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飞书在线上举办春季未来无限大会,正式发布了飞书People系列产品。飞书People集成打通了飞书人事、飞书招聘、飞书绩效与飞书OKR等多个人事管理产品,以“人才”为业务流程核心,实现了从投递简历开始,包含招聘、评价、激励、培养的全周期管理。
近年来,飞书已成为越来越多先进企业的第一选择。过去半年,飞书相继和传音、银泰、正邦、泡泡玛特、民生保险、虎头局等多个行业的先进企业达成合作。而在高效简洁的组织协同外,人才的挖掘与管理也越来越成为这些先进企业的重要刚需。
飞书CEO谢欣表示,“飞书People已经打造多年,是围绕组织里‘人’的全周期解决方案,通过飞书People的应用,我们希望能让管理者拥有人才管理的全景视角,使人才的价值最大化,管理的难度最小化。”
人才的选择,应该基于更全面的信息
从人才进入企业开始,飞书People便承载了科学选材的重任。飞书招聘的三合一工作台,将候选人的简历、面试评价、过往面试等信息集纳到同一页面中,能够帮助面试官基于更全面的信息对人才进行判断。
此外,飞书招聘还与飞书Office有着良好的适配与打通,通过日历即可预订面试官时间,点击飞书招聘推送即可进入视频面试,面试官也可以边面试边评价,并随时一键拉取候选人跟进群,追踪候选人面试进度,不用在多个系统中来回跳转。
优质的产品也在重塑企业的行为。以使用飞书招聘的笑果文化为例,已有近半招聘通过线上完成,笑果也因此高效延揽了全国各地的喜剧人才。而在深度使用飞书招聘的字节跳动,这个数字更是达到了 90% 以上。
一位试用了飞书招聘的 HR 介绍,“飞书招聘为每位 HR 每天节省了一个半小时,我们现在把整理和统计的工作都交给了飞书招聘,自己就有了更多的时间来思考和优化招聘策略。”
“CEO的心上不仅要有钱,更要有人”
如何发现人才,是组织长久以来的重要命题。但很多管理者往往对组织的现金流了如指掌,却说不清自己的员工人数、人才梯队与可造之材。
在大部分组织里,管理者们发现人才的方式较为随机,不是在一次次的会议或汇报中看表现,便是组织层层选拔,甚至很多管理者会选择退后一步,让HR给出选拔方案。重要原因之一,便是人才信息质量不佳。不少管理者在做决策、判断人才时,也仅仅凭借中层管理者的层层传递,判断十分主观。
在飞书People中,员工的所有职业数据都被打通集中,来自飞书招聘的履历信息和面试评价、来自飞书绩效的每一轮绩效信息,来自飞书OKR 的每一个目标,都流向了飞书人事,形成一张张“英雄卡”,使优质人才随时随地被看见。管理者只要点开员工头像就能看到人才的全景视图。在任何一个群聊、会议、文档中,都能随时发现闪光人才。
“CEO 心里不能只有钱,更要有人。通过飞书 People,每个CEO都能第一时间知道自己的人才在哪里、在做什么,从而把好钢用到刀刃上。”谢欣表示。
人才的驱动,其实是一门大学问
在人才进入组织后,如何快速驱动人才落地,与组织同频发展,也是一门大学问。
首先是为人才进行目标的设定与管理。近年来,OKR在不少组织中被广泛应用,但不少人却用不好。在介绍OKR的落地经验时,谢欣表示,“不少公司在应用OKR初期都踩过坑,甚至用Excel来管理OKR。其实OKR 不是学了就行,也不是写了就行,得落地才行。而‘进系统’,便是OKR最好的落地方式。”
在飞书OKR 中,管理者能清晰地看到战略如何层层落地,最核心的目标由哪些员工来承接,以及哪些人在拆解目标中驱动着创新。
目标设定完后,便是推进与落地。飞书OKR 与文档打通,在文档中就能一键插入 OKR,这样,员工便可在每条目标和每个关键结果下记录当周进展,对着 OKR 汇报讨论,聚焦业务目标。
通过目标的设定与落地,管理便可做到“上下同欲”。而“上下同欲”的同时,也需要“上下同利”,让产出越大的人回报越大。“绩效管理”,便成了最重要的实现方式。
在传统的绩效考评中,管理者的依据通常来自于主观的认知,员工本人是否善于包装又占了很大因素。这就造成了很多绩效考评,最终变成了“拍脑袋”。
在飞书绩效中,管理者能看到 360 度的绩效评价——不仅能看到员工的自评,还能看到所有合作方给他的评价,包括同部门同事、跨部门同事及其下属。此外,飞书绩效和飞书OKR 打通,这样员工在绩效周期内的重点产出和工作内容也就一目了然,为绩效评价提供更多信息输入,最终做出科学判断。
为了更加公平,飞书绩效还提供校准功能,能看到整个团队的情况,也能按不同维度把成员分门别类地放在一起,从一线经理校准到公司 CEO,从上到下用一把尺打分。
通过飞书人事、飞书招聘、飞书绩效、飞书OKR的有效协作,飞书People打造了一套提供全面信息的人才管理工具,管理者只需打开,便可进行更客观、更科学、更全面的人才决策。
通过聊天、文档、视频会议等等产品,飞书已经打造了一个围绕“事”的高效协同办公平台——飞书 Office。飞书 People 将与飞书 Office 实现“人事合一”,在管理中互相促进,共同构成组织发展的双循环。
编辑:刘力源
责任编辑:何易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