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今天,重大革命历史题材还能不能引起社会的关注和共鸣?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三编研部主任、《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总编剧龙平平坦言,在为期四年的剧本创作过程中,这个问题始终在他的脑中盘旋。引发关注,唤起共鸣,也成为他非常强大的创作驱动力。今晚,继央视一套热播之后,该剧将登陆东方卫视。本周一,龙平平率剧组成员来沪,在下榻的宾馆接受本报记者的采访,回应了最近网友对部分情节的不理解和争议。
挑战:人物的对立面在哪?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是第一部全景式反映邓小平从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到1984年全面实行改革开放这一转折阶段的电视剧,之前没有先例可循。对此,龙平平直言能够创作这样一部作品是太难得的机会,而在当下的中国,文艺创作越来越多地涉足当代中国的现实生活,成为文艺繁荣的活力之源。
与此同时,压力也可想而知。“这部剧实际上是我国第一部用艺术形式表现的改革开放史,是一个令人怦然心动的大作品。其中有许多从来没开垦的领地,很刺激人的创作欲望。比如这一时间段里涉及的大事,有的目前还没定论,怎么展现?很难。此外,人们的兴趣很大部分来自于该剧对于当时高层决策过程的揭秘,但这个一定是有界限的,要把握好度。有些不好说的东西怎么办?要想办法。当然这个一定是要有界限的,把握度的。”
第一个难题就是:电视剧作为一种文艺作品,人物一定要有对立面,要有矛盾冲突。但是,对立面在哪里?“让邓小平跟人吵架?跟谁吵呢?跟谁吵都不合适。但是又不能不展现矛盾,只能想别的办法,比如艺术的创作出几个思想上带有一定局限性的人物,像曹慧、曲径、刘鑫,必须有。”
共鸣:部分镜头对准普通人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在央视一套播出之后,在社会上引发了巨大的反响,得到了很多观众的共鸣。对此龙平平并不感到意外。“我们在写剧本的时候,在创作、拍摄和修改的过程中,一直抱着这个信念,就是这部作品一定会引起观众共鸣。剧中涉及的这8年,是一场新的革命开始的8年;我们在剧中展现了很多中央高层的决策过程,而这些决策,曾经在历史上对中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并且直接和当下的中国息息相关。这样的题材,这样的作品,如果不能引起社会的关注和共鸣,那我想我以后不会再做这样的事了。”
龙平平同时坦言,在具体创作过程中也的确想了很多办法,千方百计要把它真正打造成一部观众喜闻乐见的作品。“毕竟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30多年,今天的社会结构正日趋多元。”剧中通过田志远、夏默、田源、刘金锁、夏建红等两代虚构出来的人物,把一部分镜头对准了普通人。“在这些普通人身上,一定在某一个方面跟观众有相通之处,比如高考,比如知青返城,比如知识分子,由此触及到了社会很多层面的个体所经历的历史和命运变化。”
争议:可能有些过于理想
不可否认,在这部电视剧引发的反响中,也有一些争议。甚至有人说该剧多处失实,直接伤害了中央文献研究室的声誉。龙平平对此没有回避。“我当然见过这个帖子。也有很多人让我出来说说,但是我觉得犯不上。第一,我跟他的立场就不一样。他说的有一句话是对的,就是说我们完全是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结论来写这个本子。我是共产党员,我是党的干部,我来写党的历史,当然要以《决议》为依据和准绳。不然应该按照什么来写?他在这件事上有质疑,我跟他辩论什么呢?第二个原因,他在帖子里没有表现出自己在相关领域的专业素养。而我是一个专业的、职业的研究人员,我接触的材料应该说是够多的。他说的那些问题,他接触到的那点有限的材料,不可能我们在创作的时候没有看过,没有考虑过。”
但这并不意味着龙平平对于这部作品没有遗憾。“好多人跟我提出来,虚构出来的这条线上,很多地方让人费琢磨。比如夏建红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又把通知书撕了,让人不理解。其实我们在前面是做了很多铺垫的,包括刘金锁和田源的选择,但可能这些铺垫还不够细致。”
“我得承认,剧中田源、夏建红和刘金锁身上,是寄托了我自己的理想主义情怀的。我一直认为,如果没有一群追求真理追求理想的普通人,改革开放不可能成功。而他们三个在我们的构思中就是这样一种人,一群具有奉献精神的理想主义者。可能有的地方过于理想,有些人不能理解。但我想说的是,在那个火红的年代,这种人确实存在。现在我想想那些词,展现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台词,我依然心潮澎湃。”
文汇报记者 邵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