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川沙,是沪剧的发源地之一。这里诞生的东乡调与松江的西乡调逐渐融合发展,演变成上海特有的地方剧种。百余年过去了,这里的人民依然是沪剧最忠实的观众。平日里,他们听戏、看戏;节假日,他们自发组织沪剧沙龙,传唱沪剧。每年的上海沪剧艺术节,都会有演出小分队深入基层农村、社区街道,与热情的观众面对面交流。上海沪剧院院长、沪剧演员茅善玉也听说川沙有这样一户人家,祖孙四代人人唱沪剧、爱沪剧。昨天,她带着自己的徒弟、青年演员朱麟飞,深入当地一探究竟。
民间藏有沪剧人“家谱”
川沙新镇一家民宿中,顾建中一家见到电视里常看到的沪剧演员。9岁的第四代吴籽萱小姑娘面对提问,用沪语对答如流。她一开口,就被茅善玉打趣说:“你这个川沙口音味道很浓,唱沪剧传统戏《阿必大回娘家》再合适不过。以后我要唱老戏,怕是还要向你请教呢!”
民间有高手。吴籽萱的太爷爷顾佐才今年84岁,摇着折扇唱起《庵堂相会》选段《春二三月草青青》,赢得在场宾客的满堂彩。第二代的顾建中,曾是川沙沪剧团乐队老师。家人戏称他是“上海滩六部头”,因为他手中有六本封皮颜色各异的自制沪剧曲谱,涵盖绝大多数传统戏经典选段。这让从艺数十年的茅善玉看了也十分感慨:“这是沪剧人的‘家谱’!”奶奶王玉仙则是川沙一带小有名气的业余演员,不仅自己爱唱沪剧,也在沪剧培训班指导学员。顾建中的小儿子———第三代顾均超今年不到30岁,也是资深的沪剧迷,王派唱腔的飘逸他也学到不少。
在这样的家庭成长,耳濡目染下的吴籽萱毫不怯场,与茅善玉合作了一段《雷雨·盘凤》里繁漪与四凤的唱段。吴籽萱演四凤,面对茅善玉饰演的繁漪的“盘问”,她气场不输,你来我往间甚至有了一些戏剧效果。一段唱完,她还有些意犹未尽,在脑中曲库搜索一番,她选了《罗汉钱》里的《燕燕做媒》,这首紫竹调也是茅善玉的保留曲,看着“00后”唱得有模有样,茅善玉忍不住给她打起了拍子。
“新上海人”的沪语“入门教材”
和茅善玉一样对祖孙四代充满兴趣的,是北京大学的在校学生和应届毕业生。去年,茅善玉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演出原创沪剧《邓世昌》,让一批生活在北方、求学在北方的大学生,邂逅了这样一个唱念着吴侬软语的江南剧种。趁着放暑假休息,跟着沪剧演员一起“寻根”,更深入地了解这个剧种的前世与今生。
这样一批特殊客人的到访,把川沙新镇连民村的民宿挤得满满当当。互动之中,他们举着手机、相机,记录着演员与村民交流的点点滴滴。这其中,就有今年刚刚从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的李思思。这个生长在河北的姑娘,选择把上海作为自己事业打拼的起点。而南北方言差异,成了她这个“新上海人”要克服的第一个难题。沪剧是她相中的沪语“入门教材”。于她而言,上海的一切陌生而新奇,如若能透过沪剧去了解这座城市的生活点滴,或许能为她建立一层更深的文化归属感。
沪剧的传承,不仅需要像顾建中这样以家庭为单位的家风熏陶;也需要沪剧专业演员走出剧场,走进基层与百姓面对面,比拼技艺也传播新作品;更需要像李思思这样“新上海人”源源不断融入其中,让这个与城市发展同行的剧种,舞台上下,血脉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