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第十六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坛暨“建党百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座谈会在复旦大学举行。专家学者们聚焦“建党百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问题,交流观点、分享智慧,破解难题、凝聚共识,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贡献思想力量。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高等教育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苏雨恒,红旗文稿杂志社社长顾保国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焦扬在致辞中指出,本届论坛恰逢建党百年,选择在上海这个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举行,意义重大。共学党史、同悟思想,就是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回信精神,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中汲取智慧力量,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尤其是理论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传播的重要阵地,复旦大学愿同理论界、高校同仁一道,心怀“国之大者”,立足“四为服务”,为坚定“四个自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应有贡献。
苏雨恒表示,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树立正确党史观,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通过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要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善于应用规律来处理问题;要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
顾保国强调,在百年奋斗征程中,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伟大道路,建立了伟大功业,筑就了伟大精神,建立了宝贵经验,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人类社会进步史上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迹。回望过去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
开幕式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讲座教授尹汉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颜晓峰,复旦大学讲座教授陈锡喜,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田芝健先后以《再论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新时代的新进展》《社会革命、自我革命、理论创新:“三史合一”的百年辉煌》《注重研究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运动方式、冲突力度、破解对策》为题作主旨报告。
尹汉宁指出,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这是早就有了的基本结论,也是党史学习的基础性问题。他强调,选择中国共产党,不是特殊事件发生后的偶然结果,而是历史的必然。选择的合法性在于人心向背,我们党的100年,正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100年。
颜晓峰从实践性、民族性、阶段性、自主性、人民性等方面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主要特点,解析了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形势,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思想成果,提出了新征程的新课题。
陈锡喜回顾了党领导社会革命、自我革命以及理论创新的历史,“三史合一”,相辅相成。他指出,自我革命造就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保障了社会革命的实现。面向未来,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理论创新,在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田芝健在报告中立足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深入探讨了研究社会主要矛盾的相关问题。他表示,要研究主要矛盾,化解主要矛盾,并将成果转化为发展动力,为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向新台阶作出贡献。
开幕式上还举行了征文颁奖仪式。本届论坛于今年2月公布征文启事,截至3月底,收到来自全国高校师生论文324篇。经过联合初审、知名专家匿名评审、联合终审,评选出一等奖3篇、二等奖5篇、三等奖10篇,优秀论文12篇。
在下午的分论坛中,来自全国各地十余所高校以及四川省委组织部、山东省滨州市委的数十名专家学者围绕“百年征程的历史经验”“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等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论坛由红旗文稿杂志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复旦大学共同主办,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承办。
编辑:陈瑜
责任编辑:杨逸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