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钱袋子”怎么用?一直是百姓关注的话题,也是人大代表们用心监督所在。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昨天上午,市人大代表审议《关于上海市2019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0年预算草案的报告》。大家留意到:2019年,围绕创造高品质生活,聚焦支持民生领域补短板、强弱项,财政投入不少;今年,财政预算将继续优先保障基本民生、基本生活、基本公共服务支出,进一步释放内需潜力。
■2019年,上海安排103亿元“治水”,落实35亿元保障重大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及修缮
■2020年,上海拟安排124亿元支持美丽乡村建设,比去年增加近50%;安排31.4亿元支持重大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及开办
去年,上海扎实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安排财政资金103亿元,继续推进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四期工程周边水系治理、住宅小区雨污混接改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基本消除劣五类水体。安排落实财政资金83亿元,重点支持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综合帮扶等,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同时,安排落实财政资金35亿元,重点保障重大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及修缮,促进提升公共文化设施服务能级。
一边是生态人居环境,一边是文化软实力,对于这两个“大环境”,“钱袋子”同样用力——根据预算草案,2020年上海将继续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向郊区倾斜,拟安排财政资金124亿元,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相比去年投入资金增幅近50%,大力推进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支持农村综合帮扶项目建设,促进农民增收;支持发展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建立健全以绿色生态为导向、促进农业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相适应,支持打造“美丽家园”“绿色田园”“幸福乐园”。
同时,围绕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加快推进“上海文化”品牌建设,拟安排31.4亿元重点支持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海少儿图书馆新馆等重大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及开办;拟安排专项经费6.8亿元,重点支持社会主义文艺精品创作、加强文艺传承与人才梯队建设、深化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加强历史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
作者:顾一琼 王翔
编辑:周渊
责任编辑:钮怿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