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陆开8岁,第一次喝到爷爷冲的咖啡。
那一天,家里来了贵客,陆开爷爷从壁橱深处拿出一个铁罐,从罐子里拈出一块深色的“饼干”,放在时兴的带花玻璃杯里捣碎,倒开水、加糖、加奶、搅拌,再把沉在瓶底的“饼干渣”捞出来,一杯待客的饮料就做好了。陆开也分到一小杯,“好苦好苦啊”,这是他对咖啡的第一印象。
2020年夏末的一天,已经成为世界品质咖啡协会咖啡评鉴师的陆开,套上围裙,准备做手冲咖啡。电子秤、分享壶、陶瓷滤杯依次相叠构成一座精巧的塔,在这塔顶部的滤杯中,湿润的滤纸盛着咖啡豆研磨成的细小颗粒,陆开右手擎着咖啡壶,左手背在身后,不再说话。这样做是为了获得身体的平衡,让右臂持续稳定地发力。
91°C的热水从咖啡壶嘴中流下,在浸湿咖啡粉后,水流戛然而止。片刻之后,一股湿润的咖啡香气氤氲开来。陆开仍旧不说话,重复倒水的过程。细细的水流以圆心为起点向外画圈,水流所到之处浮起浅咖色的泡沫,浅咖色的圈子越来越大,又随着过滤进程渐渐变小……两轮滴滤过后,分享壶里的咖啡液体一片澄清。他拿出两个杯子,一杯喝热的,一杯加了冰块喝凉的。
和爷爷那杯咖啡醇苦味道不同,轻啜一口杯中的中烘曼特宁,入口微酸,旋即出现一股草本清香,一丝淡淡的苦味余韵绵长。
陆开见证了咖啡的香气是如何从上海人“屋里厢”飘到马路上的。
“滴滴香浓,意犹未尽”,几乎是在陆开爷爷在家泡咖啡的同一时间,某国外速溶咖啡品牌因为这八个字的广告词,打开了大陆市场。在陆开的回忆里,到了上大学时,礼盒装的速溶咖啡成为送礼佳品,从玻璃罐里舀一勺咖啡粉,再加一勺咖啡伴侣,在咖啡专用的杯子里搅拌,成为当时的风尚。2000年,以美人鱼为商标的咖啡馆一口气在上海开出九家门店。19块钱一杯的拿铁,在一座人均工资1200元的城市,获得巨大的成功。现磨咖啡的香味,再次飘荡在这座城市街头。
跟随世界烘焙大赛亚军学习的陆开,渐渐打开了一个新世界。原来,咖啡还可以不加糖不加奶,除了苦味还可以有酸味,舌尖能品出豆子的花香,果香,酒香……越喝越沉醉,他决心从喝咖啡的人转变成做咖啡的人,2014年“因为咖啡”第一家门店在钦州路开张。
“因为咖啡”店的英文名字有点难念——Café Eventus,Eventus是拉丁文的Experience(经历)。陆开解释说,一杯好的精品咖啡,应该有所承载,也要有所突破。
当时精品咖啡店十分少见,偏偏“因为咖啡”避开热闹的商场,店面选在一面临河的小街上,紧靠居民区。选址的心意落在“最后一公里”,陆开希望“普通人走出家门就能喝到一杯好喝的、感动的咖啡。能从这杯咖啡里能喝到豆农培育咖啡的用心,烘焙师烘焙豆子的匠心,咖啡师做咖啡的诚心。”
咖啡的香气确实吸引到了周边居民,有人早晨上班前带一杯走,也有人将这里作为客厅的延伸,周末和朋友来谈天说地。忠实顾客渐渐养成,有外国客人常来上海出差,每次都要抽半天时间到这里来喝一杯咖啡。又过了一段时间,店里总有新鲜面孔来喝咖啡,陆开觉得奇怪,一问才知道,原来自己的店已经成了“网红”,“因为咖啡”的名字出现在很多咖啡馆推荐文章里,流传在网络上。
随着精品咖啡店如雨后春笋般开在上海的大街小巷,从中脱颖而出成为“网红”是意料之外,但是却也坚定了“因为咖啡”推广咖啡文化的信心。创始人们开始思考,一杯咖啡还能如何与更多的人产生情感联结?
为此,“因为咖啡”进行了办公楼咖啡馆、公益咖啡馆等多种模式的尝试,“因为咖啡”店铺门口的陈列架上,5只随身杯便是一例。今年上海书展期间,一场名为“我的画,你喝了吗?”的公益画展拉开帷幕,现场展出自闭症儿童的画作。五幅代表作被制成竹纤维环保随身杯,“因为咖啡”和其他四家知名咖啡馆分别为活动定制咖啡特饮进行义卖,所得善款全部捐助用于自闭症儿童帮扶项目。
为了让中国人喝到好喝的中国咖啡,云南寻豆之旅更是已经持续了数年之久。云南省是咖啡豆种植大省,中国95%的咖啡均出自这里。但是在国际市场上,相较于世界产量第一的巴西豆,口感差异不大的云南豆每公斤价格却要便宜5美分。
陆开直言,”说明我们其实在品质追求上还没做到最好。”为了改善云南咖啡豆的质量,国内咖啡行业和云南当地咖啡农联系密切。近年来,“因为咖啡”的咖啡师和小伙伴以评委身份参加云南生豆的上海杯测比赛,多次往返于滇沪两地,探访普洱市的咖啡庄园,寻找优质咖啡豆,“我们发现,现在有的庄园豆子比巴西、哥伦比亚的还要好,特有的花香口感,厚实的豆子,整体的香气香味都很棒。”
从咖啡渣饼之味到咖啡花果之味,咖啡香气在上海人的舌尖蔓延数十载,人们对咖啡的理解在改变,喝咖啡的方式在改变,对咖啡口感的需求在改变。尊重生活、热爱生活的仪式感,一直都在。
作者:周辰
图片:袁婧 摄
编辑:何易
责任编辑:顾一琼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