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的“十一”档,尽管电影票房出现了近十年来首次负增长,话题热度却不减。其主要原因,在于出现了两部现象级影片:《湄公河行动》和《爵迹》。
《湄公河行动》作为一部主旋律影片,在前期不被看好,排片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凭借超高口碑实现了票房逆袭,成为档期票房冠军,并且在多家网站上成为今年评分最高的国产商业片;而与此相对的是,《爵迹》 虽然以大IP和偶像派占尽眼球,却后续乏力,口碑和票房双双失守。
本期文艺百家,刊登两篇影评,对这两部影片及其市场表现进行分析与评论。我们认为,两部影片的不同遭遇,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下国内电影市场的新动向。在票房连续下滑的当下,也许是时候重新审视观众的观影需求,并从中寻找国产电影未来发展的新空间。 ———编者的话
看过 《湄公河行动》 的观众,大部分都会感到振奋。一方面是影片本身在简单交代了案件之后,没有延宕,直奔主题转入到刑侦与行动之中,火爆的场面一幕接一幕,不断积蓄紧张和释放快感;另一方面是中国公安境外办案,扬我国威的题材,迎合了大众的爱国主义情绪。人们赫然发现,这部立志要为国产警匪片树立新标杆的电影,即便放到 《黑鹰坠落》 《勇闯夺命岛》 之类好莱坞影片行列,无论在场面和观念上都已经毫不逊色。
回首20多年前首批引入的进口分账大片和后来联合国外团队摄制的一些作品,这真叫人感慨系之———中国电影土法炼钢,自主研发了真正意义上的主旋律大片。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该片在口碑与票房上的双赢,是在大众对主旋律电影的刻板印象,和当下电影市场非良性生态的双重夹击之下完成的,这就尤其值得我们大书特书。
票房逆袭的背后,是观众日渐理性的观影选择
《湄公河行动》 在上映之初,其排片场次完全无法与同期上映的几部明星脸堆积的影片相比。原因很简单:无论粉丝效应还是IP热力,它都无法与另外几部影片相抗衡。
晚近十多年来的国产电影更多是在市场的狂欢中迷失了自我,尤其是近几年的青春怀旧、魔幻大片和恶搞喜剧;资本热钱的加入更激化了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使得编剧制作和服、化、道的讲究被大牌明星、话题式题材与蹩脚的绿幕CG所遮蔽,粉丝电影与IP概念由此大行其道。
粉丝电影是明星时代的产物。粉丝不仅包括对于某个偶像人物的崇拜和迷恋,还有近年来特别为人津津乐道的大IP的拥趸。偶像与IP先天拥有了一种符号资本和象征资本,它们参与的影片在这种符号象征资本的加持之下,比一般电影有了更宽广和集中的观众基础。同时,因为崇拜和迷恋本身带有宗教性质,粉丝已经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观众,而是信徒,他们的拥戴中带有迷狂与非理性色彩。但是,这两方面都是有限度的:偶像崇拜是一种消耗性崇拜,偶像与粉丝之间的关系看似牢固实际上非常脆弱,因为粉丝在偶像中注入的是自我投射,一旦偶像无法满足欲求,不能与时俱进,粉丝就会改弦易帜。新的偶像在时尚工业中蠢蠢欲动、伺机而出,时刻试图取代老的偶像;而粉丝也会成长,粉丝的更新换代带来的是偶像的更迭与洗牌,偶像只能在电影投机事业中添砖加瓦,却不可能成为电影持久发展的可靠支撑。
