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扩大“演艺大世界” “演艺新空间”的产业集聚和辐射效应,建设演绎国内外一流作品的“名作首演地”文化地标,加快引育形成驻演和独演品牌,打造亚洲演艺之都。
开埠至今,坐落于长江入海口、培育出海派文化的上海在演艺产业链的发展上始终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地位。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升软实力的大背景下,上海的“亚洲演艺之都”建设势必跑出加速度。为了高效发展演艺产业,政府和市场力量——两个主要参与方——应分工合作、协同创新,力求在政策引领下形成激励相容的双赢局面。
上音歌剧院
顶层规划的中心是创建共商共建平台
为了规避市场失灵导致的无序和低效,政府必须做好顶层设计,并时刻掌握市场的发展方向,担负起“规划师”的责任。政府科学的顶层设计能优化资源配置,最大化投入产出比,创造持续效益。因此对于一个高速发展的市场来说,政府的整体规划对于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而言是必须的。在政府的引导下,民营企业有方向地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高效调配作用,与政府共谋演艺业发展之路。
顶层规划的中心是创建共商共建平台。为促进各方交流互通、共促发展,政府应带头建设致力于演艺市场共建的联合机构,构建交流的平台。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协商过程,建设符合市场发展需求的新剧场。“演艺大世界——上海国际音乐剧节”中就有 “一届论坛”,即“音乐剧发展论坛”。该论坛邀请了国内外专业人士,有前瞻的国际视野和专业性,致力于全方位探讨中国音乐剧的发展。这样的实践为其他联合机构的建设起到示范作用。另外,政府可以牵头发起联席会议。在联席机制中,各方可以各抒己见,寻求利益最大化之道,求得共赢,通过激励相容加速演艺市场建设,避免重复建设导致资源浪费。
政府在剧场资源上的调配作用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规划新剧场的建设和分配闲置剧场资源。中国的演艺业新老、中西并存,知名的有音乐剧、话剧、歌剧、相声、京剧、评弹等,小众剧种更是不计其数。因为不同剧种需要的剧场条件有差异,因此政府应科学规划区域发展,发动市场力量来精确细分市场。虽然上海演艺业发展势头一片向好,但专业剧院数量依然不足,专业的歌剧院仅有上海歌剧院和2019年开始运营的上音歌剧院两所剧院。政府可以部署建设更多专业剧院,打造全方位演绎设施,营造演艺生态圈。另一方面,受限于信息不完全和剧场规模等因素,市场机制对闲置的剧场资源的分配有时并不完善,造成了剧院空置。若这些资源能够进入市场进行交易,市场效率将得到提升,企业租用场地的成本也会下降。
如今票务市场由多家企业分割,各自负责不同的演艺公司和剧种。若政府能主导建立统一的票务平台,不仅整合了信息,消除潜在的信息不完全,也规范了市场秩序,有利于企业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企业不能止步于服从政府指导,更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民营企业应主动培养和引进演艺业人才。对标伦敦和巴黎等国际演艺中心,从舞台下全方位地提升上海演艺业水准,在管理、运营、营销等多方面整体提升上海演艺业水平,早日形成健全、成熟的本土演绎产业生态圈。
海纳百川的文化底蕴是本土剧目得天独厚的竞争力
为了打造“亚洲演艺之都“,上海除了引进外国优秀剧本,更要提振本土演艺剧目,打造原创剧本,传递中国和上海自己文化的声音。在此过程中,政府指导国有剧团加强弘扬主旋律,依托中华传统文化和上海海派文化打造剧本,带动一批民营剧团作为市场力量的补充,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在大方向明确的前提下,各方致力于打造有本土文化底蕴的剧目,形成剧本创作的合力,共同孵化一批有竞争力的本土原创演艺剧目。
