行燃机示范工程是上海市重大工程,其中3号机组采用上海电气-安萨尔多全球首台套GT36-S5型H级燃机,项目重要性不言而喻。有了他的坚守,闵行燃机项目相继完成了废水零排放系统的组态修改工作、H级余热锅炉部分开关量及精处理画面组态工作、协调数字化电厂项目相关事宜和H级机组DCS上电复原工作,保证了工期免受疫情影响。
闵行燃机项目有了保障,上海其他电厂也不能有闪失。为此,明华电力组织了一支11人的“金属医生机动小队”,疫情期间奔波于上海的各个电厂,保障上海的保供复产。
在疫情期间东奔西走,隔离无疑是最繁琐的。“我们的行程就是电厂、隔离点、电厂,如此反复循环。”“机动小队”的中坚力量仲崇虎笑着说。在疫情期间,仲崇虎也曾克服层层出行困难,进驻现场完成了3台机组的除尘器检测并发现了一些重大的缺陷隐患,为电厂除尘器的后续加固和安全投入保供运行提供了重要支撑和保障。
多支队伍 相互配合
仲崇虎孑然一人,另一头的王瑞璇面对的却是人满为患。结束了在浴室的隔离,他终于躺在了日思夜想的单人床上。“没想到过了几天,就陆续住进了其他工作人员。”王瑞璇苦笑道,“单人床变成了上下铺,一个房间睡了14个人。”
顺利完成电厂机组汽轮机转子叶片叶根检测工作后;没有休息,丘国平赶赴沪北某电厂,完成了多台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工作。随后,他又到了沪南某电厂主持锅炉定期检验工作。“检验工作都是驾轻就熟,主要是大热天的干了一天,洗澡成了问题。”原来临时改成宿舍的办公室楼内只有一间浴室,丘国平说,“二十多个工作人员一起配合,有男有女,只能一个一个洗,轮到我们常常都是后半夜了。”在克服了洗澡困难,完成该厂的检验工作后,丘国平又匆匆赶往沪南另一家电厂,锅炉寿命评估现场检验工作正在等待着他。
“金属医生机动小队”的成员,还有谷树超、王松、李俊、白银、丁宪飞、李斌、李家瑶、蒋鹏,以及在后方负责组织协调的部门领导和其他同事。他们相互配合,穿插着开展工作,打好组合拳。就是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机动小队”的成员临危受命,助力上海各电厂的复工复产,先后完成沪内5家电厂的检验检测需求和技术支持保障任务,为各厂的积极复产保供发挥了重要作用。
编辑:刘力源
责任编辑:何易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