IP则是被滥用的概念,投资人在IP上寄托的是榨取某个成型的艺术门类产品的周边衍生利益,成功者能够推陈出新、再创新局面,大多数是等而下之懒惰地借壳生蛋,乃至揠苗助长、涸泽而渔,最终的结果是某个原本优秀的IP的边际效益递减。实际上,严格来说,许多IP都只不过是暂时的流行噱头,而无法具有可持续性。只有“星球大战”、“哈利·波特”之类延续了十几甚至几十年的意象与故事才称得上是一个成熟和具备生产性的IP。在成熟的电影工业体系中,这些成功IP多是原创和后续跟进的,而我们更多是转向经典IP如 《西游记》,或具有一时轰动效果的网络文学作品,较少长远规划。
而这一次,《湄公河行动》 的排片与票房逆袭也许可以说明,我们的电影观众开始变得趋于理性;一度大热的粉丝电影与IP概念,出现了从盛而衰的迹象。
国产主旋律影片的突破,就隐藏在这种有别于以往同类影片的讲述模式中
《湄公河行动》 改编自时事案件。因为某些原因,此类题材很容易拍得面目模糊,枯燥乏味,此次则在许多尺度上都有突破,比如合乎人性复杂面的形象设定、暴力血腥的场面和有异常规的细节,比如吸毒小孩的人肉炸弹等。这一切增强了它的可看度,同时创作者又将这种可看度统摄在了电影首尾的主旋律和价值观的框架之中。
所谓主旋律,是对于民族精神、品性与气质的凝练与概括。主旋律影片,向来应该是电影市场上的主流。然而很长时间以来,我们对主旋律影片的认识和态度过于片面,其寓教于乐、雅俗共赏的功能很大程度上停留在理想层面,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演变,绝大部分呈现出来的美学形态都滞后于大众的审美,令人不胜尴尬。毕竟电影作为大众艺术,首要的功能体现在娱乐上,只有保证了这一点,才有可能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型思考。
而从主旋律电影生产与传播的角度来说,长期以来一直以创作者和制作者为中心,忽视了观众的能动性。在计划经济和电影贫乏的年代,因为有制度的扶持和资助,创作者中心的理念在客观上有利于技术和艺术的精益求精,以至于在很长时间里,主旋律影片和艺术片是划等号的。然而在市场化尤其是全球化的语境中,面临日益多元的口味与多样的选择竞争,这种创作模式也显现出了它的弊端———容易陷入文艺式的孤芳自赏,缺少在市场上的生存能力。
但一味面向市场的创作则会走向另一个极端,这在1980年代后期到1990年代初期的“商业片”那里体现得尤为明显,国内几大电影制片厂都炮制出了大量粗劣的娱乐片,许多电影在尺度上都超乎今日的想象。这是从创作者、制作者主导,转到迎合接受者趣味的位置转变。然而这一批商业片很快就走向了窘境,并且在国外大片的冲击下走向穷途末路。
所以,最根本的问题是求得一种平衡,在庙堂正音、艺术探索和观众口味之间的平衡。《湄公河行动》 在这个背景下出现,便成为一个颇具意味的现象。它很好地融合了视听奇观与阳刚气质,这是在萎靡颓废的银幕时风中难得的品质,同时也让主流价值有机而不生硬地羼入进来。类型电影所需要的纯粹与直接其实也就体现在这里,因为奇观化并不难,也是当下电影普遍具有的素质,关键倒是在于内在的精气神的凝聚。《湄公河行动》 的内核可以概括为一句“高概念”,那就是像影片中的一句台词所说“以武制武”,用境外执法的威力渲染,达到一种对于国家保护公民的主流价值的认同。在这种简单的逻辑中不需要处理太多关于人性、制度、地缘政治的复杂性与暧昧性,而可以一针见血。很多时候,简单往往意味着有效。
从这个意义上说,国产主旋律影片的突破可能恰恰就隐藏在这种有别于以往同类影片的讲述模式之中。当然我并不是说它可以一统天下,而是说它可以树立一种尺度,进而弥补由于粉丝电影、IP电影的滥化所带来的生态破坏。实际上,电影市场整体生态系统的健康有序,有赖于这种口碑与票房齐飞的主旋律大片,它们就像系统的支柱,撑起了更广阔的空间,从而可以让更为多元的如《心迷宫》 《路边野餐》 《喊山》 等主流类型之外的更多电影有伸展的余地。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