上海海纳百川的文化底蕴是本土剧目得天独厚的竞争力,其中有着三大主要来源: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上海要成为“亚洲演艺之都”,必须输出有独特竞争力的原创剧本,讲好“上海故事”,其源头便是海派文化。剧本创作者应深入挖掘上海的历史与现在,紧扣时代主题,打磨雕琢精品本土剧目。今年1月,由上海市妇女联合会指导,上海海派旗袍文化促进会主办,龚航宇执导的《我的旗袍剧》——香遇大上海,在上海慧音剧场上演。全剧聚焦于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之一——海派旗袍,彰显海派文化底蕴。另外,如何运用好上海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也是提振本土剧目绕不开的话题。如今年轻人对红色文化接纳度大幅度上升,红色文化的宣传方式也应与时俱进。解决方法便在于创新性讲述红色故事,让年轻人也感受到炽热的红色情怀。在2020-2021演出季,《永不消逝的电波》在全国各地巡回演出118场,豆瓣评分至今高达9.5,情节、舞美受到一致好评。只要讲好红色故事,革命题材演艺作品依然有巨大潜力,能够实现市场与口碑双丰收。
诚然,原创剧本也需不断打磨,使其符合市场需求和主旋律导向,需要打造平台来有效沟通剧本创作者和观众、投资者、剧评人,从而形成整合效应。比如,2020年,“演艺大世界——上海国际音乐剧节”中的“华语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作为时间跨度最大的版块,不仅解决了新手剧作家专业知识的欠缺,更是建立了新创作品和市场的输出路径。这样一个“临床试验”的平台汇集演艺界资源,直接回应市场需求,科学孵化一大批音乐剧创作人才和优秀剧目,降低企业投资新剧目的风险系数,保障中国音乐剧市场的持续强劲发展。孵化出的四个剧目也登陆了新天地的公众空间,参与演艺大世界孵化的展演品牌“表演艺术新天地”。
2021年的 “演艺大世界” 也于2020年12月8日在上汽文广启动,全面升级孵化计划,立足上海辐射中国,将本土原创之风从音乐剧界吹向演艺业,擦亮上海演艺之都的名片。
企业可以发挥跨界优势,提升演艺业的产业附加值
为提升整个演艺市场的环境,政府协同国营、民营企业应追求形成多领域的经营模式。企业主动寻求跨领域合作,做好产业链的延展,开发培育新业态。各方通过多产业联动发展提升演艺业附加值,协力构成健全的产业生态圈。
企业可以发挥跨界优势,通过联动释放发展势能,形成多产业良性互动。产业叠加效应带动二次甚至三次消费,实现潜在的利润,提升演艺业的产业附加值。其中一种日趋成熟的跨界是旅游演艺,其中又可分为主题公园式、景区实景演出、节庆类等等。
节庆类文旅可对照已走过7届的乌镇戏剧节,乌镇在水乡建筑基础上,将古镇的文化亮点打造成多姿多彩的古镇节目,通过演艺带动流量,依托演艺业打造特色小镇。虽然各地节庆营销各不相同,但旅游+戏剧的模式占领市场空白,和乌镇浓厚的地域文化氛围相得益彰。
随着景区打造“日+夜”的全时段文旅体验,相配套的沉浸式夜游文旅演绎也如雨后春笋般生长,著名的如桂林山水的《印象·刘三姐》,张家界的《魅力湘西》和华清宫的《长恨歌》。景区通过夜间演艺将游客留下来住一晚,带动游客的二次消费,提振景区的整合效应。大型舞台剧《长恨歌》在其历史的真实发生地华清宫登台上演,观众与白居易同处一片山水,领略一千年多前唐朝的爱恨情仇。表演以骊山为背景,以华清宫九龙湖为舞台,用壮丽的山水实景渲染表演的恢弘。十年磨一戏,坚持不懈打磨后的《长恨歌》创年收2亿元的好成绩。
演艺数字化并非实体演出的替代品,而是一种全新业态
政府可以逐步推进新媒体、自媒体、流媒体和演艺业的“联姻”。这种结合不仅限于小说漫画IP的创造性转化和二次创作,更是创新一种新的媒介,开拓全新的数字化领域。政府可以发动科技企业与演艺企业相合作,提供技术支撑,开发数字化演艺产品,增加利润增长点。
虽然疫情对实体演出行业造成重大影响,另一方面也催生了演艺市场数字化发展。例如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复工后首部话剧《热干面之味》。采取了“线上+线下”双渠道同步运行的方式,一方面在B站直播,一方面在静安嘉里中心户外演出。B站数据显示,最终共有16.5万观众在线收看了这场演出,换算作话剧场的实体演出则逾300场。而以纽约大都会的 “高清歌剧”项目为例,每个演出季都会提供几部剧目的高清直播,在本地电影院和剧场就可以在屏幕上看到转播的歌剧,而上海大剧院也加入了这一项目。
《热干面之味》剧照 图片来自网络
演艺业的数字媒介化远未成熟。未来,演艺数字化并非实体演出的替代品,而是一种全新业态,将会突破以往传统的“剧场+观众”的模式。
在宏观规划、剧本创作、产业链延伸多方面,政府都应主动引导演艺市场的发展,使其符合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需要,但光靠政府一己之力无法完全推动市场前进,市场的发展离不开多方协作关系。各方要以整体提升演艺市场环境为目标,分工合作构建健全的演艺业生态链,将协同创新作为上海成为“亚洲演艺之都”的“推进器”。
作者:曹祎遐 张昀天
编辑:陈瑜
责任编辑:杨逸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