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在您半个多世纪的建筑创作中,设计主持了不少重要项目,尤其是杭州黄龙饭店,哪怕30多年过去了,依然能勾起大家对空间和美的无限联想,这在很多人看来就是非常好的建筑作品。我想知道的是,您心目中的好建筑是什么样的?
程泰宁:我说过,“做建筑不求流行,但求流传”,能够流传下来的就应该算是比较好的建筑。建筑师有思想,而且在设计作品中表达得比较到位,做出来的东西就经得起推敲、考验。反过来,很多流行建筑当时挺炫目、挺受欢迎,但没有思想,或者思想是从别人那批发、抄袭过来的,就容易一阵风地过去了。
黄龙饭店项目先后邀请过美国贝克特公司及香港的严迅奇先生做设计,前者设计过北京长城饭店,后者是一位很有才华的建筑师,做黄龙饭店的时候,他刚获得法国国家歌剧院国际竞赛一等奖。我们作为本土设计团队,当时只被看作“陪练”,投资方甚至说“人家在五星级酒店喝咖啡的时间都比你们画图纸的时间长”。的确,那时候刚开放,在酒店设计方面,中国设计师自然不如外国建筑师有经验,然而我们的最终胜出也并不在于技高一筹,恰恰是赢在技术之外的一些东西。
因为地处城市和宝石山风景区之间,所以做方案时采取“留白”手法,强调黄龙饭店的中介作用———从人文到自然景区的过渡、渗透。让建筑和周遭环境成为一个整体,从大环境上来谋篇布局,这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智慧。
文汇报:程老师在很多场合表达了对中国文化尤其是古诗词的了解和喜爱,是不是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您创作的灵感来源,使得作品里都透露着中国古典的审美意蕴?
程泰宁:是的,我特别喜欢中国诗词,受中国哲学、美学方面的影响也很大,对于“空”、“意境”等中国式思维比较敏感。建筑师做设计,不可能不考虑形式,不可能不考虑功能、技术、经济等问题,但我不希望简单地去呈现,而是想表达一些能够冲击人们内心的东西。
做黄龙饭店方案时就在不断揣摩:烟雨蒙蒙中,建筑以宝石山为背景,看上去像不像一幅中国水墨画? 又或者在夜幕中,视线穿过大堂,隔着庭院看对面的落地玻璃廊餐厅,有没有韩熙载《夜宴图》的意味? 这就把形式、功能问题的解决提高到文化层面上来了。
对这些构想,不见得大家都能理解,因为很多人看黄龙饭店大多是视觉印象,如“琉璃瓦和面砖颜色不错”、“屋顶有中国特色”等。有形的不是说不重要,但我还是期待最好能营造出诗意的审美意境。设计时特地请赵朴初先生在入口处题写了“悠然见南山”,就是想把黄龙饭店的设计“主题”点出来。
黄龙饭店最初奖级不高,我记得只拿了个全国设计铜奖,后来在2004年获选“20世纪中华百年建筑经典”。时间长了,大家还是慢慢发现了它的好。我想再过30年,这些想法可能会得到更多人的理解和认同吧!
文汇报:建筑这几年“热”了起来,常常会成为一个大众话题,社会对其诟病很多,但总感觉是在隔靴搔痒。前两年您主持了工程院的“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现状与未来发展研究”课题,给中国建筑“把了脉”,出了蓝皮书。也有人觉得这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事,您当时是怎么想的?
程泰宁: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围绕着当代中国建筑发展一直都有很多议论,特别是业界内部,聚在一起发牢骚的时候很多。但牢骚发完了也就完了,少有人进行认真反思,更不要说把问题比较系统、深入地梳理出来。2011年,当我提出立这个课题时,的确有人讲,“你别说了,说了也白说。”我想白说也要说啊! 过去为什么白说了呢? 一方面是整个社会对建筑领域存在的问题不够重视,另一方面就是我们没说到位,说得不够清楚。我就想能不能集合大家的力量,对30年中国建筑发展做个反思和总结,至少尽点责任吧!
另外一个考虑就是希望通过总结反思,探讨中国建筑今后该怎么走,能不能走好。
文汇报:发出声音、把话说清,是希望中国建筑能引起社会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吗?
程泰宁:是的,一个健康知性的社会环境对于推动建筑创作的发展实在太重要了。而现在的情况是社会对建筑普遍不够重视,对于什么是好建筑也缺乏认知。相反,因为涉及政绩和利益,某些领导和开发商对建筑倒是很关心,最后选用什么方案往往都是他们说了算。迫于这种情势,建筑师只能琢磨领导和开发商的意思做设计,再说现在大多数领导都有中央领导所说的“贪大、媚洋、求怪”心理,抄袭模仿、山寨建筑也就应运而生了。你看,这样一种不科学、不依法办事的决策机制,再加上群众的漠视和缺乏有效的舆论监督,如何能出好建筑? 这对那些想探索一条创新之路的建筑师,就是一种打击了。
丹纳在《艺术哲学》里讲“群众思想和社会风气的压力,给艺术家定下一条发展的道路,不是压制艺术家,就是逼他们改弦易辙”。我想从积极一面来理解这句话:要想打造一个对建筑创作有利的社会环境,建筑师不能再满足于“用作品说话”了,也不能关起门来在象牙塔里自我陶醉地进行学术讨论了;我们需要面向社会,需要更多的建筑师以及那些关心建筑的有识之士站出来“说话”,不仅对建筑师,而且要向社会大众、媒体和各级领导做宣传,做“建筑启蒙”,让全社会更关注建筑、了解建筑。所以,做“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现状与发展”这一课题时,进行了大量的公众问卷调查,为结题举办的国际高端论坛请了一些跨界、跨学科的专家学者以及很多大众媒体,后来还联名向高层提出了“院士建议”……我们就是想打开纯学术的大门与社会进行互动,争取更多人的理解和支持。
作者:程泰宁(中国工程院院士 东南大学教授)
编辑:于颖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